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感动”之小学古诗词的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嘉莹一直以来都强调中国古典诗词应当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以内心的感发为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而当今的诗词教学普遍存在只为应试而教学纯粹地说文解字等问题,这对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古典诗词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本文将根据叶嘉莹的理念,将“兴发感动”说通过创设情境、专题整合、启发联想、反复诵读等四种方式融入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之中。
  【关键词】兴发感动;小学古诗词
  “兴发感动”说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运用“兴发感动”说教学也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必然趋势。目前,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也有很多,但偏重于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来研究古诗词教学的屈指可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本应该是充满乐趣并让学生陶醉其中,但大多的古诗词教学却只重视字词解释,只为应试教学,教师经常全盘托出,而忽略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和创设情境,忽略整合教学和诗词的诵读。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克服当下的诗教困难,通过创设情境、专题整合、启发联想、反复诵读等课堂教学形式将“兴发感动”说熟练地运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之中。
  一、“兴发感动”之创设情境式教学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髓。所谓诗言志,诗传情。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皆是有感而发,以诗词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由于现在学生与当时的诗人所处时代不同,时代相隔甚远,学生可能无法领会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可为学生创设情境、以达到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从诗词中得到感发。
  以部編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题西林壁》为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苏轼被贬汝州经过九江,与友人游观庐山后所作的总结之诗。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端的样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多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太片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在讲述这首诗时可以立于现实将情景重现,庐山至今仍是我国的著名景区,有些学生去过庐山就可以让学生回想当时身处庐山之中的情景,如没有去过的学生,也可让其回忆曾经所登过的较高的大山,自己身处大山之中的那种感觉。除了立于现实将情景重现以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庐山的照片以及宣传庐山的视频、动画等。总之,尽可能地将庐山之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一种视觉冲击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感受庐山的变化多姿。从而感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在享受视觉冲击的同时附上对应的诗句触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推动学生的情绪,触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古诗词中内容的感发。
  二、“兴发感动”之专题整合式教学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如果只是立足于课堂上的课本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就近几年针对小升初考试中,凡是涉及到古诗词的考点,渐渐开始采用课内课外两首相似性的古诗词进行对比阅读考试,可见课内外诗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专题整合式教学已经是刻不容缓。而利用专题整合式的教学方式更加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发,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平时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侧重于讲解所学之诗的诗意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拓展教学也是着重偏向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如果在教学中注重专题整合式的教学必定可以对学生理解所学之诗而锦上添花。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的拓展环节可出示一首与本节课所学的有关联的诗词,让学生鉴赏课外诗,说出异同。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析,如,诗人的创作背景、创作的时期、诗词的风格,等等。让学生在自己的评析中来领悟两首诗的异同,进而从不同的诗中得到同样的感发。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为例。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任职。在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词。这首词,上片写景,景色秀丽如画,淡雅凄美;下片抒情,触景生慨,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这首词写出了诗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教授这首词时可以出示课外诗词——《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进行专题整合对比教学,这两首词均是苏轼所作并有相近之处。只不过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任职地方父母官,仕途失意之感其实不算太浓。《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中写道“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直接写出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感发。他感叹自己由京城调任在外,身世悠悠,居无定所,和江边的潮水一样,潮去潮来起落不定。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写出了诗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通过两首诗的专题整合对比教学更加深入地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更能快速地在学习诗词中得到感发。
  三、“兴发感动”之启发联想式教学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以“兴发感动”为基础鼓励学生去联想,(下转第25版)(上接第24版)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诗词,从想象中得到感发。启发式联想教育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普及,但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启发联想式教学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突破和超越。教师在教授古诗词中如果能采用启发联想式教学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泊船瓜洲》中的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写出了作者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情感,这字里行间表面上透露着思乡之情实际上也表达出了作者想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愿望。在教授这一首诗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安石是在推行变法时不断遭到反对势力的攻击因而被迫辞官,而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在二次拜相进京时所作。学生在了解了创作背景之后对这首诗的学习,脑海里便有了一定的画面,这时,教师就该去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那个场景,想象自己就是王安石,面对此情此景自己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自己的期望到底是什么?让学生代入情景去想象体会当时诗人的内心世界,再回到这首诗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一定的感悟,自然就明白了诗人当时写下这首诗时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兴发感动”。   通过启发联想式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启发联想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让学生在联想中就已经能感知作者通过诗词所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联想后再来深入学习古诗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兴发感动”之反复诵读式教学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尤其低年级的学生很难体会到诗词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无法感受到诗人为何而感发。但如果能训练学生诵读的能力,让学生反复地诵读,学生读起诗词朗朗上口即便不能感知全部含义也能感知一二。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运用在课堂上,对小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古诗词必将有一定的帮助。
