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明道,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长式教学”始创者。1998年,她首次在全国提出“学长式教学观”,后经全国中语会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吸纳了全国23个省、市近200人参与研究。此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基础教育单学科课题零的突破)、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专著《语文学习100窍》、《听名师胡明道讲语文》、《中学生作文操作词典》及论文《课堂心理流向的把握》、《学长式教学浅论》等获国家、省、市49项大奖。应邀赴全国各地及各大专院校国培班讲学数百次,著述2500余万字。
一、意外留校,走进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热情地接受我的访谈。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获得“特级教师”等称号,可以算是功成名就。很多教师或许都梦想着有这么一天。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呢?是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吗?
胡:我小时候觉得当科学家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所以一直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一名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我并不偏科,各个学科我都很喜欢。记得当时我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还得了市里的乙等奖呢。前一段时间,我在武汉六中的上智分校,给青年教师评课。当时只有一节语文课,其余都是其他学科,数学、生物、英语、音乐等,可是我也得评啊。结束后,其他老师很惊讶地问我:胡老师,您不仅能听评课,而且还能给各个学科的老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您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有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你想明白了,你是引导着学生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张:那您能分享一下当时是如何走上语文教师这条路的吗?
胡:读高三那年,有一次我们学校的王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他跟我说,经过学校研究决定,你就留校教书吧……我当时大吃一惊。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叫一女中,虽然知道曾经有学生留校的先例,不过留校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有位留校做团委工作的学姐,后来还当上了武汉市团委书记呢。所以,我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荣耀。等到我高三毕业,马上要开学了。教导主任告诉我,我们考虑了一下你的工作安排,基于你以前在外语竞赛中得过奖,所以,你就教外语吧。1959年,一名外语老师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诞生了。由于当时中苏的特殊关系,我教的是俄语。两年后,中苏关系彻底恶化,俄语也跟着不学了。那我接下来怎么办呢?因为俄语属于文科,所以我顺势教了语文,一不小心就这样走进了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很多人成为特级教师后,会选择教研或者从政,这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教学一线的距离。您从1959年开始教书,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个春秋了。是什么让您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胡:我现在呢,虽然没有直接带学生的课,但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课堂。因为退休后一直在武汉六中做课题,进教室听课评课,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所以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和学生仍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广义上,算是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吧。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语文教学如此痴迷?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也许和我的人生发展轨迹、性格有关吧。高三毕业后意外留校,当我穿着背带裙第一次站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我能很快融入学生的圈子。下课后,有的学生跟在我后面数我的衣服扣子,有的和我在操场上玩耍、聊天。至今我仍记得,每天中午去食堂买饭,我们班的几个学生会在食堂门口等我,因为和我同路,我们一起常常边走边聊,聊天内容相当丰富。比如,生物老师讲人体器官,如何生动有趣;再如,历史老师自作聪明,对着讲稿念,无比滑稽……如今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这些聊天内容其实都是最朴素最原始的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表述和评价中,我逐渐觉悟到什么是教学智慧,什么是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我是学长,他们是学弟学妹而已。于是,我开始试着转变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学长式教学的理念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慢慢萌芽。
关于性格方面,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教师。但是,我从小干什么事情总爱入迷,总是想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我非常喜欢反思,那时我枕边经常放一本书或杂志。我念书那会儿,你猜放的是什么书?你绝对猜不到……(呵呵)是《水浒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水浒传》,但就是很着迷。再后来,就是《读者》。每天临睡之前,必看半个小时左右的书。然后,我再把今天做的事情全部在脑子里过一遍,进行反思,尝试着不断改进,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习惯。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非常感激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的提携,还有全国知名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让我在教学研究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深远。
二、学长式教学,与时俱进
张:1998年,您首次在全国提出“学长式教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形成了“胡明道磁场效应”。您能分享一下“学长式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吗?
