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展“生活画面” 激扬“数学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录】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笔者参与了中央教科所华国栋研究员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差异教学策略研究》中的《学科课程中的差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定的课题是“照顾差异的习题重组策略”,初步形成了一些教学策略,如:设计针对习题,让目标明确化;设计对比习题,让知识系统化;设计分层习题,让技能多样化;设计开放习题,让思维多元化等。然而,这些策略的采用是否使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课堂互动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是数学课堂上好的互动?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应当真正促进思维(包括方法)的优化。”这说明好的互动能优化思维,使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得到发展,同时包括对每种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数、形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图形对抽象数学内容的支撑作用,引导学生借助形的直观来理解数的抽象,利用数的抽象来提升形的内在逻辑,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迪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片断一:  在学习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的例1后,我安排了课本练习十六的第1题作为针对性练习。题目如下:冬冬和芳芳原来共有60张画片,冬冬给了芳芳5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屏幕出示题目后,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尝试解决,有人竟直接说出了结果)  师:确信自己有把握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请举手。谁来试一下?(学生们把小手举得老高,争着要回答,而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在马鞍山市举办的安徽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有幸领略了各地区教学精英们的教学风采,其中对来自芜湖市的李老师上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课情有独钟。  课前交流:  1.先在大屏幕上播放芜湖地区的风景图,教师边展示图片边介绍,并邀请学生到芜湖作客,然后再请学生介绍马鞍山的风景名胜。  2.相互介绍(对口令)。  师:我是老师。   生:我们是学生。  师:我是芜湖市的老师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面对学生的错题,往往无视其中的合理成分,或简单地予以否定,或缺乏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进行教学的策略,最终使错题作用得不到发挥。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师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应将学生的错题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加以利用,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使错题真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质疑辨析等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儿童对所学内容有内在的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 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注:“本文中所涉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广大教师的教材观已发生了转变,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进而创造性地用活教材。可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活教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实践着,特别是对一些枯燥无味或可深度挖掘的教材内容,总是多方设法进行重组,即重组教材的例题、习题或图例,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鲜活有趣,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一、重组例题,让教学风景这边独好    数学,教师最怕教的、学生最
最近,在“一课两上”的教研活动中,听取了两节“分数的意义”教学。由于执教老师采用集体备课,两节课都预设了“从12个圆中创造出分数”的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执教者的教学处理不同,教学效果也迥异。分析和揣摩这两则教学案例,可以让我们对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案例A: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2个圆)  师:请大家看黑板上的圆,试着分一分,你能创造出分数吗?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