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经常这样问自己:作为一个校长。我应该以什么来治校?回答是肯定的:以文化治校。正如著名学者褚宏启教授等所总结的那样。学校管理有三个阶段:以人治校、以制度治校、以文化治校。18年来。我在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努力构建和倡导“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逐渐形成并丰富了学校的和谐文化。如今。学校发展正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彰显了文化治校的魅力。
从课题研究做起,让办学理念从学校发展的实际中生长
“这是一所老牌的区属重点小学。现在学校各种关系的矛盾突出。办学质量严重下滑。希望你能勇挑重担,办好学校。”18年前,我带着北碚区教委领导的重托,来到人民路小学,开始了学校管理生涯。
上任伊始,我和学校书记一起走访每一位教师,倾听教师们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希望在彼此尊重、信任、理解的宽松氛围中工作。是大家最集中的意见表达。“从什么途径入手去构建这样的宽松工作环境呢?”我和领导班子深入思考着。这时,市、区教委正要求各学校申报科研课题。“从课题研究入手去构建”。大家眼前一亮。2000年。我们从学校实际入手开始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并通过层层评比推荐,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独立研究课题“新时期城市小学学校关系研究”。开题后的三年里。我和书记以大家公认的“黄金搭档”关系为示范,对学校干群关系、教师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构建,形成了一张以“尊重、理解、信任与支持”为核心的学校关系网,教师们所期盼的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逐渐建立起来,它不仅促进着教师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03年,以“尊重、理解、信任与支持”为核心的“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就在学校这种可喜的发展态势中提了出来。对教师、家长、学生的广泛问卷调查显示。这一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拥护。这坚定了我们以“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好学校的信心。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入有效。我们还特别申请再实践研究两年,由此进一步构建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重庆市文明学校、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职工队伍建设先进学校等众多荣誉的获得。书写着学校优质发展的历程。该项课题研究在2005年圆满结题。并荣获了北碚区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回过头来再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哪里来?我认为应该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中、从教职工共同的期盼与认可中来。
从真诚相待做起,让办学理念渗透落实在每一个管理细节
“××校长,敬您!”当我向离任的老校长举杯表达敬意时,她冷漠地看着我,甚至有些敌意。在座的所有中层干部都看到了这一幕。因各种原因,老校长提前卸任。有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希望老校长能够在我的微笑中看到我发自内心的真诚。随后的几年里,学校的一些决策及教育教学研究,我都会登门向老校长虚心求教;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带上礼物去慰问,这样的坚持至今已有18年。
“严校长,我关注你大半年了,你并没有打击排挤我。”一位老教师在放假前主动和我这样交流。“你为什么这样说?”我诧异地问道。“你不记得了?几个月前,你批评了我。当时我情绪很激动,还和你顶撞。”我记起来了。这位老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但性格倔强,有点儿不合群,尤其是说话比较尖锐,因此经常在交流中与其他教师闹矛盾。一次谈心,我向她指出问题。她不但不接受意见,情绪还有些激动。“那为何说我没有打击排挤你呢?”我反问道。“因为我通过大半年的观察。发现你没有给我穿小鞋。年度考核、期末评价结果我都看到了。”她愉快地说道。“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评价。”“严校长,你很公正公平,很真诚!”“那你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哟!”我真诚地再次对她说。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会被老师们观察着、评价着。尊重他人、尊重教师,以诚相待。你获得的不仅是称赞。更是“人心”。真诚相待。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论事不论人”。公正公平地做好各项工作。如今。真诚相待的工作准则已有效渗透在学校领导团队的管理行为中。落实在每一个管理细节处。虽然也会有“争吵”和“小矛盾”。但大家都能认识到,这是为了工作,没有个人恩怨,没有打击报复,没有冷漠排挤,而这些“矛盾”也会在大家的真诚相待中化解消除。大家更会在尊重和理解中进一步建立信任、互相支持、和睦相处,从而凝聚成一股团结向上的力量。
从关照生命做起,让学校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该关照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这是多年来我们在践行学校办学理念过程中的深刻认识。
每一所学校都有具有优秀潜质的教师。为了使这些教师成长得更好。成为学科教学的领头人,我们经常把更多竞赛、评先评优的机会给予这部分教师。在学校的关照和其自身努力下,他们确实成长得很快。学校相继涌现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质课竞赛获奖者、特级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市骨干教师等数十名优秀教师。他们也为学校争得了许多荣誉。