胡:1998年,武汉及湖北四地联合召开“胡明道教学艺术研讨会”,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给了我一个提议,让我将之前写的研究文章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当时我已经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有类似思想的体现,比如《揿动课堂的按钮》《启开学生发问之口》等等,但是这些观点和想法比较零碎。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徐主任,如果没有他的提点,可能就没有 “学长式教学”理论的诞生。在大礼堂里,我第一次将“学长式教学”的理论提出来了。来武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很多专家,比如中语会的张定远会长当时对我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这种教学理念很可贵,需要进一步梳理后,再向全国中语会申报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后经全国中语会教改课题中心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吸纳了全国23个省、市近200人参与研究,引起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广泛响应。
2002年,在进行结题汇报时,专家们一致认为我的这一课题的价值主要在于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示范性。科学性,主要在于这一理论是符合教育学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而实践性,是因为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意思是说给普通的一线老师研究教学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这里,我要重点说明为什么是前瞻性呢?简言之,就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当时恰逢全国课程标准研制组广泛搜集全国的优秀课题案例,徐国英主任是当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他将我的课题成果带到北京,得到了课标研制组专家的首肯,认为非常具有前瞻性。当时,我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示范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第一稿的“课程标准”发布以后,對教师角色的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导者、促进者”。我惊喜地发现“学长式教学”的教师观是符合这一理念的。 张:说到课程标准,让我想起2017年高考最新消息的发布,语文学科的广度和难度的提升备受人们关注。您觉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变化大吗?
胡: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考的变化强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2016年高考以后,不管是市一级还是区一级的,大家都在研讨高考,已经明白了大致试题的框架,分数构成比例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高等学校的老师、教授们,以前总是批评我们基础教育制造了一大批“考试机器”。他们认为,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是框架式的,缺乏理性思维。扪心自问,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而现在的高考改革就是为了真正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量增加,阅读内容更丰富就是这次高考语文改革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过去的学生背作文往往有诀窍,总结为十六字,即“名言荟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但现在很多作文都是时事的材料,避免了将老套的材料进行宿构等弊端。由此看来,这次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张:您研究的“学长式教学”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基础教育单学科课题零的突破)、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距离提出这一理论,已经二十年了,您认为“学长式教学”仍然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吗?
胡:我觉得“学长式教学观”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所以仍然是适应当下的语文教学的。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对“学长式教学”进行了界定。“学长式教学”是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习得读写能力并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教学论。其次,对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也进行了新的阐述。教师是先于学生“闻道”的人,是先学者,即“学长”;学生是课堂里的学习者,有权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材观上,要求教者“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同时,我把课堂抽象为“小社会”,教师要組织丰富的学习生活,形成情感纽带,在师生间构建真实、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自动”的学习中自由想象和创造,进而实现师生的人格融合和升华。
“学长式教学”的实施要领,在当时也受到专家们的极大肯定。一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即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二是易实践的方法指导,即学会学习;三是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即探究;四是强效应的人格融合,即现在的“三维”。后来,对于第四点,有人建议改为“强效应的人格示例”,可能会更接地气儿,比如邱少云所体现的人格魅力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或例子。而我所认为的“人格融合”,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教师和学生会因为文本的内容受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的熏陶和渐染等。
在今天看来,这一理论和原则也依然具有时代性,与现在所提倡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三个维度”的价值观等相吻合。
张:您觉得“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能否具体谈谈?
胡:“学长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好学。它强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自主地探索并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教师给出一个范本,学生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现在在课堂上,很少有老师对方法进行归结;而有些老师有方法也仅仅只是为了应考,灌输式地将方法强加给学生。我认为这绝不是智慧的方法。
“学长式教学”在过程中注重生成方法。比如,在教学生为文章写点评时,可以这样教:先布置学习任务单,一快速浏览全文;二给文章中一处或两处写评点;三是准备展示交流。在展示成果时,老师要心中有数,遇到发言好的学生要积极点赞,同时还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有错误才有生成。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改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再回顾总结,让学生自己提炼评点方法,教师再适当补充和整合方法:一是选词选句写评点;二词句赏析不离篇;三是点悟内涵评写技;四是明白晓畅用语简。简言之,就是选什么,品的内容,怎么品,最后注意语言表达。
这样的课堂才是不断生成的课堂,这也是“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
三、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张: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就开始倡导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从您刚才所谈及的教师生涯的轨迹来看,您真算得上是植根三尺讲台的研究型教师。您能否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吗?
