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郡望平阳新考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汪姓郡望平阳,宋朝汪松寿曾作《平阳辨》,明确指出:“在兖之岱岳,曰东平阳,鲁尝城之;而汉之为县,晋曰新泰者也。”“东平阳”、“新泰”,即现山东省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
  因古体文和现代文的差异,历史地名与现代地名的出入,许多介绍郡望的书籍都将汪姓郡望注释为山西平阳(今临汾县),以致当代汪姓人对汪姓郡望平阳还是不甚了解。我曾著《汪姓郡望平阳考》一文,对此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随着汪氏宗亲网的建立,大家交流的资料增多,对宗谱的阅读加深,人们又有了新的困惑,汪姓最兴旺发达的地方应该是徽州(或新安),为什么徽州(或新安)没有成为汪姓郡望呢?大部分《汪氏宗谱》上都有一篇《族望敕》,认定“河西汪”为“国之柱”第6位,这“河西汪”是否为汪姓的郡望,为什么会是“河西汪”呢?而个别家谱上的《族望敕》,认定“颍川汪”为“国之梁”第7位,这是以始祖封地为郡望的。近年又有陇西汪与漳县汪之争。而《百家姓》只注明汪姓郡望为平阳。为此,我作了《汪姓郡望探析》,剖析了汪姓选择平阳作为郡望的历程。
  目前,汪姓人都共认平阳(今山东新泰市)为郡望,并号称“汪无二郡”,其他确确实实存在过的郡望均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此平阳是如何成为汪姓郡望的,仅凭《汪氏宗谱》上三世祖诵公“住(居)平阳”三字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这里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挖掘,以还原历史真貌。
  《汪氏宗谱》中,诵公小传记载:“以王父名别姓汪氏。周敬王二十年为都司马,居平阳。后汪姓平阳郡始此。”古人修谱如编史,喜欢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所谓“微言大义”也。上面四句话,我们可以分四个问题提问:1、诵公为什么“以王父(祖父)名别姓汪氏”?2、鲁君为什么在周敬王二十年任命诵公为司马?3、颍川为姬汪的封地,自姬汪一直持续到三十一代文和公渡江都自称是颍川人,为什么刚历两代而诵公“居平阳”?4、为什么“汪姓平阳郡始此”,而非颍川或其他地方?
  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将镜头返回到鲁定公时代。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即位。此时三桓鼎立,鲁室卑微。定公欲振兴鲁国,重用孔子为司空。定公八年,阳虎乱鲁,事败奔阳关;九年奔齐,齐因鲁重用孔子后由弱转强,欲与鲁国修好,故缚阳虎献鲁,谁知阳虎设计用酒灌醉看守后逃脱。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齐侯提出与鲁君夹谷(亦称祝其)相会,准备一面陈述阳虎逃脱原因,一面归还原先侵占的鲁国“汶阳三田”。但齐景公经不住奸臣犁弥的蛊惑,改变和好路线,背着明相晏子想借机除掉鲁君。鲁定公根据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战略思想,采取了三道防御措施:一是任命智勇双全的孔子为“相”随侍;二是任命大夫申句须为右司马、乐颀为左司马率兵车从行;三是调新任都司马(谱曰“周敬王二十年为都司马”)——鲁成公次子姬满之孙姬诵临时驻守边境城市平阳(谱曰“居平阳”)。
  都司马是负责军赋的军官,其驻地应是鲁国都城曲阜。将其调任边境,是为了保证边境左、右两司马军队的粮草供给。诵公任都司马在夹谷之会前还是夹谷之会后,从家谱记述先任司马、后居平阳可知也。
  平阳是夹谷通往曲阜的重镇。鲁国部队万一在盟会中被齐军战败,平阳驻军还可以阻挡齐军进一步入侵的锋芒。夹谷盟会上,孔子凭借浩然正气,“知礼”有“勇”,挫败了齐国的阴谋。鲁君回国后表彰为夹谷之会作出贡献的功臣,赏给姬诵“命氏”殊荣。
  说到“命氏”,不得不提及分封制。周朝建立初,周公作礼,实行分封制。其主要内容即为“封土命氏”,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封土”,二是“命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既“封土”又“命氏”,二是只“封土”不“命氏”。
  最高层次的分封是“封国”,属既“封土”又“命氏”。国王对庶子、功臣往往实行“封国”制。如周王封周公于“鲁”,后来因周公扶佐周成王以长子伯禽代封,鲁地是“封土”,“鲁”又是氏族的称号。又如周王封姜太公于齐,齐地是“封土”,“齐”也是氏族的称号。封国的领导人叫国君。庶子一般都有卿大夫称号。
  国君对自己的庶子、卿大夫可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实行二轮“封土命氏”,也分两种情况。如鲁君封姬汪于颍川,只属“封土”不属“命氏”。颍川只是封邑或曰食邑、采邑,所以姬汪并不是汪姓的得姓之祖。
  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里可以再“封土”给士,没有“命氏”的权利。
  士的嫡长子可以继承士的地位,其余诸子只能是庶人,即平民百姓了。
  分封示意图:
  王 ┬─ 国君 ── 卿大夫 ── 士 ── 庶人
  │
  └─ 卿大夫 ── 士 ── 庶人
  另外,分封制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鲁国属一等公爵,始祖颍川侯为侯爵。
  能享受“氏”待遇的一定是有身份、有功绩的人物。也就是说“氏”是表明出身家世和社会地位的,是其所在姓中享有贵族待遇的特权阶层,是“姓中之贵”,它有强烈的“氏明贵贱”的社会功能。
  姬诵享受“命氏”的待遇,他根据古礼——“不得祖诸侯”的规定,“以王父字别为汪氏”,是汪姓的实际得姓始祖,而汪公(一名满)也成了姬姓汪氏的共认始祖。
  宋时编写《百家姓》时,汪姓后裔根据诵公当年建功立业的别氏之地认定“平阳”为汪姓郡望。
  (作者QQ:869289632)
其他文献
“游戏是人生中必不可或缺的活动,不论其年龄大小,人们总是喜爱游戏。”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把学习的活动转化为游戏,那么读书就会变的更加有趣,更加快乐”。因此,在对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方法引入的必要性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
