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互联网 ’课堂”新模式将高职院校智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是增强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智育教育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等方面寻找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于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智育相结合 高职院校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逐步知识化和信息化,知识的增长率不断加快,“信息化”同样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对教育与科技的投入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保证。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显著成效,但还是难以适应创新时代的竞争要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又依赖于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意志的激励,并且以创新能力为依托。各行各业正在“互联网 ”的推动下进行改革与发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智育教育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等方面着力寻找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这对于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的内涵
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后来被誉为“钱学森之问”,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问题出现在教育背后,我们欠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自熊彼特教授20世纪初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对于什么是创新的研究和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从经济角度熊彼特教授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来未有过的组合。从管理角度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个层面[2]。创新不是一次性的,创新其实就是发明和观察力的结合,是一个创意转变成社会价值的过程。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各方面: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如何通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创新来促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在学习基础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具有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水平提升和社会的进步,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创新意识不觉醒就谈不上创新思维。
二、德育的内涵和德育教学方法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的主体是人的发展,德育的活动是实践的发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教育者早已把教书育人相结合。 “传道”,即是德育;“授业”,即是教授专业知识,让学生德才兼备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是基本任务。而育人、塑造健康人格,则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德育教学方法
就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自身特点分析,应积极倡導并运用“隐性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体验教育法”四种教学方法,在智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隐性教育法”其本意是教育者通过借助载体,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育与生活中,引导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自学形成或不自觉地领悟和体会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最大特点是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的本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环境教育法”是指通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创生的一种良好德育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实践教育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道德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知识、个性化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体验教育法”中的体验是指个体在对象化活动或是交往情境中,对自己或其他存在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领悟基础上而产生情感及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教育法是要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局中”的情感体验,激发精神感受[3]。
以上四种德育教育方法既具有一般智育教学方法的共性,也有符合德育本身特征和规律的个性。我们应该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各种单个教学方法自身特点和共同趋向的基础上,通过方法的优化和组合运用,发挥不同教育方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功效,实现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结合,实现方法运用的最优化。
三、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德育具有渗透的特点,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常规专业知识即智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方法具有多样性,即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榜样示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锻炼。应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德育的渗透成为不可分离的“三位一体”,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个有德育思想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德国的教育家茅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这句话概括了各学科的科学知识具有深刻的教育力量。外国教育者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而我们今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应该注重使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并结合现实将德育教育的精神实质加以升华和提高。
四、“互联网 ”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途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主要任务与措施中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顺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具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比较完善,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近两年快速发展的微课资源,将实际专业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相结合。 以《齿轮传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一课教学设计为例,简析“互联网 ”课堂模式下结合了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本实例改革主要内容是基于网络资源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结合德育教学方法,并尝试通过“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教学。
(一)构建网络学习平台,集成课前课上课后网络教学资源。
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实现课前学习保障、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前提和保障。
《齿轮传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选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本单元是《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情境3中的一个教学任务(如图1),教学时长为2学时。集成网络现有教学平台将《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院级优质核心课和资源库作为课程资源共享。遵循知识碎片化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细分为2个知识重点2个知识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且针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实物、内部构造进行视频和图片的收集,制作互动小游戏、录制微课,创建微信订阅号将所有相关网络资源资料进行整合,学生借助平台进行课前学习,并完成学习测评。(如图2)。
(二)探索德育智育教学法融合的教学形式