胡: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成为研究型教师,其实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那么,研究型教师是不是高不可攀的呢?一说到研究型教师,大家可能会认为应该是全国教育界有名的大专家吧,比如钱理群等。我觉得不是的。我自己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研究的路,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也能顺利走上专业化发展的教研之路。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聊聊,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名教师,当你开始走上教研之路时,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这是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走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首先,第一个就是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它虽然不算是课题研究,但可以算是一种宽泛的研究。什么是研究?就是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很多教师一听到反思,就立即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本能去排斥。其实,当我们有了合适的方法,反思并不是那么可怕。我经常和年轻教师谈到反思时,告诉他们可以采用“反思七步走”策略。
第一步,回顾。每次上完课,回到办公室,一定要回顾上课的整个过程。可以在脑子里回忆,也可以用笔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记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多数教师怕麻烦,很少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从事教学这么多年,依然保持着在备课本上做记录的习惯。记录什么呢?我会用不同的笔在备课本上写上一两句话。比如,某位学生今天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某位非常调皮的学生上课时让我尴尬不堪……这些记录方便我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管理策略等。 第二步,筛选。就是把回顾的东西进行挑拣、分类,归纳出亮点、尴尬点、失误点、出彩点、意外收获等。
第三步,解析。解析不是像做题似的,在书桌上一步一步演算,也不必专门找一本理论书籍来参考。你可以将之前的分类进行质疑,思考:为什么会成为亮点、尴尬处?之所以成为亮点,或许是因为当时我在全神贯注听,或许是因为当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为什么会成为尴尬点?或许是因为预设的不够周全,没有听懂学生的意思……
第四步,假设。假设其实就是科研的一个前提,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猜想。比如,如果在上一节课中出现了问题设置的问题,那么我下次再上同一节课时,要设想如果我换一种提问方式,改变一下提问顺序,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第五步,实践。进行猜想假设之后,不能放任不管。要根据之前的假设,找出可行性强的实施方案。
第六步,审察。我记得有一次,一位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深情地说母爱多么重要,下面的学生反应有的觉得肉麻,有的完全不想听,觉得矫情。当时我根据反思法,解析找原因,我发现这位教师因为没有预先酝酿感情,所以现场呈现的只是一种感情的输入,只是一个被提高被洗脑的过程。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从心底接受老师的这番言论。接着我再根据自己假设,调整了相应的方案。后来,我到浙江去上课,根据调整的方案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开始审察学生的反应,有人回想起自己的妈妈对她的爱,有的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哽咽起来……与之前青年教师课上学生的反应有极大的区别。
第七步,归因小结。你要比较为什么前后课堂效果有这么大的区别。原来之前的是被输入、被洗脑、被提升情感的过程,而现在有酝酿的过程,慢慢准备的过程,受到渐染的过程,自己翻检生活体验的过程……这一步一步的过程,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开始自发地去感受、分享这份爱的伟大和深沉。
张:如果一位教师要成长的话,这“反思七步走”策略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啊。长此以往,我相信教师会从中找寻到教学的價值和快乐。这是你说的走好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第三步呢?
胡:呵呵,第二步是青年教师要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即要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不要永远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在课堂上照着参考书念,或者直接复制粘贴在PPT上……这样是不行的。一位教师,应该体现什么样的职能呢?教师应该先学习之后策划,策划之后组织课堂,组织当中参与,参与当中互动,互动当中评价,评价当中促进。如果你每一次都能坚持这么做,我们教师专业标准中的“能力为重”这四个字才能够真正达标。
第三是要积要积极参与研究课题,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路。当你从头至尾完整地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你绝对会有收获。你可以参与所在学校的总课题。也许会遇到无法参与的情况,但你可以抓住一切机会,参与或旁听学校的各种研讨活动,自己去尝试着去研究这一课题,说不定最早出研究成果的是你呢。(笑)当然,你也可以研究个人的课题。那么,怎么进行研究课题呢?首先,选题,根据你最困惑、最迫切或最感兴趣的去选择课题,当然还要考虑到可实施性。其次,争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开题报告,一定得让上级领导知道。这个过程会让你的思路更明晰,思维更严谨,步骤更透明,成果预设更具体。当然,这个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反思等等。
张:您说的这三个方面确实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没有需要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完善的呢?
