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策略r——以书法课程为例

来源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策略,认为要以教学目标为根据,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表、成长档案袋和电子学档为工具,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书法艺术欣赏能力、传承中国文化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为内容,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其他文献
情感素养是影响教师情感劳动的重要因素.情感素养是指教师通过选择和实施恰当的情感策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能力,包括情绪识别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感染力四个要素.良好的情感素养助力教师把握情感劳动时机,平衡情感表达与体验的冲突,增强情感劳动扮演适切性和促进情感劳动文化渗透.实践中通过坚持内修与外塑并举,加强情感素养培训,以理智规训情感冲突,并在实践中运用情感调节策略锤炼情感素养,增强情感劳动胜任力,发挥情感劳动的教育蕴意.
朱小蔓教授所开创的中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进行现代转化的期待.本文在此认识上聚焦于早期儒家思想中对“情”的理解,通过对《性自命出》和《荀子》中“情”的简要解读,发现早期儒家思想中的“情”在交往、感通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情感”.作为“情感”的“情”就是一种个体与他人、他物交往中形成的感通力,包含了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以“礼”的实践为媒介的自我修身,就是训练个体在和他人、他物交往中的感通力.教师道德情感的发展需要培养教师的感通力.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可以理解为一
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是一种聚焦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周期各类专业学习成果认证、存储、转换等事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可以赋能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城乡教师一体化,促进教师实现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着重在建设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国家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制定相配套的教师评价和聘用制度等方面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体系建设.
进入21世纪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其中以陈向明教授为代表,其带领的北京大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团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开展了长期的、持续性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该团队自2003年以来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该团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经历了辩证-理性、个体-经验、实践-反思、合作-拓展四种研究取向的变迁.基于对该团队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成果在研究取向上的梳理,勾勒出该团队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发展脉络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需要完善的教师招聘制度来规范和引领.教师公开招聘历经多阶段的探索与发展,才逐渐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的主要方式.建国70多年来,教师准入方式由直接任命师范类毕业生到教师专业质量要求逐渐规范化;随着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逐步推行,教师质量标准逐步走向具体化;20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准入方式转变为公开招聘,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逐步形成,教师准入要求进一步细化.在新时代,教师公开招聘要顺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拔出切合新时代发展的高质量教师,适应基础教育建
教师是多重角色承担者,在角色扮演和转换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基本心理需要的剥夺和责任边界的无限扩大,直接威胁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本文基于角色理论视角,分析了教师在角色认知、角色规范、角色期望以及角色冲突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绪情感、人格异常、人际关系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的特点及成因,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应从个体、人际、群体以及社会层面着手,锚定角色定位、角色承担、角色训练和角色协调,切实改善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为解决当下师德政策和实践过于强调国家和学校本位的师德建设与师德教育,忽视教师本位的师德学习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具身观以及具身认知理论,同时整合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提出具身师德学习概念,强调教师身体的能动参与在师德学习中的回归,即教师通过身体与情境的互动,引发师德知、情、意、行的改变,最终形成教师美德.在这一概念中,“身体”具有多重意涵,既包括生理层面身体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亦包括心理层面身体的感知觉和情感体验等.基于具身师德学习的内涵,进一步论证了具身师德学习对教师“修身立德”的重要
本文论述情景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明确主题,合理设计剧情;一“境”到底,连贯学习思路;适度应用,多种方法结合等实践策略.
教师教育者一般包括普通教师教育者与学科教师教育者.普通教师教育者与学科教师教育者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割裂,是教师教育者发展乃至教师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的和根源性的问题.如何扬弃普通教师教育者与学科教师教育者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可能途径.中国古代哲学“道法术器势”的思想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理论解释力.教师教育者通过将“道法术器势”融会贯通,真正身体力行,最终才会成为理想的教师教育者.同时,相关的顶层制度设计也是教师教育者发展的必要基础,比如,建设集学术
本文针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学校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校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提供专业的支持,家庭方面要做好入学准备、支持与配合学校的工作等,努力促进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