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喻,即启发诱导也。教学中以启发诱导为主的方法,在古代就被提出并运用了。
孔子是践行这一引导法的先驱。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是《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诱导弟子们各言其志的话。这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却使整个教育谈心取得成功。因为这话中既有淳淳善诱的启发,又营造了无拘无束的、使学生可以各言其志的情景氛围,可谓恰到好处。弟子们受到充分的调动和鼓励,纷纷阐述了自己的志向。再加上孔子含蓄恰当的点评引领,弟子们是在轻松无拘束的氛围中获得教益的。“如沐春风”,写的正是这么一回事。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有很多方法,可以因时而导、因事而导、因课而导,还可以因利而导。灵活巧妙地用好诱导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提升学生说的能力,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活跃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得学生不再厌烦、害怕上语文课了,不再觉得语文课及教师面目可憎了,兴趣也有了。
1.因时而导
根据时令时节可能出现的任何时机来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可以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一些外国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讲团结重亲情等的思想教育。还可以结抒发爱国爱家情怀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母亲》、余光中的《乡愁》、王鼎钧的《脚印》等进行教育。
2.因事而导
根据授课前所发生的时事、名人故事、学生身边事来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讲授《当说必说》时,为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发言,笔者就在标题文字表面意思和文章中所讲述的道理上下功夫,联系学生身边事,极力激发他们主动发言,不怕错、不害羞。终于有很多学生从跃跃欲试、蠢蠢欲动进而到有实际行动,课堂由枯燥的讲理、灌输变成热烈的讨论。有两位学生还联系实际切中时弊作出了有深度的发言。
3.因课而导
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设计恰当的授课形式来诱导学生参与。如教口语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首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了一些有别于我国教学模式的外国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新奇与向往感。引入课文后,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学生置于假设的氛围中扮演课文中的“教授”“台湾人”和“我”,学生们都能积极投入到模拟中,课堂欢快而热烈。本节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活跃课堂气氛,又收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还让学生领悟到在口语交际中聆听的重要性和回答的技巧性。对于采访、应聘、即兴发言等口语课,也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示。这些都较好地实现教学该文的教学要求和目的。
4.因利而导
所谓“利”,就是人的权利、权益,或是人的切身利益。在讲述一些应用文时,就是利用这一“利”来诱导学生的学习的。如讲条据中的借条、领条、留言条,合同的草拟及签订,计划的订立,总结的完成,法律文书的草拟等,都结合学生以后的切身利益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倍加投入。
总之,灵活恰当地引导学生,巧妙地营造氛围,让学生放下包袱踊跃参与、大胆发言,这样定会事半功倍、学有所成。
二
誘导式教学让教师可以摆脱一言堂的困境,好处无疑是很多的。
1.可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在主动的思考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优势,从而与教师的主导性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其实也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的“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的一个方面”。各行各业有所建树的人,都是能进行积极有效思考的人,所以要在课堂上多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培养一些会思考、懂思考的人。
2.可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
那些平时就比较胆小、害羞不敢发言的学生,在有话可说中诱发说的冲动和胆量,从而培养他们“说”的能力和自信力,最终达到提高的目的。
3.可以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通过适时适当的引导激发,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做、有事可思,避免长时间被动的“听”带来的疲劳,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因为要中职学生在40多分钟里都全神贯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很不现实的,只有诱发他们有话可说、有事能思,才能尽可能保持好状态。
4.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动起来,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课堂就会活跃起来,经常有活跃的课堂,学生自然会喜欢,喜欢了,兴趣也就变有变浓了,以后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有提高的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竞争在加剧。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好好把握形势,想尽各种好方法引导好学生,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好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
《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喻,即启发诱导也。教学中以启发诱导为主的方法,在古代就被提出并运用了。
孔子是践行这一引导法的先驱。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是《论语·侍坐章》中孔子诱导弟子们各言其志的话。这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却使整个教育谈心取得成功。因为这话中既有淳淳善诱的启发,又营造了无拘无束的、使学生可以各言其志的情景氛围,可谓恰到好处。弟子们受到充分的调动和鼓励,纷纷阐述了自己的志向。再加上孔子含蓄恰当的点评引领,弟子们是在轻松无拘束的氛围中获得教益的。“如沐春风”,写的正是这么一回事。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有很多方法,可以因时而导、因事而导、因课而导,还可以因利而导。灵活巧妙地用好诱导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提升学生说的能力,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活跃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得学生不再厌烦、害怕上语文课了,不再觉得语文课及教师面目可憎了,兴趣也有了。
1.因时而导
根据时令时节可能出现的任何时机来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可以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以及一些外国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讲团结重亲情等的思想教育。还可以结抒发爱国爱家情怀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母亲》、余光中的《乡愁》、王鼎钧的《脚印》等进行教育。
2.因事而导
根据授课前所发生的时事、名人故事、学生身边事来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讲授《当说必说》时,为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发言,笔者就在标题文字表面意思和文章中所讲述的道理上下功夫,联系学生身边事,极力激发他们主动发言,不怕错、不害羞。终于有很多学生从跃跃欲试、蠢蠢欲动进而到有实际行动,课堂由枯燥的讲理、灌输变成热烈的讨论。有两位学生还联系实际切中时弊作出了有深度的发言。
3.因课而导
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设计恰当的授课形式来诱导学生参与。如教口语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首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了一些有别于我国教学模式的外国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新奇与向往感。引入课文后,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学生置于假设的氛围中扮演课文中的“教授”“台湾人”和“我”,学生们都能积极投入到模拟中,课堂欢快而热烈。本节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活跃课堂气氛,又收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还让学生领悟到在口语交际中聆听的重要性和回答的技巧性。对于采访、应聘、即兴发言等口语课,也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示。这些都较好地实现教学该文的教学要求和目的。
4.因利而导
所谓“利”,就是人的权利、权益,或是人的切身利益。在讲述一些应用文时,就是利用这一“利”来诱导学生的学习的。如讲条据中的借条、领条、留言条,合同的草拟及签订,计划的订立,总结的完成,法律文书的草拟等,都结合学生以后的切身利益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倍加投入。
总之,灵活恰当地引导学生,巧妙地营造氛围,让学生放下包袱踊跃参与、大胆发言,这样定会事半功倍、学有所成。
二
誘导式教学让教师可以摆脱一言堂的困境,好处无疑是很多的。
1.可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在主动的思考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优势,从而与教师的主导性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其实也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的“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的一个方面”。各行各业有所建树的人,都是能进行积极有效思考的人,所以要在课堂上多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培养一些会思考、懂思考的人。
2.可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
那些平时就比较胆小、害羞不敢发言的学生,在有话可说中诱发说的冲动和胆量,从而培养他们“说”的能力和自信力,最终达到提高的目的。
3.可以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通过适时适当的引导激发,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做、有事可思,避免长时间被动的“听”带来的疲劳,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因为要中职学生在40多分钟里都全神贯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很不现实的,只有诱发他们有话可说、有事能思,才能尽可能保持好状态。
4.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动起来,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课堂就会活跃起来,经常有活跃的课堂,学生自然会喜欢,喜欢了,兴趣也就变有变浓了,以后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有提高的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竞争在加剧。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好好把握形势,想尽各种好方法引导好学生,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好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