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调动,我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小学担任教学副校长。经老校长介绍,全体师生都知道学校新来了一位主管教学的王校长。工作的过程中,老师们都会极具热情地称呼我“王校长”。学生们碰到我,也会很有礼貌地问声“校长好”。我习以为常地接受着“王校长”这一称呼。本来嘛,自己虽不是学校的一把手,但也算校级领导,老师学生这样叫也没什么不对,尤其在校外,碰到有教师或学生跟我打招呼时,先叫我一声校长,心里觉得挺舒服,甚至于有时飘飘然:什么正职和副职,称呼起来还不都一个样。
可是,时隔不久,一个低年级小男孩儿的问候,彻底触动了我的内心,继而引发了我的一连串思考。事情发生在课间,我和一位班主任老师一同去操场巡视。一位正在跑跳的七八岁的小男生见到了我们,他匆匆地立正,敬礼,大声地说:“王副校长好!”这声与众不同的问候让我有些错愕。我冲他笑了笑,回了一声:“小同学好!”旁边的班主任老师立刻拉过了孩子,认真嘱咐他说:“往后见着王校长就问‘王校长好’就行了。记住没?”“记住了!”孩子自以为学懂了知识,自顾自地高兴地跑走了。班主任老师看着他的背影说:“小孩子不懂事,哪有这么问好的”。我淡然地一笑:“小孩子,没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之前笔者也当了两年多的副校长,只有这一次听到如此问候语。之后听别人依旧“校长校长”的叫着,再也没听到如此称呼。但小男孩那一句——“王副校长好”,一直让我难忘。
平心而论,那是一个真实可爱的孩子。他凭一颗单纯的心,记住了我的姓氏,记住了我的职务,并且恰当地组织语言,用“王副校长好!”表达了他的礼貌。他哪里有一丁点的错误呢,他说的是最正确的问候语,只是因为他还不太懂得所谓“习惯”,他不知道大人们所在的机关单位(除了中央和部队),也许是出于对领导的尊重,也许是投其所好,都愿意在称呼时把“副”字去掉。他不太知道大人说话常常故意含糊,只因为了让听者顺耳。
作为老师,面对孩子的真话本来应该加以赞赏,可偏偏由于他的话不符合所谓的“习惯”,教师错误地教导了他。小男孩那一句——“王副校长好”引起了我的思考:媚俗的习惯和可贵的真实哪个更重要呢?我们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育人环境呢?
我不知道那个小男孩如今是不是已经变得说话乖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在他孩童时给了他并不恰当的教育引领。
又想起这样一个类似的例子。我做语文教师时,总教导学生写作文要留心生活,要说真话,诉真情。那次,我的一个学生一不小心写出了一篇真实得让我此生难忘的文章,题目叫《校长会笑》。这个学生平时作文水平就不错,加上是真正的观察生活了,所以这篇文章的确称得上佳作。文章的大意是:校长平时很厉害,对老师和学生都板着脸,样子很严肃。他一直都不敢跟校长打招呼,见着校长都绕着走,他记忆中的校长是不会笑的。有一次局长来了,他看见校长快步走上前握着局长的手,满脸堆笑,而且还笑得很灿烂。他明白了原来校长不是不会笑,只是不对他们笑而已。
说实话,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特点,对人物描写入微,文笔很不错,内容也真实。生活中的校长真就那样——尽管这位校长爱校如家,很能干,很敬业,就是因为他板着面孔管理,使得整个校园总显得不是那样的融洽,老师们对他敬而远之,学生们更是怕上加怕。当然了,常人见到上级领导都会笑脸相迎,校长也不能免俗。惭愧的是,面对这样的一篇佳作,我并没有给它打上“优秀”(我们每次习作后,优秀的作文要班级展评,为了不让此文展评出来),担心有损校长的形象,讲评作文时也有意回避了这篇文章。当时,我只想着校长的形象,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不公正,会产生多么不良的教育后果。多少年来我总能想起这篇作文,也总有隐隐的不安:“敢于说真话、诉真情”的孩子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孩子还会走向真实吗?
