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学生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因此,低年级阶段重点要围绕识字来展开教学。如何将枯燥的字符、单调的字词教给学生,让他们乐于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素材,抓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创设积极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享受中学习。
一、激发兴趣,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作为一项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众多儿童的喜爱。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妨投其所好,选择适当的游戏,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识字教学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学得乐此不疲。
例如学习同音字“坐”和“座”,对于读音完全相同,字形也很相似的一对“双胞胎”,学生总是前面学的时候十分清楚,后面离开课堂就一头雾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创设了“生字寶宝找妈妈”的游戏,让学生在反复游戏中领悟这两个字的区别。教师出示一组练习:( )车、让( )、( )下、( )位,告诉学生这两个生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谁能帮它们先找到家?学生很快被带入情境,注意力一下子聚集在题目上,有的学生很快就为生字找到了正确的“家”;有的则埋头思索,多次尝试后豁然开朗。识字教学在游戏中畅通无阻,驱散了字符的机械呆板,识字的单调乏味,带给学生全新的认识感受、学习体验。
二、紧扣规律,在故事中识字
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打动着每位儿童。学生对故事百听不厌,被有趣情节所吸引,潜移默化中吸收悦纳了故事内容。有些汉字的构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汉字构造原理进行合理的联想,将一个个汉字创编成一有声个个有色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中,牢牢掌握生字的外形,理解所包含的意思,从而将其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以教学“呆”“休”为例,为了便于学生的牢记字怎么写,教师引导学生初读,理解大意后,一边做着示范一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张大嘴巴,像根木头似的站在那里,不说也不动,原来他正在发呆。学生纷纷表示: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关于“呆”字的故事吧。教师紧接着引导:“你们真棒,那谁来讲讲关于‘休’的故事呢?”大家快速进入编故事的状态,有的讲:从前一个人出远门,走了很久很久,又累又饿,看到一棵大树,就靠在旁边休息。还有的讲:一个人在家里田间干活,他觉得累了就依在大树旁休息了一会。学生讲得认真,下面听得更入神,一个劲儿地点头。
学生通过聆听故事、自己创编,将汉字进行部件拆分,合理重组,赋予了形象生动、趣味十足的画面,从而带来了别样的识字感受,加深学生对文字的认知和理解。
三、紧扣字形,在字谜中识字
猜谜识字法是通过编谜语和猜谜语,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趣味教法。特别是对于间架结构简单,且各部件又存在一定关联的汉字,采用这种方法尤其有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元素,创设猜字谜的情境,打破识字教学的机械僵化、单调乏味,为课堂带来勃勃生机,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根据汉字的音、形、义三者关系编制字谜,鼓励学生在猜想、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揭晓谜底。
如教学“毛”时,用这样的儿歌:“像三不是三,尾巴拖得长,动物穿上它,不怕过冬天。”再如,“碧”字:“一位王姑娘,身着白衣裳,走在石桥上。”“火”的字谜:“一字有四笔,没横也没竖,冬天围着坐,夏天都躲开。”学生面对谜语兴趣高涨,乐此不疲,在感受字谜乐趣的同时,对文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顺势引领学生收集字谜,自主创编,并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在分享字谜的喜悦中,拓展学生的认知的宽度和广度,为文本阅读铺设坚实的基础。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巩固已学的知识,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四、把握特点,在表意中识字
汉字有着以形表义、因义而音的特点,教师将这一特点融入识字教学中,一定可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正确朗读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
如“人、舟、竹、石”等最简单的象形字,教师出示远古时代的甲骨文象形字,学生从形象直观的图形中辨别出了对应的文字,将形象的字符转变成了抽象的汉字,帮助了理解的同时,加深了记忆。再者,学生在习得了简单文字、基本笔画以及偏旁部首后,教师就有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对所学生字运用最佳的记忆方法进行识记积累。如“洋”字,学生就运用所掌握的“羊”进行关联记忆,“洋”有三点水,和水有关,是海洋的“洋”。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深刻的记忆,牢固掌握。
趣味识字“越演越烈”,学生的热情也水涨船高。识字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它已然是一湾清澈见底的清泉,任由学生轻松自由地遨游。识字教学中,教师借助各种方法为学生创造了多维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品尝到快乐学习的滋味,扭转了传统理念“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既满足他们的挑战欲、好奇欲,提升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欲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江苏】
