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改,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次挑战。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以全新的理念,采用最优化的对策以适应新一轮教改的需要。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历史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注重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五化”。
一、刺激“兴奋点”,促使学习兴趣的最高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然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事实上,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从而喜欢上老师及他所教的科目。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并不困难,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肯下功夫。
比如,在岳麓版必修二教材中,当我们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节时,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觉得经济全球化离我们非常遥远,而且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大多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学生无法从科学的层面上去理解和接受。如果老师能够多花一些时间去搜索有关经济全球化有关问题的录像资料,我想学生学习的情趣就会猛然高涨,学习本课的内容就会事半功倍。当他们学完课本内容之后,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要他们解决,就会刺激“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了解了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讨论: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啸中,中国能独善其身吗?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中国受到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如何更好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当学生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发现能解决很多平常无法弄明白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而对学习历史产生很大的兴趣。
二、抓住“情感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素质教育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人情味”,充滿“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同样需要在生活中提取学生喜欢的素材,用我们相关的历史理论与这些素材建立联系,学生就会为自己的所学而骄傲,自然就会喜欢历史和历史老师。只要抓住了这个“情感点”,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就不在话下了,教学就会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也能把课堂当成一种享受。
三、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假若理论脱离了实际,理论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在的高考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告诉学生书本上说了什么,而要让学生多了解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当我们长期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话,就会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寻找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需要我们多花些精力去搜寻所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地分析说明,这样一来,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确保学生感兴趣。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现实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加以理解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我想,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适应高考的需要,这不正是两全其美吗?
四、发现“闪光点”,凸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古人云:“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赞扬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某种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老师的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品质,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不仅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持续发展,还能迁移到更广泛的领域,使学生的主动性尽情发挥,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使学生在主体性的发展中积极主动的克服甚至避免自己的短处,形成自觉,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
善于将“错”就“错”,错误往往是学生对所谓权威知识的质疑和否定,疑是思之使,学之端。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毋庸质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没有多样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够喋喋不休地埋怨和指责,而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保持自尊和自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就如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在地,摔得粉碎”。
五、占领“致高点”,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传统教育手段有它固有的优势,能迅速,及时,大量,准确地传递知识,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除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之外,还必须充分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声情并茂,激情励志的教育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系统全面的掌握知识与技能,促其深省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网络教学使传统课堂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生生交互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师生,人机,生生间形成了交互网状的交流渠道。实现多方互动,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生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设了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了师生的交互功能。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新一轮课改理念下,历史老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苦练“内功”,使历史课教学更具有特色和活力。
一、刺激“兴奋点”,促使学习兴趣的最高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然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事实上,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从而喜欢上老师及他所教的科目。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并不困难,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肯下功夫。
比如,在岳麓版必修二教材中,当我们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节时,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觉得经济全球化离我们非常遥远,而且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大多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学生无法从科学的层面上去理解和接受。如果老师能够多花一些时间去搜索有关经济全球化有关问题的录像资料,我想学生学习的情趣就会猛然高涨,学习本课的内容就会事半功倍。当他们学完课本内容之后,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要他们解决,就会刺激“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了解了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讨论: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海啸中,中国能独善其身吗?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中国受到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如何更好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请同学们出谋划策。当学生在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发现能解决很多平常无法弄明白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而对学习历史产生很大的兴趣。
二、抓住“情感点”,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素质教育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人情味”,充滿“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同样需要在生活中提取学生喜欢的素材,用我们相关的历史理论与这些素材建立联系,学生就会为自己的所学而骄傲,自然就会喜欢历史和历史老师。只要抓住了这个“情感点”,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就不在话下了,教学就会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也能把课堂当成一种享受。
三、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假若理论脱离了实际,理论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在的高考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告诉学生书本上说了什么,而要让学生多了解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当我们长期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话,就会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寻找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需要我们多花些精力去搜寻所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地分析说明,这样一来,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确保学生感兴趣。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现实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加以理解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我想,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适应高考的需要,这不正是两全其美吗?
四、发现“闪光点”,凸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古人云:“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赞扬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某种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老师的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品质,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不仅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持续发展,还能迁移到更广泛的领域,使学生的主动性尽情发挥,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使学生在主体性的发展中积极主动的克服甚至避免自己的短处,形成自觉,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
善于将“错”就“错”,错误往往是学生对所谓权威知识的质疑和否定,疑是思之使,学之端。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毋庸质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没有多样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够喋喋不休地埋怨和指责,而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保持自尊和自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就如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滑落在地,摔得粉碎”。
五、占领“致高点”,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传统教育手段有它固有的优势,能迅速,及时,大量,准确地传递知识,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除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之外,还必须充分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声情并茂,激情励志的教育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系统全面的掌握知识与技能,促其深省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网络教学使传统课堂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生生交互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师生,人机,生生间形成了交互网状的交流渠道。实现多方互动,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生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设了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了师生的交互功能。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新一轮课改理念下,历史老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苦练“内功”,使历史课教学更具有特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