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t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基于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在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出实招,还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其要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品德教育,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呢?现以我校潘群老师“学科德育精品课程”的参评课《一双手》为例,粗略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立足文本,找准渗透的切入点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在教学的细枝末节中。教师科学的启发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改变他们的价值取向,并内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地刻板式地灌输,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非但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陷入迷茫的境地。教师抛开文本条分缕析,岂不是弱化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因此,要使语文课上德育的渗透切实有效,语文教师应立足文本,找准渗透的切入点。
  潘老师的这节参评课,在引导学生解读了林业工人张迎善的那双“天下第一奇手”后,紧接着出示了下列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讨论:
  1.作为林业工人,他的职业是植树造林,他完全可以保护好自己的一双手,如戴上手套、多涂些手油等,那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2.既然植树这样辛苦,张迎善为什么不少栽点树呢?
  3.张迎善这种不怕吃苦、默默无闻地为我国绿化事业作贡献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以上几道思考题的设计很有梯度。第一道题,教者引导学生从文中“草根根”“石塊块”“苗苗”等几个叠词的使用中体会出张迎善对树苗的深厚感情,进而从“用手拣”“用手送”“往土里插”等一系列的动词中领略到他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第二道题,教者通过材料展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现状),引领学生从理性上认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体会张迎善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林业工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第三道题,学生通过对前面两道题的分析和理解,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教者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渗透的切入点——“敬业奉献”教育。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教者一开始就抛开文本,冠之以“敬业”“奉献”等空洞的说教,学生还会主动去探究文本,从文中的字里行间读出张迎善这种可贵的敬业精神,进而产生理性的认识吗?由此看来,有效的德育渗透必须以文为本,找准渗透的切入点,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巧妙链接,把握渗透的契合点
  “链接”作为网络用语,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风行的今天,颇受一线教师的追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当巧妙的链接,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文本与材料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进而找到德育渗透的契合点。科学地把握好这一点,有赖于教师独具慧眼,精心筛选链接的材料,并能从这些材料中准确提炼出德育渗透的因子。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认识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链接”真正发挥出育人的独特功能。
  潘老师的这节课,有几处链接安排得很巧妙。一是在引导学生为林业工人张迎善写颁奖词时,潘老师穿插了网络上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写的一段颁奖词。(屏显)
  誓言无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这段颁奖词紧扣人物身上的闪光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对其精神内涵做了深层次的挖掘,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黄旭华与张迎善,一个是核工业领域的功臣,一个是植树造林的能手,虽然他们所处的岗位不同,但“敬业奉献”却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教者在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段精彩的颁奖词以后,顺势归纳出颁奖词的一般写法,即:高度浓缩人物事迹,提炼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语言要富有文采。接着启发学生通过对张迎善事迹的回忆,尝试着运用同样的方法也来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学生因为有了链接的材料作先导,脑海中对张迎善的事迹又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因而写出来的颁奖词精彩纷呈,现摘录一段呈现出来:
  敬业奉献——植树造林能手张迎善
  你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你拥有一双奇特的大手,短短几年内,你用这双手使河水变清,荒山变绿,你用这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谱写了一曲不畏艰辛、热爱本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之歌。
  由学生当堂完成的这段颁奖词,不仅揭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而且语言生动流畅,让其他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鼓舞,这主要得益于教者巧妙的材料链接和耐心的启发引导。
  二是在学生吃透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并写出了精彩的颁奖词的基础上,教者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敬业”的内涵,请看下列教学设计。
  师:说到“敬业奉献”,我想起了我们初二曾经学过的梁启超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敬业与乐业》,其中有一段文字揭示了“敬业”的内涵。(屏显)
  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生:(齐读)
  师:中华民族素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等优良传统,在这方面,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屏显)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朱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
  生:(齐读)
  师:以上这些至理名言分别揭示了“敬业”的哪些内涵呢?
  生1:要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生2: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生3:要废寝忘食,以苦为乐。
  ……
  上述材料链接及课堂实录告诉我们:学生对文本一旦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突破,课堂的德育渗透也就有了可靠的抓手和坚强的基石,倘能坚持下去,何愁文以载道、立德树人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三、适时拓展,聚集渗透的着力点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育人。只有触及到人的灵魂,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和升华,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旨在借助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拓展迁移,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心灵的蜕变,进而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就一节课而言,教者的拓展不仅要适度,而且要适时;聚焦一点,不及其余;横向勾连,纵向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请看潘老师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师:今天,“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正在华夏大地上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下面就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讲讲我们身边有哪些“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
  生:(交流发言,略)
  师:同学们列举的这些人物,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正所谓“劳动创造了世界”。他们这种敬业奉献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当下的职业是什么呢?