学校教育要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说真话、做实事应该是人格的基石,在人所应该具备的种种品德中,教会学生诚实、守信、踏实,要远比教他们勇敢、自信、进取更重要。现在很多学校楼舍俨然,设施齐全,环境搞得很好,文化氛围厚重,艺术氛围浓郁,也很注重师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尽管这些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优化教育行为,构建真实的育人软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育环境,诸如“不能说‘副校长好’”之类的教导,真的很多。更有甚者,学校在应对上级部门检查时,有些项目做不到或者落实得不好,往往还要刻意隐瞒甚至于编织些谎言。为了防止检查组找学生座谈,或走入班级实际调查,有些谎言就必须教会学生。比如,虽然学校体育活动课时明显不足,但也要教会学生说:体育活动多么丰富;虽然学校的图书室根本不向学生开放,却要引导学生说:图书馆是开放的,学生们经常去看书;如果学校由于师资配备不齐,难以做到开全科目开足课目,就以假课表应对……这样的环境或许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应对能力,但真的与高尚人格的塑造相背离。学校一定要摒弃一切可能污染孩子高尚情操的不良做法,从细微处着手育人软环境的构建,让学校尽可能地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最纯净的土壤。
前一段时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来吉林讲学,她重点介绍了清华附小1 x课程改革的实施概况。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非寻常学校可实践,必须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要想整体学习清华附小的模式并操作起来绝非易事。她还谈到了清华附小在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笔者认为其突显了真诚平等,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育人软环境建设上,清华附小有三张亮丽的名片:微笑、大拇指、鞠躬礼。这是附小校园里最常见的动作,用微笑传递热爱,大拇指送去赞美,鞠躬礼饱含着感谢。
微笑、鞠躬礼在其他学校也能找到,并不新奇。可贵的是,在清华附小,把这些动作化为习惯的不只是每一名学生,还有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家长,他们与孩子一起书写着名片,共同传递着友爱与和谐;更可贵的是,每天早晨作为特级教师和校长的窦桂梅,只要不公出,她都会很早站在校门口,冲着她爱的老师和学生微笑,竖大拇指,相互致鞠躬礼。尤为可贵的是,窦桂梅敢用这张名片。在总书记接见她时,她除了真诚的微笑,还向总书记竖起了大拇指。这有失身份的“幼稚”动作,不是她要显得与众不同,那是她对附小的老师和孩子最好的引领——“要你做,我先行!”
在清华附小,教育者也是实践者。他们要培养“阳光、健康、乐学、聪慧而高尚的,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孩子”,附小的老师们都在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窦桂梅更是领头的躬身实践者。
现在的学校,除了“校长、主任”这种称呼,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称“老师”,多以更加亲切的哥、姐代替。再来看看清华附小的老师怎样称呼窦桂梅吧。在“玫瑰小语”(窦桂梅博客)中,老师们是这样写的:窦老师好!习惯也喜欢这样的称呼您,感觉那么亲切!……敬爱的窦老师,猜猜我有多爱你。感谢你……读着这样的文字,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堂堂的中国名校校长,老师们亲切地叫她“窦老师”,没有称呼职务,却透着无比的喜爱。相比于现在仍很流行的以职务相称,隐去职务中的“副”字,“窦老师”这一称呼满含着真诚,透视出平等,的确是与众不同。
现在,我们经常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努力构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倡导校园管理中去级别化。要构建真实平等校园的育人环境,改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让管理者以服务者的角色面对师生。实现校园的去级别化,可以勇敢地从“称呼”改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内干部要求以同志相称,那么我们的学校中呢?如果在校园里只有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不再使用“校长、主任”的称呼,校园就会多一份应有的庄重、平等、和谐。而在这种人人平等的和谐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受着优秀的道德和文化熏陶,自然会一步步走近聪慧和高尚。
【责任编辑:白文军】
可是,时隔不久,一个低年级小男孩儿的问候,彻底触动了我的内心,继而引发了我的一连串思考。事情发生在课间,我和一位班主任老师一同去操场巡视。一位正在跑跳的七八岁的小男生见到了我们,他匆匆地立正,敬礼,大声地说:“王副校长好!”这声与众不同的问候让我有些错愕。我冲他笑了笑,回了一声:“小同学好!”旁边的班主任老师立刻拉过了孩子,认真嘱咐他说:“往后见着王校长就问‘王校长好’就行了。记住没?”“记住了!”孩子自以为学懂了知识,自顾自地高兴地跑走了。班主任老师看着他的背影说:“小孩子不懂事,哪有这么问好的”。我淡然地一笑:“小孩子,没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之前笔者也当了两年多的副校长,只有这一次听到如此问候语。之后听别人依旧“校长校长”的叫着,再也没听到如此称呼。但小男孩那一句——“王副校长好”,一直让我难忘。
平心而论,那是一个真实可爱的孩子。他凭一颗单纯的心,记住了我的姓氏,记住了我的职务,并且恰当地组织语言,用“王副校长好!”表达了他的礼貌。他哪里有一丁点的错误呢,他说的是最正确的问候语,只是因为他还不太懂得所谓“习惯”,他不知道大人们所在的机关单位(除了中央和部队),也许是出于对领导的尊重,也许是投其所好,都愿意在称呼时把“副”字去掉。他不太知道大人说话常常故意含糊,只因为了让听者顺耳。
作为老师,面对孩子的真话本来应该加以赞赏,可偏偏由于他的话不符合所谓的“习惯”,教师错误地教导了他。小男孩那一句——“王副校长好”引起了我的思考:媚俗的习惯和可贵的真实哪个更重要呢?我们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育人环境呢?
