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思以思助写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研发现,学生在思维方面缺乏长期有效的训练,致使在写作中存在无材可写、选材老旧、提笔记事动辄“送伞”“让座”“喂药”的问题。为此,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作文课堂为主阵地,围绕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敏捷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思助写,以写促思,最终达成了“思”与“写”的同步提升。
  理论学习晓内涵,问卷调查知学情
  整个研究阶段,我们除了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外,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学情,还在学生中做了关于写作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7.8%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第一感觉是觉得没什么可写;42.6%的学生觉得不知从何写起;31.5%的学生觉得有话说不出,表达困难;8.1%的学生觉得作文题是“老一套”,没意思。另一项调查显示,48.9%的学生存在“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思维打不开”的问题,24.4%的学生“写作文老想编造情节”,19.3%的学生“收集了一些素材,但不会运用”。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写作中存在的素材匮乏、组材困难等问题,究其根源是思维的局限和狭隘所致。因此,我们确定了在写作教学中以思维训练为切入点,结合研究目标和内容组织骨干研究人员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并分工协作完成实验任务的研究思路。
  课例研究习方法,实践活动炼思维
  开展专题课例研究。围绕课题研究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执教一节作文公开课。课题组全员观摩,围绕该课例展开议课、评课活动,以拓宽研究思路,夯实研究过程。
  马蒂燕老师执教《拓宽选材渠道,丰富写作内容》时,第一次以解决素材来源和选材为目的,既讲材料从何处来,又讲选材标准,问题设计相对复杂,思维训练的点也不集中。课题组经过探讨,建议她聚焦一个点、一类题材去训练学生的思维,但结果又出现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难以有效拓展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又对这节课做出了第三次调整,即围绕作文话题,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角度拓展学生的选材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调整后,教学效果很好。
  范紫瑶老师执教《于细微处见真章》时从细节入手深挖内涵,着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堂上,范老师以游戏导入,用范文引路,通过删减语素、改写经典、扩写基本句等训练形式,让学生学会观察细节、捕捉细节、运用细节和描写细节,以深刻的眼光认识事物,用深刻的思维体察事物。
  王超老师的《缺憾也是一种美丽》则通过绘本导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及人物个性的丰富性,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并不一定都要歌颂真善美,以批判性思維来审视写作对象,也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
  举办多元实践活动。课题组将写作训练渗透到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课内衔接课外,组织学生参与形式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活动。
  以“赛”促“写”,展示高水平习作。从校级到国家级,各大赛事都有二十五中学生的身影;从微信到网站,不同平台都有二十五中学生的佳作。这些作文内容丰富、选材独到、布局新颖,体现了多元思维。
  以“写”助“思”,开展多元活动。写作不是机械的训练,而应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载体。课题研究中,我们由写作延伸开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读书会、诗朗诵、辩论赛、超级演说家、微电影拍摄、社会实践等。在丰富多元的活动中,学生开阔了思路,结出了硕果。在学习《庄子游于濠梁之上》时,902班组织了以“濠梁之辩”为主题的辩论赛,正反方唇枪舌剑,论点鲜明。805班结合语文教材的演讲单元开展了“超级演说家”活动,选手们慷慨陈词,各抒己见,用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展示自我。此外,我们还走出校园,在石牌要塞缅怀先烈,在屈原故里追思先贤,在漳河水库寻幽访胜,在鸣凤山登高望远,在三峡大坝感受壮美,在长江之滨体会灵秀。这些活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审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对自身使命的思考。围绕这些活动写出的作文思路不再平庸、老套,而是以多元视角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以“思”提“质”,享受高品质人生。无论是写作水平的提升,还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在教育中养成一种受益终身的习惯,获得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从而成为有品质的人。基于课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提升了学生创作的水平,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创作自觉。热衷文学创作的学生出版了诗文集,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写作达人”;还有的学生自发组建文学社团,开展汉语言文化知识竞赛、美文美篇赏读、“同题共写”等活动,在相互切磋交流中共同提升。在“思”与“写”的交互碰撞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专项交流理经验,主题研讨促反思
  在研究后期,我们力求在条分缕析、回顾反思的基础上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不断完善和修正实践经验。比如,课题组多次邀请专家针对课题开展一系列专项指导。此外,课题组还就课题研究中的相关问题,积极与各地同仁展开交流。
