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层级阅读,培养语文理解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层级阅读活动,有层次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感知整体内容,品味人物形象,赏析语文特点,展开拓展应用的方法能让学生有层级化地展开阅读活动,学生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可以得到很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层级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正确意义的能力,也包括对于作品的赏析和评价,还包括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并加以应用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所以一次性掌握阅读的方法实属不易。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层级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一层层深入的方式由表及里、由词到句、最后到段落,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语言,促使学生提高积累和应用的能力。
  一、初观其貌,梳理思路
  在层级阅读的过程中,笔者首先鼓励学生阅读并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起到初观其貌的阅读效果。学生首先可以阅读一下文章的题目,猜想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然后展开阅读活动,一边揣摩文章的标题,一边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尝试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搞清楚作者的创作思路。这是阅读的第一层级,通过这一层级的阅读能让学生搞清楚文章写了什么,初步了解作者如何展开写作。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第6课《商鞅南门立木》一文时,笔者鼓励学生先围绕文章的题目展开想象,猜想一下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如有学生提出:“这篇文章讲的是商鞅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但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题目中却看不出。”笔者就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疑问展开阅读,尝试探究作品的内容。如有学生在阅读后提出:“商鞅提出谁能将木头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就给对方一定的奖励,这是为了表示出自己的诚信,这样以后推行变法的时候,老百姓就会认可他的做法,相信他能够兑现。”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后,又鼓励学生了解一下文章的结构特点。如有学生提出:“文章首先介绍了一下商鞅这个人物,并指出在当时变法有着很大的困难。此后就叙述了南门立木的故事,并提出他就是靠着这种方法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指导学生初步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尝试说出对文章的大体感知内容,如可以挖掘出串联文章的线索,描述其中的主要内容。又如,可以把握住其中的关键词句,感知作品的大致结构,这样就能为下一部分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细悟其神,品味形象
  层级阅读的第二步就是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人物形象,对文章进行立体化感悟。笔者鼓励学生先阅读文章的情节,思考在特定的情节发展中,是否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否能让人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就能细细品味作品深意,对于作者如何创作人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5课《女娲造人》讲述了一个远古的神话故事,文章中虽然没有详细地描写女娲的外貌,但是如果学生能细细品味的话,还是能发现女娲的形象特点。笔者鼓励学生阅读一下文章中展现女娲在池塘边照影子的段落,说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能否从中感受到女娲的形象。如有学生提出:“这段描写展现出女娲的孤独,同时也表现出女娲的内心变化。当她看到只有水中的影子和自己一模一样,但是人间却没有其他的生物和自己一样,便感到十分孤单,同时又灵机一动,想到了可以制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此外,笔者又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其他描写女娲造人行为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悟。如有学生找到“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提出其中的“顺手”一词用得十分巧妙,说明女娲并非有意为之,对于造人还在探索,所以是“顺手”。
  不少叙事性作品都有精彩的人物形象,而阅读此类文章要尝试进入到文章相关的语境中。笔者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尝试设身处地展开遐想,这种入情入境的体验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创造性地呈现出文章中的形象。通过这种方法阅读文章能让学生由表及里,进入到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的思想和情怀。
  三、研读其法,赏析语言
  在了解了作品的人物形象后,还可以让学生将阅读重点逐步过渡到作品赏析方面,可以尝试根据作品的形式进行理解和审美。笔者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表达方式,揣摩作品如何遣词造句。学生可以找出作品中具有陌生化特点的词句,然后分析作者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词语,作者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意图。这样的分析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品表情达意方面的独到之处,进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阅读的品位。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26课《将相和》一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很好地展现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笔者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尝试找出文章中的语言进行个性化分析,说说作品如何展现人物形象,如何写出自己的特点。学生首先提出:“文章中有不少人物的语言,这些语言看似寻常,但是作者十分注重用词,写出了人物的特点。”笔者鼓励学生找出具有这些特点的词句。如有学生提出:“在蔺相如告诉秦王和氏璧已经回到了赵国时,显得十分果断,体现出其勇敢的一面。但是文章中又特别用了‘您’,表现出蔺相如有礼有节,在果断的同时也很注重礼貌。”此外,还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一些看似寻常的词句展开分析,如:“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这里的“只好”表现出无可奈何,说明赵王也不看好蔺相如,这样就更好地反衬出下文的蔺相如形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赏析作品的语言,并让学生尝试总结作者的寫作风格,笔者首先鼓励学生尝试挖掘作品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然后可以感悟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对于烘托人物形象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抓住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展开详细的探究活动。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作品的语言,提高赏析能力。
  四、拓展其能,习得应用