“其实,××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如果给她机会。她也会成长得很快。”“别看××老师很内向,这次校级研究课给她的任务,她很有激情地完成了。”“××老教师带青年教师尽心尽责,无私地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了徒弟。”在这些议论与评价中,我逐渐认识到。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能仅仅靠一部分优秀的教师代表来支撑和证明,而应该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这样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一句温暖的话语,一节随堂听课后的亲切交流,一次温馨的谈话,还应该给每一位教师都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挖掘其内在潜能,让他们在磨炼中不断提高。为此。在区级以上的各级各项竞赛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更多平时机会少,但认真工作、努力向上的教师们。有时甚至把竞赛成绩摆在第二位,把锻炼教师、激发教师潜能放在首位。而这些教师也在大家的关爱帮助下迅速成长。取得了令我们惊喜的成绩。如今细细算来。我校参加区级以上各级各项竞赛,或获得区级以上各项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已达到90%以上。“让每一位教师富有成就感地幸福工作。”這是北京师范大学赵德成教授指导学校发展时提出的观点,它点燃了我们学校管理的智慧火花。而教师们在学校和谐管理中亲身体验到的成就感、幸福感,也会通过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自然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在践行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提出实施“和谐育德、和谐课堂”,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我经常用一张随堂课照片与教师们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收获着学习的愉快体验。这样的课朴实而精彩。”这些教育细节的探讨、研究。使“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在教师心中扎根。在教师的教育言行中落实。孩子们都很喜欢学校的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上。我们果断地取消了迎面接力赛各班只能派男女各15名学生上场比赛的规则,而是以年级最少人数的那个班为参赛人数标准,让绝大多数孩子都能上场比赛。体验运动竞赛带来的快乐。学校每年的迎新年活动,一直坚持六个年级举行六场迎新庆祝会,其目的就是让每个班多表演一些节目,而且其中一个节目必须是全班学生登上学校小剧院绚丽的舞台去表演,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舞台演出带来的自信与快乐。除了学校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和谐大课堂”中。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各班的班级和谐文化更是细致入微地关爱着每一名学生。
关注每一位教师,关爱每一名学生,这样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处细节中,体现在教师充满爱心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里,同时,也在和谐的家校联系中,传递给了每一位家长。
从内涵发展做起,让学校办学扎根于文化的沃土
在“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提出并实施几年后,学校的全方位发展赢得了一片掌声。在学校的蓬勃发展中。我们也不断思考:如何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让学校充满生命力地可持续发展?
在为期三年的教育部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陈锁明、赵德成等教育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深入开展了“学校和谐管理研究”的课题实验。我们设计了各类问卷,请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发展提建议、谈想法。在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100多条建议中。希望校园更加和谐美丽、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学校管理更加充满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建议较多。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师们集中的意见。在随后的数年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人爱、人和、人德、人才”的师生培养目标,并带领教师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努力构建校园和谐的育人环境,即从校园的墙壁文化、走廊文化、班级及多功能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食堂文化、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建设。到学校和谐育德、和谐课堂、和谐的“三结合”教育、和谐的领导团队、和谐的教师队伍、和谐班级、和谐教研等精神文化建设,都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深入实施。十多年里。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又在总结反思中不断实践,学校在和谐文化的逐步形成和成熟中,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先后荣获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重庆市人文校园示范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称号。2014年,基于我们18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校园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正式出版。并荣获重庆市第六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著述类)评选一等奖。
多年来的校园和谐文化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特色应该像人的良好气质一样。是由内向外散发的一种吸引力,其核心是内涵发展。摈弃浮躁,静下心来办学,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记得在2002年,学校男子足球队囊括了重庆市“贝贝杯”“超霸杯”“红岩杯”等所有小学生足球比赛冠军,并荣获了全国“贝贝杯”足球赛第四名、“超霸杯”季军。当时有人提议举全校之力把学校办成足球学校。虽然足球队给学校带来了众多荣誉。但我们仍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样的建议。学校喜欢足球的孩子最多也只有一两百人,因此,学校不可能举全校之力只去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放弃对众多学生的关心和培养。“不能把学生和教师作为成就学校、成就校长名利的一种工具。”来自办学实践深刻认识的这句话。一直是我办好学校的警示语。
2010年,地域性的特色学校创建热火朝天,但我們仍然坚持学校的优质教育应该各项工作都要做好,不能举全校人力物力去搞某一项活动项目。在形式上去创建学校特色。在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校每一项工作优质地开展。注重和谐育德、和谐课堂的实践。学校相继成立了学生和谐阳光艺术团,学生足球、篮球运动俱乐部,学生科技小发明等十几个学生活动社团,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虽然学校也荣获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但我们始终认为,这只是学校某—方面工作的优质表现,它不能代表学校全方位的优质发展。而只有学校各个方面都优质发展。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才能在其中真正受益进步,健康成长。
