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严”的提出,改善了学生学习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不减效,在“五严”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追求“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呢?一句话:精讲博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紧扣“精”字。
一、内容要精
所谓精讲的内容,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实际,选取侧重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反复揣度,仔细研读。精讲的内容一般体现在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及他们对学习的疑点上。教师在精讲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层次,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方法要精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讲,必须借助确有成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下面的几种做法比较实用且容易操作。
1.引导预习。对于要学的课文,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可以设计一组基础题目,便于在课堂之前进行检查。当然,在答题时要实行闭卷,一旦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就要督促学生做好课前认真预习。
2.优化讲解。教师的讲解主要体现在及时的启发、引导和点拨方面,从而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3.运用多媒体。多媒体能够为语文课堂提供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表象,可将抽象晦涩的文字符号通过直观形象的内容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的间接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化难为易。
三、步骤要精
教师在精讲时,切忌拖沓冗长,不着边际,而是要优化精讲环节,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
1.略读。让学生熟悉课文,从而在学习之初就在脑海中建立起所学课文的一个整体知觉,为后面的重点品味课文做好铺垫。
2.精读。在初步感知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所选的精讲点重点突破,引导学生边读边品、边揣摩边领会,从而让学生不仅获取知识,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浓厚他们的文化底蕴。
3.总结。这一环节主要是在精读课文后,再统览全文,对文章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
语文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博学”。语文教师要建立“大语文”的思想,在视听读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深厚文学底蕴。为了使学生“学得博”,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进来,融会贯通,增大信息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博,在课堂上就要做到“活”。
早读课要“活”。可以将早读的时间分段,十分钟诵读所学课文,十分钟推荐名人名言和古诗词的赏析,十分钟名著导读。并自行确定篇目,寻找参考资料,动手编写讲稿,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分析、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要“活”。现有课时除了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本阅读和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之外,还可以安排一到两节课作为扩大阅读。定期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在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成效。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在阅读中积累较为丰富的语文素材,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能力。
课后作业内容要“活”。在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中,采取“听、说、写、读、看”并举的方法,力求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精讲博学”应当成为我们在“五严”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在“五严”要求下,我们必须把课堂转型、提高课堂效率当成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必须实现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致力于建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指导”、“引导”、“开导”或“导读”、“导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尽量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在组织时,要注意学情,注意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针对各种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让学生分组,就某一部分题目交流,再进行大班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要恰到好处。让学生讨论的题目有交集,这样就不至于别的组讲的时候,他们无事。他们也必须积极思考,因为他们也会随时被点起来回答问题。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收集学生议论的热点、共同存在的问题,预测和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补救。对学习状况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新的或更高的要求,对学习状况差的学生作必要的个别提示,力求启而即发。当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可以“结”,教师可以“评”。何时进行“评”、“结”,一定要根据学“情”而定。一般地说,难度小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多数学生未解决,少数已接近解决,个别已弄清问题关键时,进行“评”,效果较佳。太早,对中“差”生不利,太晚,又会使“优”生吃不饱,从而浪费教学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降低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课堂上营造浓烈的自主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我认为,好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这倒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否定学校教育这种环境对人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老师教,学生学,这样的课堂模式再也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形势。诚然,顺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出人才,但逆境同样能造就人才。
综上所述,我觉得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应树立以“教”导“学”的思想。课堂教学流程应归纳为:自主学习——课前检测(学案)——小组合作——师生交流——总结提升——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再也不是唯我独尊的角色,学生也不是唯唯诺诺的角色,大家都参与其中,都参与探讨。这样的课堂模式,每个学生都在动,都在积极思考,长期下去,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一定会增强。面对学生,我们应大胆放手,积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及早地让学生养成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抢抓先机,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走在前头,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紧扣“精”字。
一、内容要精
所谓精讲的内容,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实际,选取侧重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反复揣度,仔细研读。精讲的内容一般体现在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及他们对学习的疑点上。教师在精讲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层次,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方法要精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讲,必须借助确有成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下面的几种做法比较实用且容易操作。
1.引导预习。对于要学的课文,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可以设计一组基础题目,便于在课堂之前进行检查。当然,在答题时要实行闭卷,一旦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就要督促学生做好课前认真预习。
2.优化讲解。教师的讲解主要体现在及时的启发、引导和点拨方面,从而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3.运用多媒体。多媒体能够为语文课堂提供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表象,可将抽象晦涩的文字符号通过直观形象的内容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的间接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化难为易。
三、步骤要精
教师在精讲时,切忌拖沓冗长,不着边际,而是要优化精讲环节,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
1.略读。让学生熟悉课文,从而在学习之初就在脑海中建立起所学课文的一个整体知觉,为后面的重点品味课文做好铺垫。
2.精读。在初步感知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所选的精讲点重点突破,引导学生边读边品、边揣摩边领会,从而让学生不仅获取知识,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浓厚他们的文化底蕴。
3.总结。这一环节主要是在精读课文后,再统览全文,对文章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
语文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博学”。语文教师要建立“大语文”的思想,在视听读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深厚文学底蕴。为了使学生“学得博”,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进来,融会贯通,增大信息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博,在课堂上就要做到“活”。
早读课要“活”。可以将早读的时间分段,十分钟诵读所学课文,十分钟推荐名人名言和古诗词的赏析,十分钟名著导读。并自行确定篇目,寻找参考资料,动手编写讲稿,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分析、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要“活”。现有课时除了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本阅读和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之外,还可以安排一到两节课作为扩大阅读。定期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在交流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成效。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读书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在阅读中积累较为丰富的语文素材,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能力。
课后作业内容要“活”。在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中,采取“听、说、写、读、看”并举的方法,力求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精讲博学”应当成为我们在“五严”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在“五严”要求下,我们必须把课堂转型、提高课堂效率当成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必须实现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致力于建设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指导”、“引导”、“开导”或“导读”、“导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尽量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在组织时,要注意学情,注意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针对各种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让学生分组,就某一部分题目交流,再进行大班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要恰到好处。让学生讨论的题目有交集,这样就不至于别的组讲的时候,他们无事。他们也必须积极思考,因为他们也会随时被点起来回答问题。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收集学生议论的热点、共同存在的问题,预测和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补救。对学习状况好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新的或更高的要求,对学习状况差的学生作必要的个别提示,力求启而即发。当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可以“结”,教师可以“评”。何时进行“评”、“结”,一定要根据学“情”而定。一般地说,难度小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多数学生未解决,少数已接近解决,个别已弄清问题关键时,进行“评”,效果较佳。太早,对中“差”生不利,太晚,又会使“优”生吃不饱,从而浪费教学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降低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课堂上营造浓烈的自主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我认为,好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这倒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否定学校教育这种环境对人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老师教,学生学,这样的课堂模式再也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形势。诚然,顺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出人才,但逆境同样能造就人才。
综上所述,我觉得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应树立以“教”导“学”的思想。课堂教学流程应归纳为:自主学习——课前检测(学案)——小组合作——师生交流——总结提升——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再也不是唯我独尊的角色,学生也不是唯唯诺诺的角色,大家都参与其中,都参与探讨。这样的课堂模式,每个学生都在动,都在积极思考,长期下去,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一定会增强。面对学生,我们应大胆放手,积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及早地让学生养成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抢抓先机,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走在前头,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