  在层级阅读中,还要鼓励学生展开延展性阅读,并从中习得各种写作的方法。首先鼓励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可以上网寻找相同主题的作品,也可以阅读一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总结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思考自己在创作中要如何合理运用。学生可以按照难度不同向后展开仿写句子、仿写体式、仿写内容等活动,进行拓展运用。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第28课《赤壁之战》的时候,笔者提出建议,让学生揣摩一下文章中各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尝试用文字将其内心的变化表现出来。例如,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曹操为何要让人用铁索将船连起来,在其作出这样的抉择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又如,可以让学生写一下,当曹操接到黄盖的信后,内心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曹操如此相信黄盖?还可以让学生想一下当曹操发现自己彻底失败的时候,内心的想法又是什么?能否在作品中揣摩曹操当时的内心想法,写出其情感的变化。这样就能起到拓展应用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拓展运用,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尝试展开扩写、补写和续写等形式的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文学评论类的文章。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拓展其能,更好地展开应用学习。
  在层级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符合小学生阅读理解认知规律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能从浅层阅读逐步过渡到深层阅读,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不同的层级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彼此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又促使学生的阅读具有整体性,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江长冰,刘惠敏.三位一体,把握语文言语表达形式层级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5):56-57.
  [2]刘红英.“相似模块”支撑下的阅读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11):31-3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在家校合作大前提下,小学家长委员会成立的必要性,分析家委会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以及对加强家委会规范化建设、发挥小学家委会有效性进行研究,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家委会;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的“口头禅”,更是我校研究的一大方向。而家委会,就是我校进行家校合作的切入口。在2001年,上江小学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十八届了。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我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总结了从激发好奇心,巧设问题,引导探索等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堂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些观点和要求说明,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哪些有效途径来培
【摘要】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对于学生掌握技能的技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有着极深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只是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法;途径;学习效率  在进行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只是要思考怎样教导学生,还要令学生知道怎么学。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是进
【摘要】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是“源”,学习古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古人身上,我们会懂得思考自己的言行,明白尊师才能更好地学习,学会如何拒绝外界的不良诱惑,以一颗宁静的心,凭着奋发向上的冲劲,畅游于知识的海洋、翱翔于智慧的蓝天。  【关键词】古文;自省;修心;尊师;干劲  当外国留学生正沉醉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当专家学者正在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承
【摘要】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是儿童表达儿童世界的一个窗口,它创作的内容表达了儿童对世界的感受和创造的能力,儿童感受世界是基于兴趣点的反应,也在表达过程中展示了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美学意识方面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并且最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培育他们的基础判断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从而达到由始到终的创作提升。本文
【摘要】如今是信息社会,对现代公民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阅读能力从小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将面临很多考验。群文阅读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阅读拥有批判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近年来,高考对阅读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即:得阅读者得语文。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并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丰厚学
所谓习惯,是由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也是一種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们班主任要抓住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促使学生良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情景的一种预设布置以增强学生的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英语语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设计游戏、借助媒体、自制教具、创设语境等方面提出了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教学;应用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用情景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其
【摘要】课前三分钟在语文实效课堂上只要利用好了,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是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学手段。巧用有效的“课前三分钟”,一定会发挥神奇的魔力,成为语文实效课堂的美妙序曲,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表达,乐于交流,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 激发兴趣;实效课堂  课前三分钟在语文实效课
进行阅读的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老师可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这是所有成功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如果经过教师的培养,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拥有了阅读的兴趣,尤其是读了很多经典之后,他就能从这些作品中摄取到自己所需的语文知识,进而喜欢上语文学习。  现在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良莠不齐,面对琳琅满目的课外书,小学生应接不暇,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