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也要得“言”,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言语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也要关注言语形式——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意”是手段、是途径,“言”是主体,是根本。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说,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目标追求。因此,语文课文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的体会是:
一、重视词语理解与运用
字词教学,一般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先指导学生认读几遍,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接下来就进入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环节。他们认为,在词语上花时着力、展开教学,会给人一种咬文嚼字、繁琐分析、凸现工具性之嫌,因此尽量淡化。如此,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和运用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与落实,尔后进行的阅读理解环节,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亦会受其影响。其实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阅读教学中,我们用整合的意识,设计词语教学,也能演绎“言意合一”的精彩。
二、重视词语品析与欣赏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想象作者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教师具有张力的问题引导下,围绕文本作者之思之情之感进行思考、品味、争论,领悟作者的写法。如笔者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让学生于品词与析句中,理解了内容领悟了写法,在“意”“言”转换中实现了二性的自然融合。
我问学生:“在作者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怎样把园子里‘生机勃勃’写出来的?‘无拘无束’又是怎么表现的?‘温馨’、‘丰富多彩’从哪些词语流露出来?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我们来做个练习。” 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验,后“四问一练”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式与言语形式的学习、欣赏与模仿。在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后,即带领学生回望文本的艺术表达,在触摸语言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发现形式秘密。文本语言正是在师生的“回望”中,在这种“言意”的转换中沉淀、加温。开始初读课文后学生也许只是朦胧地感受到这个园子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但当又一次走进文本,切己体审察时,他会感慨作者的语言表达是如此美妙奇幻:“花儿睡醒”、“虫子说话”,整齐的排比句式,让“一切都是活的”充分表达;给“丰富多彩”的园子涂抹上最美麗的色彩。从而引出“借物抒情”写法。随着 “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的巧妙一问,园子和我童年的生活两部分勾连一体,那就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写园子的语言去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生活。这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这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
三、重视词语模仿与借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在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时,应努力营造一种调动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言语能力的大环境,并提供一定的言语形式,让学生有依可遁,有例可鉴,从而不断丰富、扩展、积累语言,达到熟练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在教学沙白《秋》的小诗中,笔者让学生自读这首小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勾出你喜欢的词,想一想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交流中生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活泼。)你认为哪一句最传神?说说你的体会。(“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春天。”抓住了秋天特有的红叶,写出了秋天的活泼可爱。)你能抓住季节特点仿照这首诗的格式去写其他季节吗?一语刚出,学生就兴致勃勃,自由创作。有的写春天鲜花:马路边,开着野花一朵,如一只摇篮,上面躺着春天。有的写夏天的莲叶:湖波上,荡着荷叶一片,如一大玉盘,上面坐着夏天。有的写冬天的雪花:天空中,飘着雪花一片,如一柄羽毛,上面坐着冬天。还有的写:大树下,飘着红叶一片,如一只蝴蝶,上面载着秋天等。
随着教学的进程,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走进大自然,主动地、快乐地表达,用心灵与景物交流,将自我融入自然,于是,课堂流淌着和谐高洁的人文情怀。于此同时,老师让学生内化和运用文本的言语形式,把丰富的想象借助文本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学生“用笔思维”,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借鉴,表达中又一次感受着拥抱自然的美妙,从而达到了“言意兼得”和谐境界。
【作者单位: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江苏】
一、重视词语理解与运用
字词教学,一般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先指导学生认读几遍,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接下来就进入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环节。他们认为,在词语上花时着力、展开教学,会给人一种咬文嚼字、繁琐分析、凸现工具性之嫌,因此尽量淡化。如此,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和运用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与落实,尔后进行的阅读理解环节,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亦会受其影响。其实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阅读教学中,我们用整合的意识,设计词语教学,也能演绎“言意合一”的精彩。
二、重视词语品析与欣赏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想象作者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教师具有张力的问题引导下,围绕文本作者之思之情之感进行思考、品味、争论,领悟作者的写法。如笔者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让学生于品词与析句中,理解了内容领悟了写法,在“意”“言”转换中实现了二性的自然融合。
我问学生:“在作者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怎样把园子里‘生机勃勃’写出来的?‘无拘无束’又是怎么表现的?‘温馨’、‘丰富多彩’从哪些词语流露出来?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我们来做个练习。” 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验,后“四问一练”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式与言语形式的学习、欣赏与模仿。在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后,即带领学生回望文本的艺术表达,在触摸语言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发现形式秘密。文本语言正是在师生的“回望”中,在这种“言意”的转换中沉淀、加温。开始初读课文后学生也许只是朦胧地感受到这个园子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丰富多彩,但当又一次走进文本,切己体审察时,他会感慨作者的语言表达是如此美妙奇幻:“花儿睡醒”、“虫子说话”,整齐的排比句式,让“一切都是活的”充分表达;给“丰富多彩”的园子涂抹上最美麗的色彩。从而引出“借物抒情”写法。随着 “既然是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那又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这个园子呢?”的巧妙一问,园子和我童年的生活两部分勾连一体,那就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写园子的语言去写一写自己的童年生活。这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这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
三、重视词语模仿与借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在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时,应努力营造一种调动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言语能力的大环境,并提供一定的言语形式,让学生有依可遁,有例可鉴,从而不断丰富、扩展、积累语言,达到熟练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在教学沙白《秋》的小诗中,笔者让学生自读这首小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勾出你喜欢的词,想一想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交流中生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活泼。)你认为哪一句最传神?说说你的体会。(“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春天。”抓住了秋天特有的红叶,写出了秋天的活泼可爱。)你能抓住季节特点仿照这首诗的格式去写其他季节吗?一语刚出,学生就兴致勃勃,自由创作。有的写春天鲜花:马路边,开着野花一朵,如一只摇篮,上面躺着春天。有的写夏天的莲叶:湖波上,荡着荷叶一片,如一大玉盘,上面坐着夏天。有的写冬天的雪花:天空中,飘着雪花一片,如一柄羽毛,上面坐着冬天。还有的写:大树下,飘着红叶一片,如一只蝴蝶,上面载着秋天等。
随着教学的进程,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走进大自然,主动地、快乐地表达,用心灵与景物交流,将自我融入自然,于是,课堂流淌着和谐高洁的人文情怀。于此同时,老师让学生内化和运用文本的言语形式,把丰富的想象借助文本的言语形式表达出来。学生“用笔思维”,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借鉴,表达中又一次感受着拥抱自然的美妙,从而达到了“言意兼得”和谐境界。
【作者单位: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