胡:当然不止如此,除此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要始终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准,这是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的根基。在提到提升专业化水准时,我经常会跟青年教师们说到“六字诀”,哪六个字呢?那就是“读、借、练、评、思、研”。“读”就是从专业的理论书籍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要觉得这些理论离自己太远,当你用心领会,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借”就是借鉴成功案例。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旁听学校优秀老师的课,也可以看优质课光盘,还可以在网上直接看讲课比赛视频等。“练”就是自己去实践,可以在课堂里练,也可以自己课下模仿、练习。“评”就是练完之后,还要互动,可以听别人评课,也可以自己去评别人的课。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评课,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来谈论评课的重要性,这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思”就是反思,将思想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最后,就是“研”,即参与课题研究。不管是反思还是研究,都要物化为文字,可以写课堂叙事,备课手记,一课一回顾,案例分析,反思小结等等。当你完成了这些时,心里有了底气,你就可以尝试着写一篇小论文了。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而是日积月累,踏踏实实,投身校本研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努力探索和追求的漫长过程。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把当学生听完你的课仍然不愿意起来当做是最大的满足和鼓励。现在,我在国培时给一些教师上示范课时,也依然是这种体会。记得有一次,在湖南给教师们进行国培时,深受大家的欢迎。有位领导专门在教室后面旁听,下课之后他这样评价,“真是上得了天,入得了地啊”。他的评价非常形象通俗,意思是说既能提得出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又有实践层面可操作性的方法。我觉得,如果一名教师能完成下面的几步工作,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转变”。即把“理论”转变成“行为”,把“思想”转变成“方法”,把“知识”转变为“智慧”,把“技术”转变为“艺术”。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说,一个高明的教师是躲在幕后的。通俗点说,就是智慧地设计学习活动,而这恰恰是最难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摸索、探究,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成长、成熟。因为教育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张:“读、借、练、评、思、言”,从阅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这六字诀总结得太好了,也一定会让我们的读者受益匪浅。我的访谈就到这里,再次谢谢胡老师!
一、意外留校,走进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热情地接受我的访谈。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获得“特级教师”等称号,可以算是功成名就。很多教师或许都梦想着有这么一天。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呢?是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吗?
胡:我小时候觉得当科学家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所以一直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一名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我并不偏科,各个学科我都很喜欢。记得当时我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还得了市里的乙等奖呢。前一段时间,我在武汉六中的上智分校,给青年教师评课。当时只有一节语文课,其余都是其他学科,数学、生物、英语、音乐等,可是我也得评啊。结束后,其他老师很惊讶地问我:胡老师,您不仅能听评课,而且还能给各个学科的老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您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有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你想明白了,你是引导着学生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张:那您能分享一下当时是如何走上语文教师这条路的吗?
