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转变之我见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发展、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只有师生课堂行为得以转变,基础教育的改革才能实现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亲身体验 创造性思维 主动
  
  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是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一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情感内容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一般传统的教学只片面的让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给学生,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结论产生的过程。经过用自己身体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和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感受碰撞。尤其是当这个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来自老师,碰撞就会更加激烈和深入。
  孩子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时常超出教师的想象。如我在让四年级学生自制乐器时,孩子们做出的乐器时常令我惊叹不已!有的用废弃的自行车衣架和座位,进行简单的加工,制成了三角铁;有的用螺丝钉穿在铁丝上做成了串铃等等。他们每做出一件乐器,我就让他们相互交流经验,相互交换观察,基本每节课孩子们都带来自己的新成果。用自己的自制乐器来演奏乐曲,孩子们体现出的热情可想而知。因为积极碰撞,诱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创造知识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消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正如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可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和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多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我的每节音乐课,都让孩子们站起来,走到教室的中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的做动作,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与存在,这样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原有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综上所述,理想的教学状况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与技能。然而,只有师生的课堂行为彻底转变了,这一切才会实现。所以,作为教师应当为具有不同个性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镐之力!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为我国将来基础教育的改革成功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来探寻一下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低年级 口语交际    一、抓课堂主阵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分析“大纲”提出的三个训练途径:
摘要 针对小学数学的难点,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学生最常见也最熟悉的场景。因此设计儿童乐意去的场景(游乐场、超市、玩具店、礼品店等等),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有眼睛,但未必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是美丽的生活。这种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影响人一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你眼中的世界
期刊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也是当前课改中刚刚启动的有待我们去共同开垦的“试验地”。从教十几年,我深深地体会到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只有在活动中才
摘要 文章是无声语言,将文章有声有色传情达意地读出来,使其成为有声语言,在语文教学上称为朗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更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一种必备的能力。语言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语言    一、朗读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    获得语言技能,主要依靠语言的实践。而在所有语言实践中,朗读是最经常的训练。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便是批改学生的作文。现在的学生或忙于学习,或贪于玩乐,对待习作大多持敷衍的态度,真心实意的文章少之又少。空话套话多,丧失了童趣;语言苍白
摘要 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将一般问题特殊化训练。一般通过特殊来表现,特殊之中蕴含着一般。无论是特值法、特例法、取样法还是极端法,都不失为将一般问题特殊化训练的好办法。通过“一般——特殊——一般”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实质,学会举一反三。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一般问题 特殊化训练 解析    一、一般问题特殊化训练的几种主要方法    原理:一般通过特殊来表现,特殊之中蕴含着一般。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所要实实在在研究的课题之一。但是由于各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开展“情趣教学”,让小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从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改革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虽然效果显著,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互动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这项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 高年级 作文 互动教学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发展的。情境教学为目标教学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