设计和组织三个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学习、课中练习和答疑解惑、课后复习巩固。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结合使用德育教育中“隐性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体验教育法”四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和育人同时实现。
1.教学基本情况
研究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本任务工作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为传动比的计算、作用及应用。明确教学难点为传动比计算及其改变对应用的影响。如表1。
2.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本单元公式抽象难理解的特点,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依托自主开发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将我的课堂,教学资源、网络测试题库等资源集成,利用仿真学习软件、订阅号微课堂、网络测试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多维度学习环境。
3.教学过程组织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课堂教学延展为课前学习、课上导学和课后强化三个环节。确定教学对象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课堂规模25人。
课前,学生通过关注教师本人的微信订阅号,进入微课堂。接受课前任务单,见表2:在课前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均上传到微信群进行讨论,问题及发帖数算课前学习成绩。
课上,导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任务的2学时划分为五个环节。不同环节使用对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首先情境导入“某企业征集小风机设计方案”,播放网络教学平台的变速箱视频结合课前学习知识,师生共同探讨任务实施的思路和步骤。根据本任务特点,设置了三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解决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关注职业素养的养成,结合德育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2.课上导学 任务
情境导入:某企业向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者,征集提高小型风力发电机效率的方案。
(1)针对学生抽象思维弱的特点,在布置子任务前先利用仿真互动学习平台中的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齿轮的外形和功能。通过互动平台中的实验部分,学生可以观察到传动比变化引发叶片转速和灯泡亮度的变化,加深对传动作用的理解。
(2)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传动比公式和计算。我设计了实操环节,学生首先观看齿轮模型搭建视频,之后教师对作品进行分析给出齿轮比运算公式。通过实物图对比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传动比公式计算,从而轻松化解此教学难点。
(3)进行减速齿轮箱设计,学习公式计算。教师讲解后学生使用手机扫教具上的二微码边观看制作视频,边动手操作。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完成后教师引导进行计算得出减速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对比,學生很容易理解减速齿轮应用到小风机中的作用,从而化解了齿轮传动比应用这一教学难点。
(4)子任务3为拓展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加速齿轮箱设计。
(5)任务完成后,将小组设计方案、计算依据、操作视频上传至分享中心。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演示。小组协同完成网络测试,同时,网络评价中心还可自动地对学生学习轨迹进行测评。学生们实践之后对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内化知识。观察小风机模型中简易齿轮箱构造,确定增速齿轮箱传动比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对实际产品的认识。
课后,强化。在订阅号微课堂,完成课后测试。通过回放网络课堂内容实现重点难点知识的再现。在课余时间学生可通过微信群进行师生互动。
总之,在教学设计探索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可以得到稳步提升。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互联网 课堂”的应用模式,让学生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信息化手段贯穿课内外学习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变疏为导,提升兴趣。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在理解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进行探索,并有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举一反三、尝试创新,同时提高了创新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培养,像朋友一样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应用与思考[J].才智,2014(12):52-53.
[2]赵建军.创新之道[M].华夏出版社,2011.
[3]朱国芬.高校生态德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德育智育相结合 高职院校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逐步知识化和信息化,知识的增长率不断加快,“信息化”同样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对教育与科技的投入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保证。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显著成效,但还是难以适应创新时代的竞争要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又依赖于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意志的激励,并且以创新能力为依托。各行各业正在“互联网 ”的推动下进行改革与发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智育教育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等方面着力寻找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这对于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的内涵
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后来被誉为“钱学森之问”,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问题出现在教育背后,我们欠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自熊彼特教授20世纪初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对于什么是创新的研究和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从经济角度熊彼特教授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来未有过的组合。从管理角度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个层面[2]。创新不是一次性的,创新其实就是发明和观察力的结合,是一个创意转变成社会价值的过程。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各方面: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如何通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创新来促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在学习基础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具有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水平提升和社会的进步,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创新意识不觉醒就谈不上创新思维。
二、德育的内涵和德育教学方法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的主体是人的发展,德育的活动是实践的发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教育者早已把教书育人相结合。 “传道”,即是德育;“授业”,即是教授专业知识,让学生德才兼备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是基本任务。而育人、塑造健康人格,则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德育教学方法
就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自身特点分析,应积极倡導并运用“隐性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体验教育法”四种教学方法,在智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隐性教育法”其本意是教育者通过借助载体,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育与生活中,引导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自学形成或不自觉地领悟和体会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最大特点是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的本质及其形成、变化规律。“环境教育法”是指通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创生的一种良好德育的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实践教育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道德意识和能力的方法。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知识、个性化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体验教育法”中的体验是指个体在对象化活动或是交往情境中,对自己或其他存在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领悟基础上而产生情感及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教育法是要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局中”的情感体验,激发精神感受[3]。