一、激发兴趣,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作为一项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众多儿童的喜爱。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妨投其所好,选择适当的游戏,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识字教学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学得乐此不疲。
例如学习同音字“坐”和“座”,对于读音完全相同,字形也很相似的一对“双胞胎”,学生总是前面学的时候十分清楚,后面离开课堂就一头雾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创设了“生字寶宝找妈妈”的游戏,让学生在反复游戏中领悟这两个字的区别。教师出示一组练习:( )车、让( )、( )下、( )位,告诉学生这两个生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谁能帮它们先找到家?学生很快被带入情境,注意力一下子聚集在题目上,有的学生很快就为生字找到了正确的“家”;有的则埋头思索,多次尝试后豁然开朗。识字教学在游戏中畅通无阻,驱散了字符的机械呆板,识字的单调乏味,带给学生全新的认识感受、学习体验。
二、紧扣规律,在故事中识字
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打动着每位儿童。学生对故事百听不厌,被有趣情节所吸引,潜移默化中吸收悦纳了故事内容。有些汉字的构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汉字构造原理进行合理的联想,将一个个汉字创编成一有声个个有色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中,牢牢掌握生字的外形,理解所包含的意思,从而将其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以教学“呆”“休”为例,为了便于学生的牢记字怎么写,教师引导学生初读,理解大意后,一边做着示范一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张大嘴巴,像根木头似的站在那里,不说也不动,原来他正在发呆。学生纷纷表示: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关于“呆”字的故事吧。教师紧接着引导:“你们真棒,那谁来讲讲关于‘休’的故事呢?”大家快速进入编故事的状态,有的讲:从前一个人出远门,走了很久很久,又累又饿,看到一棵大树,就靠在旁边休息。还有的讲:一个人在家里田间干活,他觉得累了就依在大树旁休息了一会。学生讲得认真,下面听得更入神,一个劲儿地点头。
学生通过聆听故事、自己创编,将汉字进行部件拆分,合理重组,赋予了形象生动、趣味十足的画面,从而带来了别样的识字感受,加深学生对文字的认知和理解。
三、紧扣字形,在字谜中识字
猜谜识字法是通过编谜语和猜谜语,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趣味教法。特别是对于间架结构简单,且各部件又存在一定关联的汉字,采用这种方法尤其有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元素,创设猜字谜的情境,打破识字教学的机械僵化、单调乏味,为课堂带来勃勃生机,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根据汉字的音、形、义三者关系编制字谜,鼓励学生在猜想、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揭晓谜底。
如教学“毛”时,用这样的儿歌:“像三不是三,尾巴拖得长,动物穿上它,不怕过冬天。”再如,“碧”字:“一位王姑娘,身着白衣裳,走在石桥上。”“火”的字谜:“一字有四笔,没横也没竖,冬天围着坐,夏天都躲开。”学生面对谜语兴趣高涨,乐此不疲,在感受字谜乐趣的同时,对文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顺势引领学生收集字谜,自主创编,并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在分享字谜的喜悦中,拓展学生的认知的宽度和广度,为文本阅读铺设坚实的基础。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巩固已学的知识,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四、把握特点,在表意中识字
汉字有着以形表义、因义而音的特点,教师将这一特点融入识字教学中,一定可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正确朗读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
如“人、舟、竹、石”等最简单的象形字,教师出示远古时代的甲骨文象形字,学生从形象直观的图形中辨别出了对应的文字,将形象的字符转变成了抽象的汉字,帮助了理解的同时,加深了记忆。再者,学生在习得了简单文字、基本笔画以及偏旁部首后,教师就有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对所学生字运用最佳的记忆方法进行识记积累。如“洋”字,学生就运用所掌握的“羊”进行关联记忆,“洋”有三点水,和水有关,是海洋的“洋”。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深刻的记忆,牢固掌握。
趣味识字“越演越烈”,学生的热情也水涨船高。识字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它已然是一湾清澈见底的清泉,任由学生轻松自由地遨游。识字教学中,教师借助各种方法为学生创造了多维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品尝到快乐学习的滋味,扭转了传统理念“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既满足他们的挑战欲、好奇欲,提升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欲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