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本中的智慧表达点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xf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之所以语文味不浓,失落了语文本体,其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学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文本学习成了一种浅阅读、快餐式阅读,无法深入文本体会意蕴,感受语言的魅力,也就没有了语文味。薛老师的教学就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透过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实现由意到象的自主建构,让我们分享到了他智慧的教学艺术。
  【片段一】比较阅读”,获得“点面结合”的写作智慧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能读懂。而课文是怎么写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同样是写保大堤,二、四两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自然段是总的介绍一大群人民子弟兵在奋不顾身地保大堤,第四自然段是具体写黄晓文一个人在奋不顾身地保大堤。这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的。
  师:第二自然段写一大群人保大堤,作者是怎么写的?重点抓住了什么写?第四自然段写一个人保大堤,作者又是抓住什么来写的?哪些词、哪些句能体现子弟兵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同学们静静地默读二、四两个自然段,拿出笔,画出最让你心动的词句,可将两段内容进行比较,体会一下是怎么写的。
  (生默读,圈画)
  生:“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又爬上了大堤”中的“捆”字让我感动。一般人受伤、流血会用“包扎”,而这里用“捆”字,说明当时的情况紧急,没时间慢慢地包扎。
  师:是啊,这句话有点特别,作者为什么要用“捆”呢?
  生:我从“捆”字还体会到了黄晓文对保卫大堤的渴望。
  生:渴望不仅表现在“捆”上,也表现在“猛地把铁钉一拔”上。我从中感受到了黄晓文为了保住大堤的奋不顾身。
  师:这种精神是通过什么写出的?
  生(异口同声):动作。
  师:你来读读这一连串的动作。(生读)
  师:具体描写一个人时,多干净利落的动作啊!前面写一大群人又是怎么写的?
  生:场面描写,不光写出了人多,还写出了这一大群人奋不顾身的精神。
  生:洪水的肆虐场景反映了子弟兵们遭遇的巨大险情,进一步突出了人民子弟兵们奋勇顽强保大堤的精神。
  师:多好,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物的特点,这叫“环境衬托”。
  【赏析】薛老师打破了常规的“按部就班”式的线性教学,而是通过“比较阅读”,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描写人物典型特点的“块状教学”的情境。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领着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丛林”,静静感受作者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在学生、文本、作者的“交互相遇”中架构起一座内容与形式交相辉映的“立交桥”,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获得“点面结合”的写作智慧。
  【片段二】抓住“四个一”,立体描摹人物形象
  师:第二自然段中有一连串的“一”。写一群人,抓住了四个“一”,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代表万众一心,看出他们保卫大堤的决心很大。
  生:“一”代表一个整体,多少个整体连在一起的力量是势不可挡的。
  生:前面说过九江是长江的一部分,如果九江保不住,整个大堤将被冲垮,我们就成了罪人。所以,“一”预示着所有的人民子弟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大堤。
  (师引读)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何特点?
  生:是排比句。
  师:狂风、暴雨、巨浪可怕吗?
  师:子弟兵化困难为力量这叫 ——(齐读:英雄气概)
  师:战士们的语言只写了几句话?(一句话)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吗?为什么只写一句话呢?
  生: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最能反映子弟兵保卫大堤决心的一句话。
  【赏析】为了获取作者巧妙描摹人物形象的方法,薛老师将文本中易于被人们忽视的“陌生点”进行重新组合、立体建构。当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中的“四个一”时,笔者感觉此设计实在是太绝了!“四个一”的文字经过重新架构给我们带来的是人民子弟兵万众一心、争分夺秒、舍生忘死地保卫大堤的“英雄群像”。这一切都源自此节多处含有“一”的用词特色,教者的教学艺术则在于以此语言特色为智慧创生的点,让文本悄悄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凸显文本的熏陶感染功能、体现教者“从写作的高度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智慧。
  【片段三】巧借 “三次追问”,习得多种描写方法
   师:学习课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课文是怎么写的,让我们来读读救群众这一段。(生读)
   师:我也想读读。如果读得好,就给点掌声。
  (师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师:这一句写了什么?
  生:子弟兵在救群众。
  师:从哪里看出?
  生:从漂动的树梢、灭顶的房屋、摇摇欲坠的电杆看出。
  (师读“在安造垸,他们……;在簰洲湾,他们……”)
  师: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子弟兵在救群众。
  (师读“哪里有洪水……滔滔洪水中的群众……”)
  师:这两句话写的是——
  生:子弟兵救群众。我从“军旗”“军徽”“迷彩服 ”“红五星”“大救星”看出来。
  师:我怎么没看出来?
