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生物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生物教师怎样做才能更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呢?我在此谈一些看法,和广大同行交流。
  
  一、课堂提问涉及的相关理论
  
  1.科学认识论。
  人认识世界靠实践活动和智力活动,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给予引导,使其有所领悟。科学的发现是从观察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学习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特殊的认知过程,课堂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是教师根据相应的目标精心设计出来的,用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2.师生交往论。
  该理论强调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应注重生生之间、生师之间的多向及双向平等交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里可以互勉、互助、互爱,满足归属和自尊的需要,可以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因而愿意学习。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可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可进行精制学习(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也能够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并增进友谊,因此学习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是更有效的学习。这种交往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以教材为话题的师生相互的活动,是相对有序的,师生人格权利及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更应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3.学生主体论。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体现出新的学生观: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且有巨大的潜能,教师要依据其规律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潜能释放,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其次,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育的基础和他们自我发展的前提,教师应视其为财富,要珍惜、开发;最后,学生是独立的人,教师要注意激发其兴趣,引导其探索,发展其能力,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有助于师生交流与信任,尽量让其自主学习。
  
  二、课堂提问常用的技巧
  
  (一)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其动力,问题是学习的枢纽。教师若将相关的问题层层展开,就能把学习和探究的线索展示给学生,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可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励、引导其积极的思维活动。所谓问题情景,是指教师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且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通过问题情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1.利用生产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讲到近亲结婚,我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然后我让学生实际计算近亲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比例较高。在引入伴性遗传时,我设计的问题是:父母均为双眼皮其所生子女均为双眼皮吗?父母均为单眼皮所生子女均为单眼皮吗?这样从现象到本质的探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思维更深刻,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持久。
  2.通过实验过程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逐步揭示生物现象的本质。比如DNA的粗提取实验中两次加蒸馏水有何作用?三次加氯化钠溶液目的有何不同?三次过滤目的一样吗?前五次搅拌为何应朝一个方向?如何识别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如何缩短实验操作的时间?这样随着问题的层层展开,学生的思维会逐步拓展,学生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和深刻性。
  3.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景
  新知识和原有知识总是有联系的,整合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可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学生已经学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与单糖聚合成多糖的知识,在学习细胞器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哪些细胞器生命过程中有水生成?通过该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前后知识的联系。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景
  优美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活泼的文字,这些对于创设问题情景很有帮助,它们以使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进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意利用多种课堂提问技巧。
  1.注意所提问题难易适当
  问题过难,学生的思维启动不了,也不会有成功的体验;问题过易,学生思维处在较低水平,而得不到探索的快乐,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2.引入假设性的问题
  教师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其积极思考。例如:在将要学近亲结婚内容前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看过《红楼梦》了吗?剧中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导致悲剧,那么假如宝玉与黛玉结婚呢?结果是悲剧还是喜剧呀?问题一出,学生的情绪迅速高涨,立即进入紧张的思维过程,从人物关系看,前者是姨姐弟,后者是表兄妹,“原来都是近亲呀,应该是悲剧,那又为什么呢?”这样很自然地就将学生引入到新授内容。最后我问学生:“陆游是否应该为自己没和唐婉结合感到庆幸呢?”让学生自己判断。
  3.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或多角度提问题
  例如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关系问题较为重要,教师可分别设计不同的前提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其关系的深刻理解。对已经解答的问题教师可向学生问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无论方法是不是最好,教师都应尽量激发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看法,必要时还可以引入较难的问题,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其思维始终处在开放的、活跃的动态之中。
  
  (三)及时积极予以反馈。
  1.教师应真诚而富有同情心,学会积极聆听,关注发展变化,而不应只重视目前的结果,注意不断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学会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教师应语言幽默风趣并辅以肢体动作。
  2.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应明确予以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其自信心,激发积极性;对于回答相对正确的要大加赞扬,使其情绪更加高涨,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
  3.当学生回答不太完整或不太深刻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暗示或采用追问的方式,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分离定律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杂合子交配后代中一定出现3∶1的分离比吗?学生可能回答:“是。”学生没有考虑这是理论比值,是后代很多时的统计结果。教师可追问:“是不是生四个小孩一定是三男一女或三女一男呀?学生一想:“那不一定呀,看来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呀。”这样就能引出正确结论。
  4.当学生解题方法不同时教师要予以鼓励,以培养其创新的精神,然后判断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一个DNA分子(已标记)连续复制三次,带有标记的分子占多少?学生有的画图,有的用公式。前者适用复制次数较少的,后者不论复制多少次都可快速计算出来。
  5.当学生不能说出时教师可予以鼓励的眼神,或改变提出问题的角度,或介绍问题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以避免冷场和使学生陷于尴尬境地。
  6.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题意弄清楚,找出隐含的条件,或对某概念理解到位,使问题的回答更圆满。
  7.当学生回答不顺畅时,教师应多给予鼓励和引导,增强其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在评价过程中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以“以人为本,打好基础,促进发展”的教育目标。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重要的杠杆、手段,它可以启迪思维、激发探究,使认识不断深化,教师可借此控制学习行为的进度和气氛。课堂提问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尊心、自信心等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充分准备、精心实施好课堂提问,定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课堂充满求知的魔力并成为理想的师生互动平台,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并饱尝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其更加热爱、努力学习,逐步走向人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6.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5.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6.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使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在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定位于何种角色?我认为,教
学位
当前,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而形成的各种问题,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面对现状,在应对当前国际化,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解决农村教育教学的困境,必须全社会共同关注。
教育者普遍认为,物理方面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对如何培养持有不同观点。我认为将课堂渗透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以动机激发、方法训练、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为序列的“学思维”活动课,对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一、科学思维的主要内容    根据思维材料的不同,科学思维可以分为科学抽象思维、科学形象思维和科学直觉思维三种基本形式。科学抽象思维是以科学概念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科学形象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生物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有些乡镇学校在高考验收成绩的时候考得比城市学校好, 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教师学历高或能力强,这些学校的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恐怕离许多的城市学校教师相差甚远,办学条件也有限,但这些教师重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改善。由此可见,提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1.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用肉眼所看不到、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理解。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无法得到充分展示,例如,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分子运动、化学反应等实验的实质,初中生仅凭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如果通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
背景:焦虑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且常伴明显的胃肠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脑-肠轴中肠源性肽类物质胃促生长素(ghrelin,GH)结合其1a型受体对HPA轴有正向激活作
学位
人文教育即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其实仅从生物学本身研究对象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而言,生物学具有较重的人文色彩,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人文色彩愈来愈得到彰显。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作为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的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物科学素质与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