我们体会到,一旦学校的制度经过长期建构而积淀成学校精神文化时,学校就具有了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核心竞争力;而只有当学校进入以文化治校的阶段。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编辑 谢凡)
从课题研究做起,让办学理念从学校发展的实际中生长
“这是一所老牌的区属重点小学。现在学校各种关系的矛盾突出。办学质量严重下滑。希望你能勇挑重担,办好学校。”18年前,我带着北碚区教委领导的重托,来到人民路小学,开始了学校管理生涯。
上任伊始,我和学校书记一起走访每一位教师,倾听教师们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希望在彼此尊重、信任、理解的宽松氛围中工作。是大家最集中的意见表达。“从什么途径入手去构建这样的宽松工作环境呢?”我和领导班子深入思考着。这时,市、区教委正要求各学校申报科研课题。“从课题研究入手去构建”。大家眼前一亮。2000年。我们从学校实际入手开始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并通过层层评比推荐,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独立研究课题“新时期城市小学学校关系研究”。开题后的三年里。我和书记以大家公认的“黄金搭档”关系为示范,对学校干群关系、教师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构建,形成了一张以“尊重、理解、信任与支持”为核心的学校关系网,教师们所期盼的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逐渐建立起来,它不仅促进着教师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03年,以“尊重、理解、信任与支持”为核心的“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就在学校这种可喜的发展态势中提了出来。对教师、家长、学生的广泛问卷调查显示。这一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拥护。这坚定了我们以“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好学校的信心。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入有效。我们还特别申请再实践研究两年,由此进一步构建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重庆市文明学校、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职工队伍建设先进学校等众多荣誉的获得。书写着学校优质发展的历程。该项课题研究在2005年圆满结题。并荣获了北碚区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回过头来再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哪里来?我认为应该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中、从教职工共同的期盼与认可中来。
从真诚相待做起,让办学理念渗透落实在每一个管理细节
“××校长,敬您!”当我向离任的老校长举杯表达敬意时,她冷漠地看着我,甚至有些敌意。在座的所有中层干部都看到了这一幕。因各种原因,老校长提前卸任。有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希望老校长能够在我的微笑中看到我发自内心的真诚。随后的几年里,学校的一些决策及教育教学研究,我都会登门向老校长虚心求教;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带上礼物去慰问,这样的坚持至今已有18年。
“严校长,我关注你大半年了,你并没有打击排挤我。”一位老教师在放假前主动和我这样交流。“你为什么这样说?”我诧异地问道。“你不记得了?几个月前,你批评了我。当时我情绪很激动,还和你顶撞。”我记起来了。这位老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但性格倔强,有点儿不合群,尤其是说话比较尖锐,因此经常在交流中与其他教师闹矛盾。一次谈心,我向她指出问题。她不但不接受意见,情绪还有些激动。“那为何说我没有打击排挤你呢?”我反问道。“因为我通过大半年的观察。发现你没有给我穿小鞋。年度考核、期末评价结果我都看到了。”她愉快地说道。“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评价。”“严校长,你很公正公平,很真诚!”“那你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哟!”我真诚地再次对她说。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会被老师们观察着、评价着。尊重他人、尊重教师,以诚相待。你获得的不仅是称赞。更是“人心”。真诚相待。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论事不论人”。公正公平地做好各项工作。如今。真诚相待的工作准则已有效渗透在学校领导团队的管理行为中。落实在每一个管理细节处。虽然也会有“争吵”和“小矛盾”。但大家都能认识到,这是为了工作,没有个人恩怨,没有打击报复,没有冷漠排挤,而这些“矛盾”也会在大家的真诚相待中化解消除。大家更会在尊重和理解中进一步建立信任、互相支持、和睦相处,从而凝聚成一股团结向上的力量。
从关照生命做起,让学校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该关照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这是多年来我们在践行学校办学理念过程中的深刻认识。
每一所学校都有具有优秀潜质的教师。为了使这些教师成长得更好。成为学科教学的领头人,我们经常把更多竞赛、评先评优的机会给予这部分教师。在学校的关照和其自身努力下,他们确实成长得很快。学校相继涌现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优质课竞赛获奖者、特级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市骨干教师等数十名优秀教师。他们也为学校争得了许多荣誉。
“其实,××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如果给她机会。她也会成长得很快。”“别看××老师很内向,这次校级研究课给她的任务,她很有激情地完成了。”“××老教师带青年教师尽心尽责,无私地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了徒弟。”在这些议论与评价中,我逐渐认识到。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能仅仅靠一部分优秀的教师代表来支撑和证明,而应该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这样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一句温暖的话语,一节随堂听课后的亲切交流,一次温馨的谈话,还应该给每一位教师都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挖掘其内在潜能,让他们在磨炼中不断提高。为此。在区级以上的各级各项竞赛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更多平时机会少,但认真工作、努力向上的教师们。有时甚至把竞赛成绩摆在第二位,把锻炼教师、激发教师潜能放在首位。而这些教师也在大家的关爱帮助下迅速成长。取得了令我们惊喜的成绩。如今细细算来。我校参加区级以上各级各项竞赛,或获得区级以上各项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已达到90%以上。