  在研究的各个阶段,我们对各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展开实时跟踪测评,并及时召开全员研讨会或小组交流会。每次研讨会确定一名主讲人,围绕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观点,供大家讨论。近几年周玉蓉、王超、杨巍、范紫瑶、徐芙蓉等分别结合研讨中发现的问题,主讲了《从“形式多元”到“内容多元”》《浅谈“写人”作文教学中关于学生多元化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多元思维,拓宽作文创新空间》《学生写作实践中多元文体的探索》《浅谈“作文评改多元化”》等讲座。它们对于反思阶段性工作实效、调整研究思路、改进研究方法、细化研究过程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付蓉,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郑倩怡、范紫瑶,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要设计出科学适当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首先得找到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基础的目标,即“本元”目标。这个目标只有既遵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全国卷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考纲》)、《考试大纲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又关注当代高中生的实际学情,才“合法合情”。如何设定出这样的目标?  一、遵循课标要求,设定“本元”目标  《新课标》倡导遵循“知识和能
一、目标意义不能代替真实感受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一些来源于儿童生活世界的主题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恢复真实感受,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但在课堂教学时,有的教师习惯于从主题图中抽象出一个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来,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意义提示去学习。如,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教材中有“我很整洁”的学习内容。在“好孩子,爱整洁”的主题下,有“刷牙”的图像。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每天要科学刷牙。但学生在刷牙
“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蔡元培先生这句话简约而深刻地指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在增强师生向心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体提升办学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宜昌市西陵区常刘路小学(以下简称“常刘路小学”)的“跃美文化”源于学校的体育特色,但又不囿于体育,而是将课堂建设、德育建设等融为一体,构建出的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常刘路小学的前
《孔乙己》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编排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主旨,主流的解读是这样的: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虚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的描写,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很长时间内,我对这种解读并没有产生怀疑。究其原因:一是《教
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一位老师主备、主讲了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他将这篇文章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并据此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崇敬、感激之情。②感知文本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表达效果。③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位教师用课件简介了托尔斯泰的生平及著作,配乐朗读了文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学校新一轮课堂改革的方向。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十七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授课过程为例,探讨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一、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下发导学提纲。  首先,在导学提纲中为学生做明确具体的学法指导。如“研读教材76页能量守恒定律部分,按照导学提纲的提示,独立完成情境探究”等。接着,教
新授课结束后,部分学生对新知识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此时,开展整理和复习教学,能够起到理清思路、明晓算理、巩固内化的作用。如何设计一节复习课?笔者结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自主回顾梳理,培养分析观念  回顾梳理环节,笔者主要借助“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学习单”内容如下:  1.通读教材中的例题,想一想每道例题主要学习的是什么?  2.哪些题在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荆门市竹园小学,对湖北省首批小学正高级教师、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荆门市竹园小学校长吴晓梅进行了专访。采访中,吴校长就校园文化创新及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创新是文化核心,更是发展方向  记者:学校的文化内核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师生面貌和精神状态,也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氛围和品位。您对学校文化的核心特质是怎样理解的?学校的文化核心又是什么呢?  吴晓梅:新
在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补写结尾,既可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够训练学生的想象和写作能力。  根据故事情节补写。在教学中,笔者着力引导学生紧紧扣住小说的情节来补写结尾。比如,笔者在讲授莫泊桑的《项链》时,课文的末句是“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这句话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但并不能说是完美的结尾。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梳理并分析课文的情节,学生在归纳出本文的情节——“
“襄阳隆中名师罗海英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8月,成员中有特级教师2人,隆中名师5人。工作室围绕“小学识字教学”“小学古诗教学”“神话故事与童话教学”等主题,采取专题培训、观课议课、沙龙研讨、网络教研、送教下乡等形式,举办大型教研活动20余场,累计培训教师一千余人次。  工作室主持人罗海英是特级教师、隆中名师,主讲的《尊严》获省级一等奖,主讲的国家级示范课《难忘的一课》受到广泛好评。  教学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