胡:读高三那年,有一次我们学校的王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他跟我说,经过学校研究决定,你就留校教书吧……我当时大吃一惊。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叫一女中,虽然知道曾经有学生留校的先例,不过留校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有位留校做团委工作的学姐,后来还当上了武汉市团委书记呢。所以,我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荣耀。等到我高三毕业,马上要开学了。教导主任告诉我,我们考虑了一下你的工作安排,基于你以前在外语竞赛中得过奖,所以,你就教外语吧。1959年,一名外语老师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诞生了。由于当时中苏的特殊关系,我教的是俄语。两年后,中苏关系彻底恶化,俄语也跟着不学了。那我接下来怎么办呢?因为俄语属于文科,所以我顺势教了语文,一不小心就这样走进了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很多人成为特级教师后,会选择教研或者从政,这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教学一线的距离。您从1959年开始教书,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个春秋了。是什么让您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胡:我现在呢,虽然没有直接带学生的课,但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课堂。因为退休后一直在武汉六中做课题,进教室听课评课,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所以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和学生仍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广义上,算是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吧。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语文教学如此痴迷?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也许和我的人生发展轨迹、性格有关吧。高三毕业后意外留校,当我穿着背带裙第一次站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我能很快融入学生的圈子。下课后,有的学生跟在我后面数我的衣服扣子,有的和我在操场上玩耍、聊天。至今我仍记得,每天中午去食堂买饭,我们班的几个学生会在食堂门口等我,因为和我同路,我们一起常常边走边聊,聊天内容相当丰富。比如,生物老师讲人体器官,如何生动有趣;再如,历史老师自作聪明,对着讲稿念,无比滑稽……如今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这些聊天内容其实都是最朴素最原始的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表述和评价中,我逐渐觉悟到什么是教学智慧,什么是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我是学长,他们是学弟学妹而已。于是,我开始试着转变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学长式教学的理念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慢慢萌芽。
关于性格方面,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教师。但是,我从小干什么事情总爱入迷,总是想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我非常喜欢反思,那时我枕边经常放一本书或杂志。我念书那会儿,你猜放的是什么书?你绝对猜不到……(呵呵)是《水浒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水浒传》,但就是很着迷。再后来,就是《读者》。每天临睡之前,必看半个小时左右的书。然后,我再把今天做的事情全部在脑子里过一遍,进行反思,尝试着不断改进,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习惯。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非常感激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的提携,还有全国知名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让我在教学研究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深远。
二、学长式教学,与时俱进
张:1998年,您首次在全国提出“学长式教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形成了“胡明道磁场效应”。您能分享一下“学长式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吗?
胡:1998年,武汉及湖北四地联合召开“胡明道教学艺术研讨会”,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给了我一个提议,让我将之前写的研究文章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当时我已经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有类似思想的体现,比如《揿动课堂的按钮》《启开学生发问之口》等等,但是这些观点和想法比较零碎。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徐主任,如果没有他的提点,可能就没有 “学长式教学”理论的诞生。在大礼堂里,我第一次将“学长式教学”的理论提出来了。来武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很多专家,比如中语会的张定远会长当时对我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这种教学理念很可贵,需要进一步梳理后,再向全国中语会申报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后经全国中语会教改课题中心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吸纳了全国23个省、市近200人参与研究,引起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广泛响应。
2002年,在进行结题汇报时,专家们一致认为我的这一课题的价值主要在于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示范性。科学性,主要在于这一理论是符合教育学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而实践性,是因为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意思是说给普通的一线老师研究教学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这里,我要重点说明为什么是前瞻性呢?简言之,就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当时恰逢全国课程标准研制组广泛搜集全国的优秀课题案例,徐国英主任是当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他将我的课题成果带到北京,得到了课标研制组专家的首肯,认为非常具有前瞻性。当时,我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示范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第一稿的“课程标准”发布以后,對教师角色的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导者、促进者”。我惊喜地发现“学长式教学”的教师观是符合这一理念的。 张:说到课程标准,让我想起2017年高考最新消息的发布,语文学科的广度和难度的提升备受人们关注。您觉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变化大吗?
胡: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考的变化强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2016年高考以后,不管是市一级还是区一级的,大家都在研讨高考,已经明白了大致试题的框架,分数构成比例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高等学校的老师、教授们,以前总是批评我们基础教育制造了一大批“考试机器”。他们认为,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是框架式的,缺乏理性思维。扪心自问,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而现在的高考改革就是为了真正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量增加,阅读内容更丰富就是这次高考语文改革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过去的学生背作文往往有诀窍,总结为十六字,即“名言荟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但现在很多作文都是时事的材料,避免了将老套的材料进行宿构等弊端。由此看来,这次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张:您研究的“学长式教学”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基础教育单学科课题零的突破)、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距离提出这一理论,已经二十年了,您认为“学长式教学”仍然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吗?