  生:有“军旗”“红五星”的地方就有人民子弟兵,“迷彩服”“军徽”在文中是人民子弟兵的象征。
  生:此时只有人民子弟兵才能救出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大救星”就代表“人民子弟兵”。
  师:这是运用借代修辞的写法。发现第五自然段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生:同一个意思。
  师:为什么用四句话来写同一个意思?这四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生:是排比句。(师指名读第一句)
  师: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生:形势紧张,时间紧迫,分秒必争。(师指名读)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救出的一群人不能一一写出,只能写几个。
  师:这叫“虚实相间”,概括地写。
  生:还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写子弟兵去救群众,有的写子弟兵救出了群众,有的写子弟兵总会出现在受灾群众的身边……
  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用排比、比喻、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子弟兵的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舍生忘死)
  【赏析】薛老师连续三次的范读、追问看似有点“问题过多”,实则是别有用意。就像薛老师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大家都能读懂,但作者是如何表述这一内容的则需要我们悉心品味、慢慢咀嚼”。基于本段“采用鲜明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同一意思”的特点,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薛老师采用“范读一次内容,追问一句写了什么”的形式串联起全段的教学,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 “你发现了什么”“说说感受到了什么”的深度追问将学生带进自主发现的情境中,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每句都是讲“子弟兵救群众”这一语言内容,不知不觉地收获了为了表述清楚同一语言内容所采用的排比、比喻、借代等多种的表现手法。整个教学活动以理解语言内容为主线,相机引导发现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自由宽松地徜徉在文本内容与形式的两极融通、共生共长中。
  【片段四】妙用“一副对联”,对出文本的价值回归
  师:课文中有一副对联是——(生读: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师(指板书):上联如果是“铮铮铁汉奋不顾身保大堤”。下联就应该是:()舍生忘死救群众。
  (生分别说出:人民官兵、英勇子弟、劈波斩浪、钢铁战士、人民救星……)
  师:群众看到了什么就像看到了大救星?
  生:红五星。
  师:我们就可以对上“闪闪红星”。(生齐读下联)
  师:横批对一下——
  (生分别说出:军民共抗灾、众人一条心、团结如一家、军民鱼水情等,师完成板书:军民鱼水情)
  【赏析】在教学渐渐逼近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慢慢矗立于学生的脑海之际,薛老师以教材中的“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一对联为思维的发散点,以黑板上并不完整的板书内容为依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对对联来激活他们的思维。教者以文本内容为创造之源,直至得出相对规范的下联——闪闪红星以及横批“军民鱼水情”。整个环节,教者始终以自己的智慧去激起整个课堂的涟漪。这样的课堂已成为师生智慧绽放的沃土、智慧生成的旅程。(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数学符号化思想是指用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等符号化的语言描述数学的内容。数学的符号化语言能够不分地域到处通用,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符号化思想离小学生们并不遥远,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呢?下面,笔者以 “用数对确定位置” 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片段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萌发符号化的意识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长年坚守在库区深山,每天走荆棘小径,趟急流,越峭岭,无论跋涉多么艰辛,无论孤寂多么难耐,在既定的坐标点上,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这是一群平凡的人。在那个平凡的环境里,他们做着叶的事业,为的是花的尊贵、果实的甜美。他们平凡的故事,在这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演绎为一种平凡然而令人荡气回肠的声音,显示着平凡然而雄浑深沉的力量。  他们就是在
期刊
概况:学校创办于2008年8月,是一所隶属九江市经济开发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创办两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安全校园、江西省“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九江市校园管理四星级学校、九江市文明单位、九江市素质教育示范校。  理念: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  感言:校长,既要会管,又要会理,即理清自己的思路、理顺教师的心气。    江南之夏,荷花映日。坐落在九江中心城区波光潋滟的鹤问湖
期刊
最近,笔者观摩了江西省骨干教师李丽娟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特性”一课。在教学中,李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借助搭图、举图、找高、指高、说高、辨误、画高等有效的数学活动,自主地发现了三角形的特性,真正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自主构建。  【片段一】  师:写作文时,我们描写人物一般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生1: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  生2:人物的形
期刊
虽然2010年中考早已顺利落下帷幕,但身处赣州市的进城农民工却依旧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分享着当地教育政策带来的濃浓的幸福感。  近年来,一些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到城市就读后,因受户籍限制而不能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只得返乡报名参加中考并回原籍读高中,成为众多农民工烦恼却又无奈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就读产生的“上得了学却升不了学”的问题,赣州市中招委根据全省中招工作会议精神及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制
期刊
有幸聆聽了著名特级教师张敬义先生执教的《明天,我们毕业》一课,张老师针对教材特点,围绕一个“情”字展开教学,和学生一起尽情地感受、动情地朗读、深情地回味,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  【片段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即将毕业之际,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着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而优美。每次读这篇课文,总能勾起我深深的回忆。因为,我从小学到
期刊
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通常我们所说的“放”与“收”,指的就是教学策略问题。所谓“放”,说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放开眼睛去看,放开手脚去做,放开头脑去想,放开嘴巴去说。所谓“收”,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并进行课堂调控,保证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知识建构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学’与‘导’和谐统一”课题研究中的两个课例实践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设问尤其重要。要让我们的设问有效,课前,教师要把握课标、深入研读教材、了解学情;课中,教师的设问要注意提纲挈领、追根究底,只有这样,设问才有效,才能让课堂擦出智慧的火花。以下以《触摸春天》教学为例阐述如何有效设问。  [片段一] 提
期刊
【片段一】  (读课题后质疑,生自由读文)  师:读完以后,对于刚才我们读课题时提出的那些好奇的问题,你们有话要说吗?  生:无话可说。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感觉在不知道课文内容的时候只会瞎编,才会出那些问题。  师:你无话可说,真的无话可说?有没有有话可说的小朋友呢?(一生举手)在别人无话可说的时候,有话要说的小朋友是了不起的。  生:原来是作者把太阳比作了番茄,所以课题才叫《番茄太阳
期刊
【片段】  师:(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看看这股清泉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生:石缝  师:对!瞧(指着插图),“石缝”就是——  生:石头的缝隙。  师(出示卡片):读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缝”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  师:那请你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这个字。(生带读)  师:小老师带得真好!小朋友们,“石头的缝隙”叫——  生:石缝。  师:(指门缝)那你们看,这“门的缝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