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育国际化接轨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悬念情境,提供创新机会;引导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思维;体验成功快乐,激发创新欲望;利用科学家事例,提高创新意识,可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与国际化教育接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成功快乐;科学家事例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产生打破陈规的想法,萌发创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在知识与学生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儿童一旦失去兴趣,教学就会发出红色信号,要提高学习的兴趣,重视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实质也是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起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艺术是多方面的,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创设悬念情境,提供创新机会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此时,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学生不同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胜利,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如教学能被2、5和3整除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教师就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谜游戏。”同学们听了很高兴,“不论同学们说的是几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能否被2、5或3整除。不信?试试看!”验证老师回答的结果后,大家惊奇了,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解开这个谜。”一段巧妙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动机的内驱力使学生以高度的积极性,急于探索知识的心情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引起悬念,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不能为学生的兴趣而兴趣,使学生兴趣的尾巴停留在感情愉悦上,而应该像赫尔巴特指出的那样,把学生的思想和努力引向正确的方向,使他们准确地掌握概念、规律、公式、事物的结构、关系,以及思维方式产生高层次的理智兴趣,以形成对数学学科学习的情感和爱好。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组织学生在算、折、拼的操作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这一规律之后,又把他们引进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情境,让学生继续在内角和这一规律上探索、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等于90°,笔者再问:“钝角三角形中锐角和的情况呢?”学生稍加思索,又发现“钝角三角形锐角和一定小于90°”,有的学生还能进一步推理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锐角和一定大于90°。经常组织判断、推理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会感到数学思维的逻辑力量,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组织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学习活动,更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将一块面积为40平方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形,并配上一个底半径为3分米的圆底。做成这个圆柱形水桶的容量是多少升?
  思路一:先求水桶的底面积和底面周长,再求水桶高,最后求水桶的容积。
  3.14×3×[40÷(3.14×3×2)]立方米
  思路二:先回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联系本题可知:长方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侧面积的一半,长方形的高度等于圆柱体的底半径。
  让学生发散思维,转化思路,真切地体察到解决数学问题是那么巧妙有趣,从而被数学的潜在力量感染和吸引,内心逐渐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从而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三、体验成功快乐,激发创新欲望
  对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示强烈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责任就在于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问、好动、好学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引发成功意识,让学生把发表见解看作是学习的成就,把解决矛盾、探索知识视为科学尝试,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和思维的最佳状态中。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在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提供“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转化工具的学习目标后,再出示这样一个具体的尝试题:
  原题: (1)4.5÷1.5
  转化为 =
  原题: (2)45÷1.5
  转化为 =
  原题: (3)0.45÷1.5
  转化为 =
  同时告诉学生:“只要我们认真看书、思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学会的。”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老师的亲切鼓励下,能从教师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并必然潜心投入其中。期间,教师再有目的地对部分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尽力使所有的学生都尝试成功,努力消除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投入”,同时促其成功,并从中获得自我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进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愿望,以此形成情感——行为——意志的良性循环,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当学生想独立地去探索某个问题时,笔者十分注意情绪鼓励:“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仔细观察,其中的规律一定能发现!”“回答得真有水平!”“我非常赞赏!”“回答得太好了,真聪明!”他们就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就会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之中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四、利用科学家事例,提高创新意识
  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社会意义,常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用古今历史上数学家的成就去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建设祖国而勤奋学习。如介绍祖冲之,早在1400年前算出圆周率;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上获得巨大进步等等。对于其中的有趣题,则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数学兴趣小组提供趣味题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一下我国悠久的数学史,从而受鼓舞,对数学形成稳定深刻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把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提升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应以研究生教育文化为重要基础,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和教育人。当前,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较好,但也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教育文化在文化理念、文化主体、文化环境等六个方面也呈现出突出矛盾。为此,要从加强研究生教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强化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导师指导
摘 要:针对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双特色”及其发生机理。“双特色”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夯实实践基础、明确方向性、赋以创新性,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关键词:双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发生机理;改革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3.013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发布信息的主渠道。微博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价值观教育功能、“深度辅导”功能和危机预警功能。高校要重视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利用微博开展工作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
【摘 要】以《鲸》为教学案例,从内容分析、原理阐述、创新程度、研学目标、研学路线图以及案例研究价值这六方面进行探究,以摸索出一般课堂的教学规律,建立起合适的课堂模式。  【关键词】《鲸》;“研学后教”  在“研学后教”课题的背景下,本人选择了《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目的是想摸索出一般课堂的教学规律,建立合适的课堂模式。  一、内容分析  从小学阶段来说,说明文的体例少,学生学习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
【摘要】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灵活多样,因而证明不等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数学探究能力.这篇文章首先探讨了一类条件可化为“∏x=1”的不等式研究的概况,其后给出了研究的主要结论,最后文末提出了三个猜想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不等式;∏x=1;述评  1引言  2003年安振平[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解答1435):设a,b>0,求证:  aa 3b b3a b≥1.(1)  这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相应地发生转变,而教学行为转变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角色。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行为改变;开展校本研究,科研引领行为改变;提高教学艺术,专业成长带动转变”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行为;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相应地发生转变,对教师的教
【摘 要】“研学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以教学目标、学生实情、文章特点、生成问题为基点,可设计有效的“研学问题”。  【关键词】“研学问题”;设计  “学”为出发点,“研”上着力,“教”有突破,“研”和“教”有机结合,研学促教,这正是践行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我区开展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相关现场会中,很多“研学问题”没有紧扣教学目标、语言训练或学情,
摘 要:中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研究,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支撑。《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专著的研究成果既丰富了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内容,也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历史基础,还为提高中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历史启迪。  关键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 中国共产党  DOI: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数学课堂生成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数学知识生成的形式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呆板的“讲授”与“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那么什么是生成呢?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 这一概念与“
【摘 要】“写常法”是实现“以写促学”的手段之一。明晰外语写常法的理念及理论依据,以常写为突破口,用“写”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与总体外语水平的提高,并推动学生普通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及品德情操的培养,从而将“以写促学”的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外语写常法;以写促学;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国外掀起了“以写促学”(write?鄄to?鄄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