胡:我觉得“学长式教学观”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所以仍然是适应当下的语文教学的。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对“学长式教学”进行了界定。“学长式教学”是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习得读写能力并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教学论。其次,对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也进行了新的阐述。教师是先于学生“闻道”的人,是先学者,即“学长”;学生是课堂里的学习者,有权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材观上,要求教者“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同时,我把课堂抽象为“小社会”,教师要組织丰富的学习生活,形成情感纽带,在师生间构建真实、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自动”的学习中自由想象和创造,进而实现师生的人格融合和升华。
“学长式教学”的实施要领,在当时也受到专家们的极大肯定。一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即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二是易实践的方法指导,即学会学习;三是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即探究;四是强效应的人格融合,即现在的“三维”。后来,对于第四点,有人建议改为“强效应的人格示例”,可能会更接地气儿,比如邱少云所体现的人格魅力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或例子。而我所认为的“人格融合”,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教师和学生会因为文本的内容受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的熏陶和渐染等。
在今天看来,这一理论和原则也依然具有时代性,与现在所提倡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三个维度”的价值观等相吻合。
张:您觉得“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能否具体谈谈?
胡:“学长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好学。它强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自主地探索并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教师给出一个范本,学生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现在在课堂上,很少有老师对方法进行归结;而有些老师有方法也仅仅只是为了应考,灌输式地将方法强加给学生。我认为这绝不是智慧的方法。
“学长式教学”在过程中注重生成方法。比如,在教学生为文章写点评时,可以这样教:先布置学习任务单,一快速浏览全文;二给文章中一处或两处写评点;三是准备展示交流。在展示成果时,老师要心中有数,遇到发言好的学生要积极点赞,同时还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有错误才有生成。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改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再回顾总结,让学生自己提炼评点方法,教师再适当补充和整合方法:一是选词选句写评点;二词句赏析不离篇;三是点悟内涵评写技;四是明白晓畅用语简。简言之,就是选什么,品的内容,怎么品,最后注意语言表达。
这样的课堂才是不断生成的课堂,这也是“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
三、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张: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就开始倡导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从您刚才所谈及的教师生涯的轨迹来看,您真算得上是植根三尺讲台的研究型教师。您能否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吗?
胡: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成为研究型教师,其实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那么,研究型教师是不是高不可攀的呢?一说到研究型教师,大家可能会认为应该是全国教育界有名的大专家吧,比如钱理群等。我觉得不是的。我自己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研究的路,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也能顺利走上专业化发展的教研之路。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聊聊,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名教师,当你开始走上教研之路时,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这是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走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呢?
首先,第一个就是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它虽然不算是课题研究,但可以算是一种宽泛的研究。什么是研究?就是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很多教师一听到反思,就立即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本能去排斥。其实,当我们有了合适的方法,反思并不是那么可怕。我经常和年轻教师谈到反思时,告诉他们可以采用“反思七步走”策略。
第一步,回顾。每次上完课,回到办公室,一定要回顾上课的整个过程。可以在脑子里回忆,也可以用笔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记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多数教师怕麻烦,很少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从事教学这么多年,依然保持着在备课本上做记录的习惯。记录什么呢?我会用不同的笔在备课本上写上一两句话。比如,某位学生今天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某位非常调皮的学生上课时让我尴尬不堪……这些记录方便我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管理策略等。 第二步,筛选。就是把回顾的东西进行挑拣、分类,归纳出亮点、尴尬点、失误点、出彩点、意外收获等。
第三步,解析。解析不是像做题似的,在书桌上一步一步演算,也不必专门找一本理论书籍来参考。你可以将之前的分类进行质疑,思考:为什么会成为亮点、尴尬处?之所以成为亮点,或许是因为当时我在全神贯注听,或许是因为当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为什么会成为尴尬点?或许是因为预设的不够周全,没有听懂学生的意思……
第四步,假设。假设其实就是科研的一个前提,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猜想。比如,如果在上一节课中出现了问题设置的问题,那么我下次再上同一节课时,要设想如果我换一种提问方式,改变一下提问顺序,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第五步,实践。进行猜想假设之后,不能放任不管。要根据之前的假设,找出可行性强的实施方案。
第六步,审察。我记得有一次,一位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深情地说母爱多么重要,下面的学生反应有的觉得肉麻,有的完全不想听,觉得矫情。当时我根据反思法,解析找原因,我发现这位教师因为没有预先酝酿感情,所以现场呈现的只是一种感情的输入,只是一个被提高被洗脑的过程。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从心底接受老师的这番言论。接着我再根据自己假设,调整了相应的方案。后来,我到浙江去上课,根据调整的方案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开始审察学生的反应,有人回想起自己的妈妈对她的爱,有的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哽咽起来……与之前青年教师课上学生的反应有极大的区别。
第七步,归因小结。你要比较为什么前后课堂效果有这么大的区别。原来之前的是被输入、被洗脑、被提升情感的过程,而现在有酝酿的过程,慢慢准备的过程,受到渐染的过程,自己翻检生活体验的过程……这一步一步的过程,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开始自发地去感受、分享这份爱的伟大和深沉。
张:如果一位教师要成长的话,这“反思七步走”策略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啊。长此以往,我相信教师会从中找寻到教学的價值和快乐。这是你说的走好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第三步呢?
