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贯彻情境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这是当下教学改革的最新指标。本文介绍了三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示范—模仿式、提问—讨论式和指导—自学式。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 有效方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设计创造出新的意境,对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形象的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学生通过意境教学,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深刻理解教材,从而提高理解知识能力。
语文本身就是文与道的结合体。韩愈的“文以载道”既是为人的传统,又是讲授文章的关键。由“传道、授业、解惑”可知语文老师除了讲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什么是“传道”,我认为就是除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教育学生做人,要将这种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课不同其他学科,应用直接的灌输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教师要进行情境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情境教学呢?多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设置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多种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示范—模仿式、提问—讨论式、指导—自学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相互启发,收到良好的效果。
1.示范—模仿式
示范—模仿式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创造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模仿、创造活动,能使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大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认真做好示范,多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学生是教学的“被组织者”,是学习的主体。模仿要有目的,掌握活动的方法,勇于创造和实践。教师示范可以是语言,可以是形体动作,也可以应用图片、图表、影像等。如在讲授《藏羚羊》一课时,应用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用展示实物和观看视频方式了解藏羚羊,学生跃跃欲试。对于教学难点,教师可通过启发,应用所学的知识,超越课本设计多种不同的接纳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创造思维能力。
2.提问—讨论式
提问—讨论式是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情境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要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应用提问技巧,从旁指导,创设情境,延迟评价。学生是讨论的主体,要具备讨论的良好心态及积极参与意识和大胆发表见解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安排讨论-进行讨论-课堂总结”的教学结构授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通过二人一组、四人一组或全班讨论的课堂交流形式,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如教学《最后一课》,首先设计场景。即以普法战争刚结束的第二年在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为题材,提问:“被迫改学德语”,为什么不是“心甘情愿地学”?为什么是“旧识字本”,而不是“新识字本”?为什么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而不是“第一堂法语课”?对于孩子们今后永远也学不到法语形成假想条件,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包括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意境的设计,必须与思维的发散紧密结合。
3.指导—自学式
指导—自学式是对学生自学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模式。知识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获取,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的培养以知识为载体。这一模式正是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避免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注重全过程。模式中的自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指导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辅导的活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他应作全面指导,包括预习指导、学法指导、作业指导和把握度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学会读书,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在指导自学过程中可用启发提问,分阶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继而进入问题的意境。这一模式适应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的教学教材。
通过设计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情境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用心地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的教育教学过程,安排丰富多彩而又恰如其分的教学实践,指导学生主动地创新探索,发挥创造性,才能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能力,和谐发展,成为新型开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月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1(12).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 有效方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设计创造出新的意境,对已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形象的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学生通过意境教学,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深刻理解教材,从而提高理解知识能力。
语文本身就是文与道的结合体。韩愈的“文以载道”既是为人的传统,又是讲授文章的关键。由“传道、授业、解惑”可知语文老师除了讲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什么是“传道”,我认为就是除传授文化知识外,还要教育学生做人,要将这种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课不同其他学科,应用直接的灌输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教师要进行情境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情境教学呢?多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设置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多种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示范—模仿式、提问—讨论式、指导—自学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相互启发,收到良好的效果。
1.示范—模仿式
示范—模仿式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创造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模仿、创造活动,能使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大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认真做好示范,多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学生是教学的“被组织者”,是学习的主体。模仿要有目的,掌握活动的方法,勇于创造和实践。教师示范可以是语言,可以是形体动作,也可以应用图片、图表、影像等。如在讲授《藏羚羊》一课时,应用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用展示实物和观看视频方式了解藏羚羊,学生跃跃欲试。对于教学难点,教师可通过启发,应用所学的知识,超越课本设计多种不同的接纳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创造思维能力。
2.提问—讨论式
提问—讨论式是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情境思维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问题的设计者,要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应用提问技巧,从旁指导,创设情境,延迟评价。学生是讨论的主体,要具备讨论的良好心态及积极参与意识和大胆发表见解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安排讨论-进行讨论-课堂总结”的教学结构授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创造欲望,通过二人一组、四人一组或全班讨论的课堂交流形式,进行讨论,解决问题。如教学《最后一课》,首先设计场景。即以普法战争刚结束的第二年在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为题材,提问:“被迫改学德语”,为什么不是“心甘情愿地学”?为什么是“旧识字本”,而不是“新识字本”?为什么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而不是“第一堂法语课”?对于孩子们今后永远也学不到法语形成假想条件,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包括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意境的设计,必须与思维的发散紧密结合。
3.指导—自学式
指导—自学式是对学生自学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模式。知识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获取,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的培养以知识为载体。这一模式正是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避免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注重全过程。模式中的自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指导是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辅导的活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他应作全面指导,包括预习指导、学法指导、作业指导和把握度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学会读书,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在指导自学过程中可用启发提问,分阶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继而进入问题的意境。这一模式适应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的教学教材。
通过设计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情境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用心地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的教育教学过程,安排丰富多彩而又恰如其分的教学实践,指导学生主动地创新探索,发挥创造性,才能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能力,和谐发展,成为新型开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月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