以上四种德育教育方法既具有一般智育教学方法的共性,也有符合德育本身特征和规律的个性。我们应该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各种单个教学方法自身特点和共同趋向的基础上,通过方法的优化和组合运用,发挥不同教育方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功效,实现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结合,实现方法运用的最优化。
三、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德育具有渗透的特点,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常规专业知识即智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方法具有多样性,即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榜样示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锻炼。应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德育的渗透成为不可分离的“三位一体”,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个有德育思想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德国的教育家茅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这句话概括了各学科的科学知识具有深刻的教育力量。外国教育者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而我们今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应该注重使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并结合现实将德育教育的精神实质加以升华和提高。
四、“互联网 ”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途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主要任务与措施中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顺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具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比较完善,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近两年快速发展的微课资源,将实际专业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相结合。 以《齿轮传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一课教学设计为例,简析“互联网 ”课堂模式下结合了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本实例改革主要内容是基于网络资源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结合德育教学方法,并尝试通过“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教学。
(一)构建网络学习平台,集成课前课上课后网络教学资源。
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实现课前学习保障、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前提和保障。
《齿轮传动在小型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选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本单元是《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情境3中的一个教学任务(如图1),教学时长为2学时。集成网络现有教学平台将《机械结构设计与制作》院级优质核心课和资源库作为课程资源共享。遵循知识碎片化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细分为2个知识重点2个知识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且针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实物、内部构造进行视频和图片的收集,制作互动小游戏、录制微课,创建微信订阅号将所有相关网络资源资料进行整合,学生借助平台进行课前学习,并完成学习测评。(如图2)。
(二)探索德育智育教学法融合的教学形式
设计和组织三个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学习、课中练习和答疑解惑、课后复习巩固。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结合使用德育教育中“隐性教育法”“环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体验教育法”四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和育人同时实现。
1.教学基本情况
研究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本任务工作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为传动比的计算、作用及应用。明确教学难点为传动比计算及其改变对应用的影响。如表1。
2.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本单元公式抽象难理解的特点,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依托自主开发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将我的课堂,教学资源、网络测试题库等资源集成,利用仿真学习软件、订阅号微课堂、网络测试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多维度学习环境。
3.教学过程组织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课堂教学延展为课前学习、课上导学和课后强化三个环节。确定教学对象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课堂规模25人。
课前,学生通过关注教师本人的微信订阅号,进入微课堂。接受课前任务单,见表2:在课前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均上传到微信群进行讨论,问题及发帖数算课前学习成绩。
课上,导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任务的2学时划分为五个环节。不同环节使用对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首先情境导入“某企业征集小风机设计方案”,播放网络教学平台的变速箱视频结合课前学习知识,师生共同探讨任务实施的思路和步骤。根据本任务特点,设置了三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解决相应的教学重点、难点,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关注职业素养的养成,结合德育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2.课上导学 任务
情境导入:某企业向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者,征集提高小型风力发电机效率的方案。
(1)针对学生抽象思维弱的特点,在布置子任务前先利用仿真互动学习平台中的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齿轮的外形和功能。通过互动平台中的实验部分,学生可以观察到传动比变化引发叶片转速和灯泡亮度的变化,加深对传动作用的理解。
(2)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传动比公式和计算。我设计了实操环节,学生首先观看齿轮模型搭建视频,之后教师对作品进行分析给出齿轮比运算公式。通过实物图对比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传动比公式计算,从而轻松化解此教学难点。
(3)进行减速齿轮箱设计,学习公式计算。教师讲解后学生使用手机扫教具上的二微码边观看制作视频,边动手操作。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完成后教师引导进行计算得出减速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对比,學生很容易理解减速齿轮应用到小风机中的作用,从而化解了齿轮传动比应用这一教学难点。
(4)子任务3为拓展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加速齿轮箱设计。
(5)任务完成后,将小组设计方案、计算依据、操作视频上传至分享中心。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演示。小组协同完成网络测试,同时,网络评价中心还可自动地对学生学习轨迹进行测评。学生们实践之后对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内化知识。观察小风机模型中简易齿轮箱构造,确定增速齿轮箱传动比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对实际产品的认识。
课后,强化。在订阅号微课堂,完成课后测试。通过回放网络课堂内容实现重点难点知识的再现。在课余时间学生可通过微信群进行师生互动。
总之,在教学设计探索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可以得到稳步提升。本单元的信息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互联网 课堂”的应用模式,让学生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信息化手段贯穿课内外学习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变疏为导,提升兴趣。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在理解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进行探索,并有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举一反三、尝试创新,同时提高了创新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培养,像朋友一样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应用与思考[J].才智,2014(12):52-53.
[2]赵建军.创新之道[M].华夏出版社,2011.
[3]朱国芬.高校生态德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