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艺术欣赏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音乐艺术欣赏的教学艺术:
一、标题欣赏法
1.要求学生解释自己命名的标题含义,并说说音乐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特点。欣赏音乐,设计标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和音乐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在欣赏音乐前根据乐曲标题的提示,进行想象,理解音乐内容,然后再欣赏音乐。如欣赏我国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标题的提示,说说音乐表现怎样的意境。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想象能力,通过讨论他们都能回答出:音乐表现了一幅春天、江水、鲜花、月亮、夜晚的美好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特点。
二、主题识记法
主题是乐曲的主要思想,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当我们想到一首乐曲时,我们总是忆起代表和象征那首乐曲的主题旋律,为此,在欣赏旋律性较强的作品时,可以通过听、唱、奏等途径让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进一步分析主题旋律的音乐特征,为全曲的欣赏作好铺垫,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我让学生哼唱“爱情主题”“共读共玩”以及“封建势力”主题,并通过片段欣赏,让学生说说各段音乐的特点,学生不难听辨出优美抒情的爱情主题,欢快、活跃的共读共玩主题和凶残蛮横的封建势力主题,然后结合主题欣赏,讲解奏鸣形式结构,最后让学生欣赏全曲。有的学生听后说道:“原来交响音乐的写作发展是很有规律和逻辑的。“反之,学生定会觉得交响音乐杂乱无章、不可捉摸而听不懂。因此,主题识记法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把握音乐的发展变化,深入细致地感悟音乐语言。
三、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就是指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抓住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具体在教学中,对比欣赏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同—首乐曲中各部分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并且想象这种对比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意境与形象,而不必去划分段落、解释各段的音乐内容。
2.同—首乐曲的不同表演形式之间的对比。音乐作品中有许多经典名曲往往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若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听不同的演奏(唱)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在内心与作品形成共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不同演奏版本的对比。通过比较欣赏,学生不难发现不同的指挥和乐团在演奏这一首作品时风格上的不同特点,在速度、音色、力度变化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这种欣赏还可以逐步把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引向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4.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欣赏。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题材、体裁、民族、年代以及种类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在一节音乐课中,我让学生欣赏了《梅花三弄》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两首作品,要求找出两首作品音乐语言(即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音色等)、音乐形象、作品风格、音乐情感、作品意境五个方面的不同,由于这两首作品存在着鲜明的对比,通过聆听、比较,学生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四、音乐评论法
例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我问学生对音乐有何感想?有位同学说道:“这首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贝多芬坎坷、不幸的人生和他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英雄的气概,人生无坦途,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音乐评论可以是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评论的角度可以是乐曲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音乐特征、表演风格等。不要求文章的体裁、字数,只要求有真情实感,结果同学们大都能认真完成。
但是,运用音乐评论法须注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能与音乐形成强烈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而发。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演示或进行课堂表演(师生演唱、演奏、舞蹈、配乐诗朗诵)等多种途径与方式进行教学作为铺垫,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评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參与到音乐作品欣赏活动中,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欣赏。
“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
总之,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充分体现音乐本身的愉悦性、感染性、情感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标题欣赏法
1.要求学生解释自己命名的标题含义,并说说音乐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特点。欣赏音乐,设计标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和音乐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在欣赏音乐前根据乐曲标题的提示,进行想象,理解音乐内容,然后再欣赏音乐。如欣赏我国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标题的提示,说说音乐表现怎样的意境。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想象能力,通过讨论他们都能回答出:音乐表现了一幅春天、江水、鲜花、月亮、夜晚的美好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特点。
二、主题识记法
主题是乐曲的主要思想,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当我们想到一首乐曲时,我们总是忆起代表和象征那首乐曲的主题旋律,为此,在欣赏旋律性较强的作品时,可以通过听、唱、奏等途径让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进一步分析主题旋律的音乐特征,为全曲的欣赏作好铺垫,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我让学生哼唱“爱情主题”“共读共玩”以及“封建势力”主题,并通过片段欣赏,让学生说说各段音乐的特点,学生不难听辨出优美抒情的爱情主题,欢快、活跃的共读共玩主题和凶残蛮横的封建势力主题,然后结合主题欣赏,讲解奏鸣形式结构,最后让学生欣赏全曲。有的学生听后说道:“原来交响音乐的写作发展是很有规律和逻辑的。“反之,学生定会觉得交响音乐杂乱无章、不可捉摸而听不懂。因此,主题识记法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把握音乐的发展变化,深入细致地感悟音乐语言。
三、对比欣赏法
对比欣赏法就是指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抓住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具体在教学中,对比欣赏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同—首乐曲中各部分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并且想象这种对比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意境与形象,而不必去划分段落、解释各段的音乐内容。
2.同—首乐曲的不同表演形式之间的对比。音乐作品中有许多经典名曲往往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若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听不同的演奏(唱)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在内心与作品形成共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不同演奏版本的对比。通过比较欣赏,学生不难发现不同的指挥和乐团在演奏这一首作品时风格上的不同特点,在速度、音色、力度变化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这种欣赏还可以逐步把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引向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4.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欣赏。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题材、体裁、民族、年代以及种类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如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作用,在一节音乐课中,我让学生欣赏了《梅花三弄》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两首作品,要求找出两首作品音乐语言(即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音色等)、音乐形象、作品风格、音乐情感、作品意境五个方面的不同,由于这两首作品存在着鲜明的对比,通过聆听、比较,学生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四、音乐评论法
例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我问学生对音乐有何感想?有位同学说道:“这首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贝多芬坎坷、不幸的人生和他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的音乐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英雄的气概,人生无坦途,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音乐评论可以是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评论的角度可以是乐曲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音乐特征、表演风格等。不要求文章的体裁、字数,只要求有真情实感,结果同学们大都能认真完成。
但是,运用音乐评论法须注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能与音乐形成强烈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而发。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演示或进行课堂表演(师生演唱、演奏、舞蹈、配乐诗朗诵)等多种途径与方式进行教学作为铺垫,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评论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參与到音乐作品欣赏活动中,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欣赏。
“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
总之,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充分体现音乐本身的愉悦性、感染性、情感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