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胸中有所郁积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产品,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是学生无所积蓄,也不是学生不会说真话,而是我们作文指导思路出现了偏差。例如,周记、日记、随笔等都是有话说而且能说真话的。写自己所思,本也是作文教学的正常要求。但学生一到作文时就迷失了“自我”,只是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或无病呻吟。怎样改变这样的状况呢?
一、学生作文时须用“心”观察
观察是一切说话的基础。一件普通的事、一个平常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在有心的学生眼里,它都成了可以推测和想象的素材。通过观察,用心的人可以发现,眼前普通的事物明显和别的事物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作家毛志成先生曾说:“文学上的观察,不是指傻瞪眼地用眼看,而是指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认识人和事。”“善于用感情、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有‘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因此,观察不能只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亲身加以体验,并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从微小事物中看到伟大而不平凡的东西,从而摆脱那种材料堆砌、“流水账”的困境。因此,要求学生观察时,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事物。观察出端倪了,落笔才有声,才让人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不空洞。
二、学生作文须学会体验生活,尽抒真情实感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诗人,关键在于打开创作之源泉。而打开创作源泉的关键在于说真话、抒真情,而抒发真情实感的关键在于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学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欢歌笑语,也有悲欢离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写文章;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样样可叙可评。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作文就能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心理学家认为,丰富的认识与情感来源于对主题的深刻体验。这就要求作文不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都必须将自己“摆进去”,还要将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和尝到的化为所描之物、所写之人、所绘之状,这样才能达到“神与物游”“人与文合”的境界。
体验生活,文章便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就会产生一种震撼人的力量,让人回味无穷。
三、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在作文指导时,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不要强求学生按教师拟定的条条框框去行文,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发散思维,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作为教师,不能受急功近利的训练观的影响,将写作归纳为这个法、那个式,划定“雷区”,套牢学生的思维。正如我们没有看到乒乓球时,即作为圆型的乒乓球还未在大脑中成型,我们可以想到方的、椭圆的等各种形状,只要能张扬个性即可。独特是作文的生命。创新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神品质,方法、技巧不过是这种内隐性力量的外在表现,因为作文须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就是得有“见识”。
四、转变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为考试而作文的观念
中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目的应在于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我们不能有作文训练为考试服务的思想,不能让作文训练仅仅以获得高分的手段而存在。我们要指导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悟、真实想法,加强对他们主观世界、心理感受的指导,让他们能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尽情放眼现实生活,关心、认识社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有独创性,动真情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学生有独创性、动真情,教师就必须“下水”。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据的,要有根据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我们手中的课本无疑是阅读的佳品,是智慧的结晶。
教师在解读时,不能隐蔽自我,言不由衷,必须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对一篇文章应提倡多元解读、个性表达,即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进行自我阐释。并以此为表率,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及所表达的情感有自己的思考。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在于此。
六、作文评改须以情为本
作文评改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因此,作文训练的导向还必须让评改来实现。
按常规,教师往往给读来顺口、思想性强的作文打分高,而读来平淡又没多大意思的打低分。但实践证明,这样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特别不能克服文章缺乏实际内容、没有真情实感的毛病。评分时强调“以情为本”,也就是要看学生写的是不是实际生活,表达的是亲身经历还是凭空想象。
强调“以情为本”,就要注重保护学生文中流露的真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做到“手下留情”。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学生作文时须用“心”观察
观察是一切说话的基础。一件普通的事、一个平常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在有心的学生眼里,它都成了可以推测和想象的素材。通过观察,用心的人可以发现,眼前普通的事物明显和别的事物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作家毛志成先生曾说:“文学上的观察,不是指傻瞪眼地用眼看,而是指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认识人和事。”“善于用感情、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有‘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因此,观察不能只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亲身加以体验,并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从微小事物中看到伟大而不平凡的东西,从而摆脱那种材料堆砌、“流水账”的困境。因此,要求学生观察时,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事物。观察出端倪了,落笔才有声,才让人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不空洞。
二、学生作文须学会体验生活,尽抒真情实感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儿童都是诗人,关键在于打开创作之源泉。而打开创作源泉的关键在于说真话、抒真情,而抒发真情实感的关键在于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学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博大精深。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文心雕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欢歌笑语,也有悲欢离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写文章;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样样可叙可评。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作文就能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心理学家认为,丰富的认识与情感来源于对主题的深刻体验。这就要求作文不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抒情议论,都必须将自己“摆进去”,还要将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和尝到的化为所描之物、所写之人、所绘之状,这样才能达到“神与物游”“人与文合”的境界。
体验生活,文章便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就会产生一种震撼人的力量,让人回味无穷。
三、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在作文指导时,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不要强求学生按教师拟定的条条框框去行文,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发散思维,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作为教师,不能受急功近利的训练观的影响,将写作归纳为这个法、那个式,划定“雷区”,套牢学生的思维。正如我们没有看到乒乓球时,即作为圆型的乒乓球还未在大脑中成型,我们可以想到方的、椭圆的等各种形状,只要能张扬个性即可。独特是作文的生命。创新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神品质,方法、技巧不过是这种内隐性力量的外在表现,因为作文须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就是得有“见识”。
四、转变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为考试而作文的观念
中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目的应在于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我们不能有作文训练为考试服务的思想,不能让作文训练仅仅以获得高分的手段而存在。我们要指导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悟、真实想法,加强对他们主观世界、心理感受的指导,让他们能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尽情放眼现实生活,关心、认识社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有独创性,动真情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学生有独创性、动真情,教师就必须“下水”。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据的,要有根据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我们手中的课本无疑是阅读的佳品,是智慧的结晶。
教师在解读时,不能隐蔽自我,言不由衷,必须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对一篇文章应提倡多元解读、个性表达,即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进行自我阐释。并以此为表率,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及所表达的情感有自己的思考。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在于此。
六、作文评改须以情为本
作文评改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因此,作文训练的导向还必须让评改来实现。
按常规,教师往往给读来顺口、思想性强的作文打分高,而读来平淡又没多大意思的打低分。但实践证明,这样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特别不能克服文章缺乏实际内容、没有真情实感的毛病。评分时强调“以情为本”,也就是要看学生写的是不是实际生活,表达的是亲身经历还是凭空想象。
强调“以情为本”,就要注重保护学生文中流露的真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做到“手下留情”。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