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2个生字,会写“莲、荷”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并初步表达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回顾古诗
(出示杨万里的《小池》和柳宗元的《江雪》插图)同学们,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诗句?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记忆积累,从画面感很强的古诗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
板块二:读通古诗,解题识字
1.了解作者
第一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一首古诗《小池》。第二首诗的作者是杜甫,你了解他吗?
(补充资料:杜甫,唐代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读好古诗
学生借助拼音读两首诗,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能否读正确,读通顺。
3.随机识字
检查朗读情况,相机强化生字“晓”和“慈”。我们知道日字旁的字大多和时间有关,猜猜“晓”是指什么时间。
(出示净慈寺的图片)这就是“净慈寺”,净慈寺是西湖边上一座寺庙的名字。(让学生读好“净慈寺”,补充与“慈”有关的词语:慈悲、慈祥、仁慈。)
“一行”中的“行”这个读音还能组什么词?它还有什么读音?可以组什么词?
4.解释诗题
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这首诗就是杨万里送别林子方时写的。你能说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吗?
第二首《绝句》,“绝句”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设计意图:识字仍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深入学习的基础。特别是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不好读,对学生来说仍是难点,所以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同伴互助的效能,通过字词学习,突破难点,读好古诗,紧扣教学目标,夯实基础。)
板块三:想象画面,体会诵读
1.整体感知,初识诗意
同学们,你发现这两首诗都是在写什么?分别写的是哪儿的景色?(补充资料:《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草堂时写的。)
2.诵读体会,感受美景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诗人,写了什么不同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找到两首诗的关联点——写景,用一个主问题统领两首诗的学习,引领学生在复合的空间里探寻共同的语言密码。)
(1)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交流分享,初识美景。
莲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聚焦诗中的词语:接天、无穷。用句式“我看到了(
1.认识“晓、慈”等12个生字,会写“莲、荷”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并初步表达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回顾古诗
(出示杨万里的《小池》和柳宗元的《江雪》插图)同学们,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诗句?
2.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记忆积累,从画面感很强的古诗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
板块二:读通古诗,解题识字
1.了解作者
第一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一首古诗《小池》。第二首诗的作者是杜甫,你了解他吗?
(补充资料:杜甫,唐代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读好古诗
学生借助拼音读两首诗,读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能否读正确,读通顺。
3.随机识字
检查朗读情况,相机强化生字“晓”和“慈”。我们知道日字旁的字大多和时间有关,猜猜“晓”是指什么时间。
(出示净慈寺的图片)这就是“净慈寺”,净慈寺是西湖边上一座寺庙的名字。(让学生读好“净慈寺”,补充与“慈”有关的词语:慈悲、慈祥、仁慈。)
“一行”中的“行”这个读音还能组什么词?它还有什么读音?可以组什么词?
4.解释诗题
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这首诗就是杨万里送别林子方时写的。你能说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意思吗?
第二首《绝句》,“绝句”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设计意图:识字仍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深入学习的基础。特别是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不好读,对学生来说仍是难点,所以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同伴互助的效能,通过字词学习,突破难点,读好古诗,紧扣教学目标,夯实基础。)
板块三:想象画面,体会诵读
1.整体感知,初识诗意
同学们,你发现这两首诗都是在写什么?分别写的是哪儿的景色?(补充资料:《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草堂时写的。)
2.诵读体会,感受美景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诗人,写了什么不同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找到两首诗的关联点——写景,用一个主问题统领两首诗的学习,引领学生在复合的空间里探寻共同的语言密码。)
(1)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交流分享,初识美景。
莲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聚焦诗中的词语:接天、无穷。用句式“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