我不知道那个小男孩如今是不是已经变得说话乖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在他孩童时给了他并不恰当的教育引领。
又想起这样一个类似的例子。我做语文教师时,总教导学生写作文要留心生活,要说真话,诉真情。那次,我的一个学生一不小心写出了一篇真实得让我此生难忘的文章,题目叫《校长会笑》。这个学生平时作文水平就不错,加上是真正的观察生活了,所以这篇文章的确称得上佳作。文章的大意是:校长平时很厉害,对老师和学生都板着脸,样子很严肃。他一直都不敢跟校长打招呼,见着校长都绕着走,他记忆中的校长是不会笑的。有一次局长来了,他看见校长快步走上前握着局长的手,满脸堆笑,而且还笑得很灿烂。他明白了原来校长不是不会笑,只是不对他们笑而已。
说实话,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特点,对人物描写入微,文笔很不错,内容也真实。生活中的校长真就那样——尽管这位校长爱校如家,很能干,很敬业,就是因为他板着面孔管理,使得整个校园总显得不是那样的融洽,老师们对他敬而远之,学生们更是怕上加怕。当然了,常人见到上级领导都会笑脸相迎,校长也不能免俗。惭愧的是,面对这样的一篇佳作,我并没有给它打上“优秀”(我们每次习作后,优秀的作文要班级展评,为了不让此文展评出来),担心有损校长的形象,讲评作文时也有意回避了这篇文章。当时,我只想着校长的形象,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不公正,会产生多么不良的教育后果。多少年来我总能想起这篇作文,也总有隐隐的不安:“敢于说真话、诉真情”的孩子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孩子还会走向真实吗?
学校教育要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说真话、做实事应该是人格的基石,在人所应该具备的种种品德中,教会学生诚实、守信、踏实,要远比教他们勇敢、自信、进取更重要。现在很多学校楼舍俨然,设施齐全,环境搞得很好,文化氛围厚重,艺术氛围浓郁,也很注重师资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尽管这些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优化教育行为,构建真实的育人软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育环境,诸如“不能说‘副校长好’”之类的教导,真的很多。更有甚者,学校在应对上级部门检查时,有些项目做不到或者落实得不好,往往还要刻意隐瞒甚至于编织些谎言。为了防止检查组找学生座谈,或走入班级实际调查,有些谎言就必须教会学生。比如,虽然学校体育活动课时明显不足,但也要教会学生说:体育活动多么丰富;虽然学校的图书室根本不向学生开放,却要引导学生说:图书馆是开放的,学生们经常去看书;如果学校由于师资配备不齐,难以做到开全科目开足课目,就以假课表应对……这样的环境或许能教会学生一定的应对能力,但真的与高尚人格的塑造相背离。学校一定要摒弃一切可能污染孩子高尚情操的不良做法,从细微处着手育人软环境的构建,让学校尽可能地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最纯净的土壤。
前一段时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来吉林讲学,她重点介绍了清华附小1 x课程改革的实施概况。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非寻常学校可实践,必须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要想整体学习清华附小的模式并操作起来绝非易事。她还谈到了清华附小在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笔者认为其突显了真诚平等,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育人软环境建设上,清华附小有三张亮丽的名片:微笑、大拇指、鞠躬礼。这是附小校园里最常见的动作,用微笑传递热爱,大拇指送去赞美,鞠躬礼饱含着感谢。
微笑、鞠躬礼在其他学校也能找到,并不新奇。可贵的是,在清华附小,把这些动作化为习惯的不只是每一名学生,还有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家长,他们与孩子一起书写着名片,共同传递着友爱与和谐;更可贵的是,每天早晨作为特级教师和校长的窦桂梅,只要不公出,她都会很早站在校门口,冲着她爱的老师和学生微笑,竖大拇指,相互致鞠躬礼。尤为可贵的是,窦桂梅敢用这张名片。在总书记接见她时,她除了真诚的微笑,还向总书记竖起了大拇指。这有失身份的“幼稚”动作,不是她要显得与众不同,那是她对附小的老师和孩子最好的引领——“要你做,我先行!”
在清华附小,教育者也是实践者。他们要培养“阳光、健康、乐学、聪慧而高尚的,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孩子”,附小的老师们都在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窦桂梅更是领头的躬身实践者。
现在的学校,除了“校长、主任”这种称呼,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称“老师”,多以更加亲切的哥、姐代替。再来看看清华附小的老师怎样称呼窦桂梅吧。在“玫瑰小语”(窦桂梅博客)中,老师们是这样写的:窦老师好!习惯也喜欢这样的称呼您,感觉那么亲切!……敬爱的窦老师,猜猜我有多爱你。感谢你……读着这样的文字,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堂堂的中国名校校长,老师们亲切地叫她“窦老师”,没有称呼职务,却透着无比的喜爱。相比于现在仍很流行的以职务相称,隐去职务中的“副”字,“窦老师”这一称呼满含着真诚,透视出平等,的确是与众不同。
现在,我们经常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努力构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倡导校园管理中去级别化。要构建真实平等校园的育人环境,改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让管理者以服务者的角色面对师生。实现校园的去级别化,可以勇敢地从“称呼”改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内干部要求以同志相称,那么我们的学校中呢?如果在校园里只有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不再使用“校长、主任”的称呼,校园就会多一份应有的庄重、平等、和谐。而在这种人人平等的和谐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受着优秀的道德和文化熏陶,自然会一步步走近聪慧和高尚。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