摘要:农村学校想走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可以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历史足迹进行回顾进而提炼、整理,去粗取精;从学校当地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体现地域元素的影像文化资料中吸取营养;在校园建设充分体现出乡土特色。  关键词:学校历史 地域文化 体现特色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相对较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形式简单。一些农村学校在进行校
作为一名校长和特级教师,我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设计练习题,能较好地促进数学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练习的设计应该科学有效。几年来,我有自己的深刻体会:  一、练习的设计要贴近生活  数学源
广东省吴川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14年,其前身为始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的梅坡书院,现为省一级学校,师生近8000人。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学校顺应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建“绿色生态教育”,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等现代意识,提升综合素质,让学校春意盎然!  一、崇尚绿色生态,打造低碳校园  学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如果某人在阅读上存在障碍,将大大阻挠其信息的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舒华教授在《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研究》中对儿童阅读障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具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汉字的掌握上存在困难,表现在不能有效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三者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应是帮助学生有效、优质、迅速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三者间的对应关系,充分体现汉字交流信息的工具性,充分揭示汉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传统课堂教学已是积弊难消, 沉疴难去。在课改中, 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让课堂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呢?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从2013年开始, 着眼于人本课堂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通过实施“三大联动”策略, 在人本课堂的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推动课改的全新之路, 从而推动人本课堂建设向深水区迈进, 实现了师生和谐发展的“双赢”。  课改推动人本课堂建设  所谓“人本课堂”,
未来学校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范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未来学校结构变革首先是思维和理念的变革,然后才是结构变革。我们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革新教育理念和重塑学校形态、教育范式,以“跨界融合、开放体验、数据决策”等特征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开放融合的教育生态。结构变革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  一、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建构校长的未来教育哲学路径,
在被誉为“天然氧吧”的七曲山脚下,有一所学校始建于 1905 年,至今已有 112 年办学历史,它就是美丽的梓潼县文昌第一小学校。  多年来,学校秉承培养“崇德尚美、知行合一”的儒雅少年,打造“以文养德、以艺修身,诵经典诗文,育艺术特长,以文化艺术植养书香校园,个性乐园”的传统办学特色,倡导“弘扬文昌文化,传承百年一小”的文化理念,以铸造质量品牌为主轴,形成了艺术教育、品格教育、基础学科教育等办学
内容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既減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数学课堂教学是否能处于高效有序之中,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是否有充分的预设和随机生成的灵活把控,以及从数学不同知识层面的构建,通过相机切入,分别激活学生的“动情点”,找准“连接点”,形成“创新点”,把握“成功点”,从而引导数学教学一步步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引导中善于激活“动情点”,找
2019年秋季,新的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使用。这门课程追求的目标是:为学生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起积极作用。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块基石。  可以说,这是一门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19年的8月,统编版教材评审委员会和编写组提出,《道德与法治》以六大主题为重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