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活动是借助于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之一。作为幼儿音乐活动的启蒙者,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创编动作以及欣赏音乐等方式,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音乐活动; 幼儿;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86-001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可见,《指南》十分强调通过艺术领域的学习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音乐活动正是借助于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之一。那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实践做法。
一、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纯的跟唱形式会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更有一些“历史悠久”或“脱离生活”的歌唱让孩子“心不在焉”;而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编的童谣式歌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却重新赋予了歌唱活动以新的生命力。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启发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创编歌曲中关于描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部分。此举立即打开了孩子的思维:“自己来洗碗”、“自己上幼儿园”等等。原来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早已超出了歌曲的原意。孩子们唱着带有自己真实生活的歌曲,特别自豪,成就感油然而生。另外,我们在学习一些季节性的歌曲中,如《春天》《春天多么美》等,都可以启发孩子根据季节的特点和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歌曲歌词的创编。
二、通过动作造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边唱边跳是幼儿的特点。据此,《指南》提出“幼儿能用律动或者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幼儿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最初,我们把一味的模仿做各种舞蹈动作堪称为“律动教学”。其结果是,幼儿虽掌握了某个动作造型,而单一的模仿却大大的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渐渐地我们发现,在律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自由的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或提供主题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造,提倡幼儿同伴间的合作。音乐活动的律动其实可以为孩子发挥创造力培养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机会。例如同样的走,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可以蹲着、踮着、像棉花似的飘着、像机器人般颠着等等。教师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些特定的情景和角色,如“秋风中的小树叶”、“暴风雨中的树苗”、“水族馆里的鱼”、“微波炉里的爆米花”、“沸水里的面条”等等,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的去联想,尽情的去表现和发挥。实践证明,幼儿能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三、通过创编节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以往的节奏活动,只要求幼儿掌握最基本的节奏音型,认识和掌握最基本的几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如今我们发现,在节奏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感知不同音色;让幼儿学习各种乐器的敲击方法,并尝试制定配器方法,创造性的选择乐器;引导幼儿发现和探索身体上的乐器、天然的乐器和自制的乐器;鼓励幼儿进行即兴创造伴奏,积累幼儿演奏的经验,大胆合理的进行创作。如在节奏性活动《敲小鼓》中,孩子们首先在身体上找“小鼓”,原来小鼻子,小脚和小屁股都可以做小鼓;接着在生活中找“小鼓”,原来桌子,地板,水杯,饭锅,鱼缸,铁盒等也都可以做小鼓;最后我们自己做“小鼓”,把废旧的小水桶翻个个儿就是小鼓,把纸板盒糊一糊就是小鼓……活动中,孩子充分的了解了乐器的特性,挖掘了孩子的创造力,全面的发挥让我们的孩子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无限乐趣,并找到了属于他们的音乐。可见,引导幼儿创编节奏有利于实现《指南》所倡导的“能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的节奏”的目标。
四、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学会倾听和欣赏音乐,是音乐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和表达美的综合体。在欣赏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声音以后让幼儿用身体、日常用具去表现周围环境的声音,根据声音的变化想象和讲述声音所表达的有趣情景。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分辨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引导幼儿用语言、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并通过扮演一些动物,模拟一些现象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的联想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可见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努力实现《指南》所倡导的“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目标。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在“乐”教“乐”学的境界中激发孩子创新的潜能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情感共鸣、心灵触动的真实感受中,发展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版,艺术领域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旅游教育出版社
[3]《幼儿音乐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琼仙.《音乐活动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早期教育》增刊,江苏教育报刊社
[5]王齐放.《音乐教育活动中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早期教育》增刊,江苏教育报刊社
关键词:音乐活动; 幼儿;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86-001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可见,《指南》十分强调通过艺术领域的学习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音乐活动正是借助于想象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载体之一。那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实践做法。
一、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实践中我们发现,单纯的跟唱形式会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更有一些“历史悠久”或“脱离生活”的歌唱让孩子“心不在焉”;而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编的童谣式歌词,配以优美的旋律,却重新赋予了歌唱活动以新的生命力。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启发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创编歌曲中关于描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部分。此举立即打开了孩子的思维:“自己来洗碗”、“自己上幼儿园”等等。原来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早已超出了歌曲的原意。孩子们唱着带有自己真实生活的歌曲,特别自豪,成就感油然而生。另外,我们在学习一些季节性的歌曲中,如《春天》《春天多么美》等,都可以启发孩子根据季节的特点和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歌曲歌词的创编。
二、通过动作造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边唱边跳是幼儿的特点。据此,《指南》提出“幼儿能用律动或者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幼儿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最初,我们把一味的模仿做各种舞蹈动作堪称为“律动教学”。其结果是,幼儿虽掌握了某个动作造型,而单一的模仿却大大的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渐渐地我们发现,在律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尊重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让幼儿自由的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或提供主题音乐鼓励幼儿进行动作创造,提倡幼儿同伴间的合作。音乐活动的律动其实可以为孩子发挥创造力培养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机会。例如同样的走,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可以蹲着、踮着、像棉花似的飘着、像机器人般颠着等等。教师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些特定的情景和角色,如“秋风中的小树叶”、“暴风雨中的树苗”、“水族馆里的鱼”、“微波炉里的爆米花”、“沸水里的面条”等等,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的去联想,尽情的去表现和发挥。实践证明,幼儿能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三、通过创编节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以往的节奏活动,只要求幼儿掌握最基本的节奏音型,认识和掌握最基本的几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如今我们发现,在节奏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感知不同音色;让幼儿学习各种乐器的敲击方法,并尝试制定配器方法,创造性的选择乐器;引导幼儿发现和探索身体上的乐器、天然的乐器和自制的乐器;鼓励幼儿进行即兴创造伴奏,积累幼儿演奏的经验,大胆合理的进行创作。如在节奏性活动《敲小鼓》中,孩子们首先在身体上找“小鼓”,原来小鼻子,小脚和小屁股都可以做小鼓;接着在生活中找“小鼓”,原来桌子,地板,水杯,饭锅,鱼缸,铁盒等也都可以做小鼓;最后我们自己做“小鼓”,把废旧的小水桶翻个个儿就是小鼓,把纸板盒糊一糊就是小鼓……活动中,孩子充分的了解了乐器的特性,挖掘了孩子的创造力,全面的发挥让我们的孩子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无限乐趣,并找到了属于他们的音乐。可见,引导幼儿创编节奏有利于实现《指南》所倡导的“能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的节奏”的目标。
四、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学会倾听和欣赏音乐,是音乐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和表达美的综合体。在欣赏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声音以后让幼儿用身体、日常用具去表现周围环境的声音,根据声音的变化想象和讲述声音所表达的有趣情景。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分辨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引导幼儿用语言、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并通过扮演一些动物,模拟一些现象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的联想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可见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努力实现《指南》所倡导的“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目标。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性因素。在“乐”教“乐”学的境界中激发孩子创新的潜能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情感共鸣、心灵触动的真实感受中,发展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真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版,艺术领域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旅游教育出版社
[3]《幼儿音乐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琼仙.《音乐活动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早期教育》增刊,江苏教育报刊社
[5]王齐放.《音乐教育活动中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早期教育》增刊,江苏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