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结合实际生活传授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着形式化、忽略学生认知特征、生活与知识结合突兀等困境,教学质量与效率受到影响。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面临的问题,探究如何利用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62-01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无法灵活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的生活化内容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有机结合引入的生活化内容与数学知识,导致生活化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其本质作用。另外,一些教师引入的生活化案例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目的相悖。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困境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認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只是大致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缺乏深度的讲解。小学阶段,学生的经历与认知都不够完善,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方法与思维与教师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一些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忽略学生的认知特征,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引入的生活化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教学知识毫无作用,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走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生活化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实际生活,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或者场景,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近感,真正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生活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让学生指出这些事物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小学生对动画片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动漫人物让学生分析动漫人物的绘制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将学生引入到美妙的数学世界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遵循学生认知特征
在引入问题的过程中,一些问题超出小学学生的认知特征,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在引入实际生活案例时,教师要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小学学生对于小学生比较成熟,但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依旧十分强烈,教师可以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实际生活案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晾衣架、自行车架、篮球架、相机三脚架、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向学生提问“这些事物具备哪些共同点?外观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启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这些事物需要具备哪些特点?为什么制作成三角形呢”这一问题逐渐引入“三角形具备稳定性”教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乐于发现与探究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三)有机结合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入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依据教学内容联想实际生活,才能确保引入的生活案例发挥辅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有机结合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者事物展开课堂导入,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循序渐进引入教学内容,逐渐将学生引入教学课堂,促使学生深刻记忆与理解教学知识。比如,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学时,在实际生活中,中秋节学生会面临月饼分割、平时吃饭时馒头的掰开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你和同桌平分一个苹果、一个馒头、一块芝麻饼等,你和同桌得到的东西能用整数表示吗?如果用分数表示又该如何表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见到的事物以及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理解分数,从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以及分数的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特征,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生活案例或者事物,有机结合现实生活与教学知识,通过现实生活的问题或者案例实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柳海深.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西部,2017(7).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62-01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无法灵活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的生活化内容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有机结合引入的生活化内容与数学知识,导致生活化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其本质作用。另外,一些教师引入的生活化案例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目的相悖。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困境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認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只是大致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缺乏深度的讲解。小学阶段,学生的经历与认知都不够完善,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方法与思维与教师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一些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忽略学生的认知特征,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引入的生活化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教学知识毫无作用,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走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生活化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实际生活,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或者场景,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近感,真正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生活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让学生指出这些事物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小学生对动画片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动漫人物让学生分析动漫人物的绘制是由什么图形构成的。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将学生引入到美妙的数学世界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遵循学生认知特征
在引入问题的过程中,一些问题超出小学学生的认知特征,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在引入实际生活案例时,教师要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小学学生对于小学生比较成熟,但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依旧十分强烈,教师可以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实际生活案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课时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晾衣架、自行车架、篮球架、相机三脚架、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向学生提问“这些事物具备哪些共同点?外观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启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这些事物需要具备哪些特点?为什么制作成三角形呢”这一问题逐渐引入“三角形具备稳定性”教学知识,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乐于发现与探究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三)有机结合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入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依据教学内容联想实际生活,才能确保引入的生活案例发挥辅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有机结合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者事物展开课堂导入,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循序渐进引入教学内容,逐渐将学生引入教学课堂,促使学生深刻记忆与理解教学知识。比如,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学时,在实际生活中,中秋节学生会面临月饼分割、平时吃饭时馒头的掰开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你和同桌平分一个苹果、一个馒头、一块芝麻饼等,你和同桌得到的东西能用整数表示吗?如果用分数表示又该如何表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见到的事物以及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理解分数,从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以及分数的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特征,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入生活案例或者事物,有机结合现实生活与教学知识,通过现实生活的问题或者案例实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柳海深.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西部,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