胡:呵呵,第二步是青年教师要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即要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不要永远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在课堂上照着参考书念,或者直接复制粘贴在PPT上……这样是不行的。一位教师,应该体现什么样的职能呢?教师应该先学习之后策划,策划之后组织课堂,组织当中参与,参与当中互动,互动当中评价,评价当中促进。如果你每一次都能坚持这么做,我们教师专业标准中的“能力为重”这四个字才能够真正达标。
第三是要积要积极参与研究课题,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路。当你从头至尾完整地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你绝对会有收获。你可以参与所在学校的总课题。也许会遇到无法参与的情况,但你可以抓住一切机会,参与或旁听学校的各种研讨活动,自己去尝试着去研究这一课题,说不定最早出研究成果的是你呢。(笑)当然,你也可以研究个人的课题。那么,怎么进行研究课题呢?首先,选题,根据你最困惑、最迫切或最感兴趣的去选择课题,当然还要考虑到可实施性。其次,争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开题报告,一定得让上级领导知道。这个过程会让你的思路更明晰,思维更严谨,步骤更透明,成果预设更具体。当然,这个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反思等等。
张:您说的这三个方面确实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有没有需要我们青年教师不断完善的呢?
胡:当然不止如此,除此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要始终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准,这是走好专业化发展之路的根基。在提到提升专业化水准时,我经常会跟青年教师们说到“六字诀”,哪六个字呢?那就是“读、借、练、评、思、研”。“读”就是从专业的理论书籍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不要觉得这些理论离自己太远,当你用心领会,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借”就是借鉴成功案例。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旁听学校优秀老师的课,也可以看优质课光盘,还可以在网上直接看讲课比赛视频等。“练”就是自己去实践,可以在课堂里练,也可以自己课下模仿、练习。“评”就是练完之后,还要互动,可以听别人评课,也可以自己去评别人的课。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评课,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来谈论评课的重要性,这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思”就是反思,将思想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最后,就是“研”,即参与课题研究。不管是反思还是研究,都要物化为文字,可以写课堂叙事,备课手记,一课一回顾,案例分析,反思小结等等。当你完成了这些时,心里有了底气,你就可以尝试着写一篇小论文了。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而是日积月累,踏踏实实,投身校本研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努力探索和追求的漫长过程。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把当学生听完你的课仍然不愿意起来当做是最大的满足和鼓励。现在,我在国培时给一些教师上示范课时,也依然是这种体会。记得有一次,在湖南给教师们进行国培时,深受大家的欢迎。有位领导专门在教室后面旁听,下课之后他这样评价,“真是上得了天,入得了地啊”。他的评价非常形象通俗,意思是说既能提得出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又有实践层面可操作性的方法。我觉得,如果一名教师能完成下面的几步工作,你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转变”。即把“理论”转变成“行为”,把“思想”转变成“方法”,把“知识”转变为“智慧”,把“技术”转变为“艺术”。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说,一个高明的教师是躲在幕后的。通俗点说,就是智慧地设计学习活动,而这恰恰是最难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摸索、探究,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成长、成熟。因为教育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张:“读、借、练、评、思、言”,从阅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这六字诀总结得太好了,也一定会让我们的读者受益匪浅。我的访谈就到这里,再次谢谢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