  生:學习。
  师:对,学习!那我们又该如何敬业呢?
  生1:我们要热爱学习,专心学习。
  生2: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怕困难。
  生3:我们要虚心学习,不懂就问。
  ……
  师:等我们学到了真本领以后,将来怎样像张迎善那样为社会作贡献呢?
  生4: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为社会多创造财富。
  生5: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生6: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
  课上到这里,学生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靠船下篙,有感而发,制定措施,畅想未来,从而实现了由心动到行动的质的飞跃。至此,本节课的德育渗透已经顺利完成了各项使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潘老师的这节参评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因势利导,不留痕迹;德育渗透的契合点,链接巧妙,悄无声息;德育渗透的着力点,互动井然,水到渠成。就育人的实际功效而言,这节课已真正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品德教育,不仅是《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和未来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是手段,“传道”才是最终目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语文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时刻牢记育人的职责,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适时、巧妙、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甘于奉献、乐于进取、勇于担当的有用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奉献!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两大内容是阅读与写作。阅读教学中的绝大部分文本都是文学类文本,“文学就是人学”的命题决定了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人”,没有“人”的阅读教学是不合格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表达自我观点,正是从“人”的层面对学生进行的既有写作技巧更有“人”的本质体现的写作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更需形成自己的思想,在思想内涵中强调把学生当作“人”而非简单的知识接收器来对待。另外,语
作为教师的我们总在要求学生课外多阅读,但往往收效甚微。说起来,似乎每个人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除了教师要求学生多阅读外,家长也给孩子买了很多的名著,可现实是孩子不爱看啊。  之前我在班上很随意地了解了下,请看过《海底两万里》的同学举手,班里三分之二的孩子举起了手。这让我心里略感欣慰,因为还没有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学生已走到前面。紧接着就有一次语文测试,里面有一道题,要求写出《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主人公
教育是一门“心”的艺术,教师要想转化孩子。我实施了以下几点真爱的教育:  一、教育从“动心”一刻开始  开学还不到两周,学生对小林的投诉声就不断。“老师,小林没参加值日”“老师,小林乱扔垃圾”“老师,小林用铅笔刀划破了我的书包”……有一次下课后我在办公室准备休息,刚坐下不到一分钟,班长提着一袋垃圾递给我看,撅起的小嘴巴告诉我她有些愤怒,“怎么啦?这垃圾怎么惹你啦?”我低声问道。“小林上课的时候丢在
一、一个奇怪现象的背后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曾经呼吁:“高中同学们,请多多写记叙文,多多写自己吧!”“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毋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写作文最大的追求以及成就感的来源便是取得理想的分数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还要让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进行论述,根据实际英语教学情况,合理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文化魅力,拓宽一线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沉溺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氛围中难以自拔,渐渐弱化了对中国传统
一年一度的百花奖教学竞赛是我们青年教师竞争、学习、成长的舞台。在教学竞赛的过程中,我们探究文本,分析学情,揣摩语言,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课堂实践中学会尊重学生、尊重自主、尊重规律。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执教的两位老师对文本的开掘都从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入手,逐渐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获知文本背后传达的正能量: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投入全新的生活。但
初听到“以读代讲”,我困惑不已,教师可以不用讲,只让学生读,就能成一堂课?在江苏省通州区实验中学听了几节同题异构课之后,我不禁暗笑自己太“迂”,这几节课让我对“以读代讲”有了新的认识。“以读代讲”的提出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设定了新的高度。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以读代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以读促读,书声琅琅  1.以教师的读促学生的读  《义务教育
目前,观察占据着我们教学课时半壁江山的阅读课,教师往往以“粗略的文本信息梳理→详尽的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为主导,学生思维也往往以“理解”“识记”为主,而“分析”“对比”“评判”等高层次思维活动较少。教师的“阅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质疑,宁可相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质疑能力,甚至没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惰性,认为这些问题老师会讲,用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節课是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起始课。本节的内容是继等量关系之后,继续学习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另一关系——不等关系。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不等关系与等量关系一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等关系是建立不等式、掌握不等式性质及解法的基础,也是后续整体构建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关系的基石。因此,本节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教学内容解
[摘 要:美术教育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无疑担负起了更重的使命、无疑凝聚了更多人的期望,因此,强化美术教育、创新美术教育是必然的结果。在实现该目标的道路上,促成设计思维导向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已然是众望所归。基于此,我们就针对设计思维导向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进一步阐述两者融合的办法,希望可以让美术教师、高中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