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鉴赏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A级)、理解(B级)和分析综合(C级)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属于D级。在文言文板块中,高考定位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评价”的考查涉及以下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者着眼点迥异,前者主要涉及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后者主要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所描绘的人物、景物;了解形象的典型性和独异性。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语言所传达的情感;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格以及作用、效果;分析语言的风格与艺术魅力。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构思谋篇、材料选择、人物刻画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效果;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主要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有怎样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价值判断是什么等。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鉴赏评价”这个考点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真正在高考试卷中亮相的频率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这个考点是对“古代诗文阅读”而设,更多地落实在“诗”的考查上(本文只谈“文”不论“诗”);也因为其难度不低,所以古代诗歌的鉴赏题是学生心头的痛,得分率一直不高。二是文言文的阅读选段虽然立足于“浅易”,但是因为缺少鲜活的语言环境,没有实际的语用实践,学生读着“浅易”的选段时好像并不感到其“浅”、“易”;因此,命题者也不愿意为难考生,而是避难就易。
仅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而论,似乎也只有2003年的全国卷,2005年的上海卷、浙江卷,2006年的浙江卷、上海卷有限的几套试卷考到了“鉴赏评价”。
如2005年浙江卷第14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这就是对“鉴赏评价”的考查。A之“借他人之口”、“含蓄地表达”,B之“承上启下”,C之“借题发挥”、“寓议于叙”、“小中见大”等说法比较集中地指向了表达技巧;A之“揭示出”、“表达了”,B之“表明”,D之“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等文字比较明确地指向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它的理解停留在浅表层面。
又如2003年全国卷第15题: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考题语料由《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两段组成,题目要求联系文章所述及的裴矩的行迹来正确认识司马光的议论:“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这是“评价”层面的考查,涉及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综合考察原文后,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应该选出来的是B项,因为它误读了原文。司马光说得很明确,是“君明臣直”、“非其(裴矩)性之有变也”。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即使是较高层次的“鉴赏评价”的考查,也常常是在Ⅰ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结构独特的上海卷姑且置之不论),而且常常是要求考生“选误”。
概而言之,无论题目怎样命制,只要它属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范畴,就必须认真阅读你所面对的那篇“古代诗文”,真正把它读懂,这是解题的基础。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为是选择题,只要仔细地审读命题者所提供的备选的说法,同时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是否言之有据,即所说内容在选段内是不是有过硬的依据。旁逸斜出的无中生有,生拉硬扯的强作因果,纠缠不清的张冠李戴等是题目设置时常见的干扰手段,解题者胸中一定要有这些知识储备;是否言之有度,即要说在恰当的分寸上,实事求是。既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恣意贬损。
如果说鉴赏评价考点是条“苍龙”的话,上面所论的命题常规和解题指要就是我们的“擒龙术”。掌握了这“擒龙术”,我们就一定能够缚得“苍龙”回。
(责编 雷 艳)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包括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所描绘的人物、景物;了解形象的典型性和独异性。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语言所传达的情感;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格以及作用、效果;分析语言的风格与艺术魅力。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作品在构思谋篇、材料选择、人物刻画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及其表达效果;鉴赏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主要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什么,有怎样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价值判断是什么等。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鉴赏评价”这个考点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真正在高考试卷中亮相的频率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这个考点是对“古代诗文阅读”而设,更多地落实在“诗”的考查上(本文只谈“文”不论“诗”);也因为其难度不低,所以古代诗歌的鉴赏题是学生心头的痛,得分率一直不高。二是文言文的阅读选段虽然立足于“浅易”,但是因为缺少鲜活的语言环境,没有实际的语用实践,学生读着“浅易”的选段时好像并不感到其“浅”、“易”;因此,命题者也不愿意为难考生,而是避难就易。
仅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而论,似乎也只有2003年的全国卷,2005年的上海卷、浙江卷,2006年的浙江卷、上海卷有限的几套试卷考到了“鉴赏评价”。
如2005年浙江卷第14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这就是对“鉴赏评价”的考查。A之“借他人之口”、“含蓄地表达”,B之“承上启下”,C之“借题发挥”、“寓议于叙”、“小中见大”等说法比较集中地指向了表达技巧;A之“揭示出”、“表达了”,B之“表明”,D之“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等文字比较明确地指向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它的理解停留在浅表层面。
又如2003年全国卷第15题: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考题语料由《旧唐书·裴矩传》和《资治通鉴·唐纪八》两段组成,题目要求联系文章所述及的裴矩的行迹来正确认识司马光的议论:“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这是“评价”层面的考查,涉及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综合考察原文后,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应该选出来的是B项,因为它误读了原文。司马光说得很明确,是“君明臣直”、“非其(裴矩)性之有变也”。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即使是较高层次的“鉴赏评价”的考查,也常常是在Ⅰ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结构独特的上海卷姑且置之不论),而且常常是要求考生“选误”。
概而言之,无论题目怎样命制,只要它属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范畴,就必须认真阅读你所面对的那篇“古代诗文”,真正把它读懂,这是解题的基础。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为是选择题,只要仔细地审读命题者所提供的备选的说法,同时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是否言之有据,即所说内容在选段内是不是有过硬的依据。旁逸斜出的无中生有,生拉硬扯的强作因果,纠缠不清的张冠李戴等是题目设置时常见的干扰手段,解题者胸中一定要有这些知识储备;是否言之有度,即要说在恰当的分寸上,实事求是。既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恣意贬损。
如果说鉴赏评价考点是条“苍龙”的话,上面所论的命题常规和解题指要就是我们的“擒龙术”。掌握了这“擒龙术”,我们就一定能够缚得“苍龙”回。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