“让每一位教师富有成就感地幸福工作。”這是北京师范大学赵德成教授指导学校发展时提出的观点,它点燃了我们学校管理的智慧火花。而教师们在学校和谐管理中亲身体验到的成就感、幸福感,也会通过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自然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在践行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提出实施“和谐育德、和谐课堂”,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我经常用一张随堂课照片与教师们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收获着学习的愉快体验。这样的课朴实而精彩。”这些教育细节的探讨、研究。使“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在教师心中扎根。在教师的教育言行中落实。孩子们都很喜欢学校的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上。我们果断地取消了迎面接力赛各班只能派男女各15名学生上场比赛的规则,而是以年级最少人数的那个班为参赛人数标准,让绝大多数孩子都能上场比赛。体验运动竞赛带来的快乐。学校每年的迎新年活动,一直坚持六个年级举行六场迎新庆祝会,其目的就是让每个班多表演一些节目,而且其中一个节目必须是全班学生登上学校小剧院绚丽的舞台去表演,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舞台演出带来的自信与快乐。除了学校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和谐大课堂”中。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各班的班级和谐文化更是细致入微地关爱着每一名学生。
关注每一位教师,关爱每一名学生,这样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每一处细节中,体现在教师充满爱心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里,同时,也在和谐的家校联系中,传递给了每一位家长。
从内涵发展做起,让学校办学扎根于文化的沃土
在“和谐管理、和谐教育”办学理念提出并实施几年后,学校的全方位发展赢得了一片掌声。在学校的蓬勃发展中。我们也不断思考:如何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让学校充满生命力地可持续发展?
在为期三年的教育部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陈锁明、赵德成等教育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深入开展了“学校和谐管理研究”的课题实验。我们设计了各类问卷,请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发展提建议、谈想法。在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100多条建议中。希望校园更加和谐美丽、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学校管理更加充满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建议较多。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师们集中的意见。在随后的数年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人爱、人和、人德、人才”的师生培养目标,并带领教师们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努力构建校园和谐的育人环境,即从校园的墙壁文化、走廊文化、班级及多功能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食堂文化、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建设。到学校和谐育德、和谐课堂、和谐的“三结合”教育、和谐的领导团队、和谐的教师队伍、和谐班级、和谐教研等精神文化建设,都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深入实施。十多年里。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又在总结反思中不断实践,学校在和谐文化的逐步形成和成熟中,取得突破性发展,并先后荣获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重庆市人文校园示范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称号。2014年,基于我们18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校园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正式出版。并荣获重庆市第六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著述类)评选一等奖。
多年来的校园和谐文化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校特色应该像人的良好气质一样。是由内向外散发的一种吸引力,其核心是内涵发展。摈弃浮躁,静下心来办学,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记得在2002年,学校男子足球队囊括了重庆市“贝贝杯”“超霸杯”“红岩杯”等所有小学生足球比赛冠军,并荣获了全国“贝贝杯”足球赛第四名、“超霸杯”季军。当时有人提议举全校之力把学校办成足球学校。虽然足球队给学校带来了众多荣誉。但我们仍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样的建议。学校喜欢足球的孩子最多也只有一两百人,因此,学校不可能举全校之力只去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放弃对众多学生的关心和培养。“不能把学生和教师作为成就学校、成就校长名利的一种工具。”来自办学实践深刻认识的这句话。一直是我办好学校的警示语。
2010年,地域性的特色学校创建热火朝天,但我們仍然坚持学校的优质教育应该各项工作都要做好,不能举全校人力物力去搞某一项活动项目。在形式上去创建学校特色。在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校每一项工作优质地开展。注重和谐育德、和谐课堂的实践。学校相继成立了学生和谐阳光艺术团,学生足球、篮球运动俱乐部,学生科技小发明等十几个学生活动社团,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虽然学校也荣获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但我们始终认为,这只是学校某—方面工作的优质表现,它不能代表学校全方位的优质发展。而只有学校各个方面都优质发展。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才能在其中真正受益进步,健康成长。
我们体会到,一旦学校的制度经过长期建构而积淀成学校精神文化时,学校就具有了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核心竞争力;而只有当学校进入以文化治校的阶段。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编辑 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