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难点,由于角的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对角的大小缺乏感性认识,生活中又很少接触“角的度量”,因此普遍觉得难学。作为教师,如何才能教好这部分知识呢?
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现实
通过在二年级上册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但为什么要度量角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角度大小的作用吗?其实,生活中的“角”一般藏在物体里,人们很少能直接看到数学里标准的“角”,必须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角”的数学概念——由一个顶点和过顶点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平面图形。一般而言,学生在静态环境下很难意识到角的大小的作用。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丰富有趣的应用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开炮打靶,师生共同在多媒体上体验打靶的乐趣,从调整大炮的射击角度到击中目标,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能否击中目标与“角”的大小存在本质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需求。又如,滑滑梯,课件出示几个倾斜度差异较大的滑梯,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让他们强烈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人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在变化中感受”角的大小”的作用。在拓展应用阶段,还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应用情境:如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其作用也不同;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角度为什么选择42.4°;足球运动员在什么位置射门进球率高;如何确定风筝的放飞高度;为什么提出拯救比萨斜塔等等。通过直观演示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探究实践),贴近学生的思维
角的大小是一种二维特征,和之前学生学过的一维特征(如长度测量)差异较大。学生能轻松地测量长度,但测量角度时就不同了,因为它不是从“头”开始的,把哪儿作为认知的起点很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量角器的构造原理,突破测量从“头”开始的思维定式,深入理解“角的度量”的本质。其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所要测量的“角”与“标准的角”(量角器上的“角”,也就是已经知道大小的“角”)的重合。如何使这两个角重合,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这一难点,关键要正确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原理,明白如何在量角器上找到角。为此,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些大小不同的纸质量角器,让学生在上面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在较小的纸质量角器上画较大的角,而在较大的纸质量角器上画较小的角,如此还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当学生能够在纸质量角器上正确画出这些角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了。当然,也可以从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入手,通过认识1°的角,以及用它拼成的10°、90°、180°角的过程,在多媒体辅助演示下,认识到量角器(半圆)是由180个1°的角拼成的一个较大的角。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用1°的活动角来度量角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的体验,学生自然会通过在量角器上找角来作为活动角去度量相应的角,并学会在量角器上找到角。这样教学,教的方法依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依据做的方法。同时关注到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学习需求),而不是去追求那种不可预设的精彩,更能贴近学生的数学思维。当然,如果要度量的角两边长度较短,不能恰好和量角器上的刻度线重合时,根据所学知识,学生自然会通过延长角的两边来度量。这时学生呈现的才是一种原生态的数学思维态势。
三、深度思考,淡化学生模仿训练
传统教学中,教师概括总结了“二合一看”的要诀,单纯要求学生熟记“点重合、边重合、看刻度”的三大步骤,然后进行大量的模仿训练。其实,这对于学生来说反而不得要领。没有掌握量角的本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点无法突破。只有寻找到了学生真正的认知起点,把学生到底是怎么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事实上,有效的技能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记忆与强化训练。教学离不开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对角概念的深入理解,不仅要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还要能从客观物体里抽象出角,知道角的大小的作用,知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因此,在进行角的度量教学时,要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维以及教学的关注点有更清晰的认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现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探究量角器,认识角的度量单位,明了量角的本质,感受量角的意义,享受量角的愉悦,淡化模仿训练,突出思考探究,渗透度量意识,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教学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观点,因材施教,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又要对所学内容深入剖析,研究。引导学生探究测量工具的构造原理,突破长此以往形成的测量思维定式,淡化模仿训练,突出思考探究。既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发展思维能力,又形成教师自己成熟睿智的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张 莹
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现实
通过在二年级上册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但为什么要度量角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角度大小的作用吗?其实,生活中的“角”一般藏在物体里,人们很少能直接看到数学里标准的“角”,必须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角”的数学概念——由一个顶点和过顶点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平面图形。一般而言,学生在静态环境下很难意识到角的大小的作用。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丰富有趣的应用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开炮打靶,师生共同在多媒体上体验打靶的乐趣,从调整大炮的射击角度到击中目标,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能否击中目标与“角”的大小存在本质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需求。又如,滑滑梯,课件出示几个倾斜度差异较大的滑梯,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让他们强烈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人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在变化中感受”角的大小”的作用。在拓展应用阶段,还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应用情境:如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其作用也不同;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角度为什么选择42.4°;足球运动员在什么位置射门进球率高;如何确定风筝的放飞高度;为什么提出拯救比萨斜塔等等。通过直观演示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探究实践),贴近学生的思维
角的大小是一种二维特征,和之前学生学过的一维特征(如长度测量)差异较大。学生能轻松地测量长度,但测量角度时就不同了,因为它不是从“头”开始的,把哪儿作为认知的起点很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量角器的构造原理,突破测量从“头”开始的思维定式,深入理解“角的度量”的本质。其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所要测量的“角”与“标准的角”(量角器上的“角”,也就是已经知道大小的“角”)的重合。如何使这两个角重合,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这一难点,关键要正确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原理,明白如何在量角器上找到角。为此,教师可以先制作一些大小不同的纸质量角器,让学生在上面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在较小的纸质量角器上画较大的角,而在较大的纸质量角器上画较小的角,如此还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当学生能够在纸质量角器上正确画出这些角时,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了。当然,也可以从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入手,通过认识1°的角,以及用它拼成的10°、90°、180°角的过程,在多媒体辅助演示下,认识到量角器(半圆)是由180个1°的角拼成的一个较大的角。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用1°的活动角来度量角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的体验,学生自然会通过在量角器上找角来作为活动角去度量相应的角,并学会在量角器上找到角。这样教学,教的方法依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依据做的方法。同时关注到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学习需求),而不是去追求那种不可预设的精彩,更能贴近学生的数学思维。当然,如果要度量的角两边长度较短,不能恰好和量角器上的刻度线重合时,根据所学知识,学生自然会通过延长角的两边来度量。这时学生呈现的才是一种原生态的数学思维态势。
三、深度思考,淡化学生模仿训练
传统教学中,教师概括总结了“二合一看”的要诀,单纯要求学生熟记“点重合、边重合、看刻度”的三大步骤,然后进行大量的模仿训练。其实,这对于学生来说反而不得要领。没有掌握量角的本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点无法突破。只有寻找到了学生真正的认知起点,把学生到底是怎么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事实上,有效的技能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记忆与强化训练。教学离不开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对角概念的深入理解,不仅要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还要能从客观物体里抽象出角,知道角的大小的作用,知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因此,在进行角的度量教学时,要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维以及教学的关注点有更清晰的认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现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探究量角器,认识角的度量单位,明了量角的本质,感受量角的意义,享受量角的愉悦,淡化模仿训练,突出思考探究,渗透度量意识,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教学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观点,因材施教,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又要对所学内容深入剖析,研究。引导学生探究测量工具的构造原理,突破长此以往形成的测量思维定式,淡化模仿训练,突出思考探究。既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发展思维能力,又形成教师自己成熟睿智的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张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