  反复诵读不是单纯地只让学生读几遍就能一下读懂诗意诗情,诵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利用多种方式的诵读先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一定的兴趣后再从诵读中得到感发。
  方式一:渲染升华式反复诵读。诵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体会诗词的音韵美,唤起学生的各种情感。渲染升华式反复诵读可以利用配乐、图画、视屏等材料得到渲染诗词气氛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具有渲染的环境下进行诵读,瞬间就能将学生带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在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出示有关送别的配乐并出示当时送别时的场面,让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诵读这首古诗,当学生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立马一种不舍的情感便出来了。学生通过在这种渲染的氛围中反复诵读,诗人的那种不舍的情感就越能从读中感悟出来进而达到一种升华。
  方式二:语用式反复诵读。语用式反复诵读的意思就是在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诗词的内容、创作背景之后,再带着已知的诗人情感再反复诵读。让学生不断地反复诵读,读出语感升华情感。通过语用式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身处不同环境时能够很自然地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诵读出对应的诗词。也就做到了由内心受到感发,即“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当知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能读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志豪情;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时能读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当与好友分别时能读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感;当在异国他乡过着中国的传统节日时能读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
  总言之,反复诵读诗歌就是要把诗歌的韵律和诗人的情感合二为一,反复诵读是直接感悟诗词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升华情感最好的表达。
  自叶嘉莹提出“兴发感动”说以来,中国古典诗词再一次掀起热潮。她的诗教思想影响着无数诗词爱好者,而这篇文章就是以叶嘉莹的诗教思想为基础将她的“兴发感动”通过各种方式运用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之中。在本文中我通过创设情境、专题式整合、启发联想、反复诵读的四种教学方式再联系教学实例将“兴发感动”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呈现。教师可以在这四种教学方式上熟练地运用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四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得到感发。中国古典诗词讲究的就是以内心感发为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兴发感动”势必将让诗词的生命得以不断延续。对于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在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还有更多的方式方法,本文所写道的一些教学方式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本文提供到的教学方式能真正在今后的教学上起到一定的效果,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将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运用得更加透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有更多的学者能以叶嘉莹先生的诗教思想为基础将中国古典诗词以新颖的方式传承下去,让中国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J].新湘评论,2017(7):34-36.
  [2]周鳳丽.叶嘉莹“兴发感动”说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王世立.“兴发感动”与古典诗词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10(6):53-56.
  [4]陈斌.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感发理论及其教育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
其他文献
陈巍,理学博士,現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知识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并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历程。喜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品鉴各个文明在应对相似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  谈起古希腊和古罗马医学家,或许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希波克拉底一直到现在医学生们仍要以他的名义宣誓服务社会,或者在身后千余年间在医学理论发展中执牛耳的盖伦。诚然,这两名医学家以其在从理论到实践众多领域中的建树,在历史中留下
【摘要】2017年版课标倡导主题意义探究的课程理念,并提供了探究语篇主题的三个角度,这就为读后续写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文章以一节读后续写课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理念设计读后续写教学。  【关键词】读后续写;主题意义探究;课例研究  一、 引言  读后续写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手段,要求考生的续写与所给短文在内容、逻辑、情感和语言等方面保持很好的协同。从主题的角度看,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现象,探究地理形成的原因,归纳地理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本文侧重探讨通过“案例式”区域地理教学,从树立空间尺度观念,提升空间思维能力;精选典型案例,渗透区域的学习方法;构建思维导图,实现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区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感恩的心》那首歌常常在我的耳畔响起;那个情景久久不能消去;50棵幼苗培育了六年,已粗枝展叶,渐出雏形,却要道别了!那个场景真叫我刻骨铭心!  那是毕业之际的家长会上,我正与家长们分享着学生在元宵节一起做汤圆、品汤圆等精彩瞬间的时候,课室突然出现一班学生。他们手捧着鲜花,唱着改编的《感恩的心》走近讲台。听着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中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个目标和焦点。本文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 什么是自主学习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渡,它能促进学生有效地预习和复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场大考,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但时光不为任何人而停留。在考前冲刺阶段,我们明白,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进取者眼中看到“晨线”,散闲者眼中看到“昏線”。   黎明即起,孜孜为善。希望同学们把握时间的清晨,热爱生命的春天;让我们用拼搏的汗水去浇灌,用爱心的阳光去照耀,用执着的信念去期待,珍惜人生的“此时太阳高度”,追求人生的“最大太阳高度”!   希望我们用
【摘要】如何帮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活动中亲身经历这个过程,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使学生深刻地觉得“数学好玩”,并“玩好数学”,乐在其中,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基本数学活动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策略  数学基础活动体会经验主要是指我们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前
一转眼,女儿小希就该升高二了。  小希不属于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但好在够细心够坚持。我和老公始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无限放大她的优点,并告诉她再努力些就会更棒。  在我俩的一致“忽悠”下,小希小学没毕业,钢琴就考过了业余八级,并且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她基本每天会抽出一个小时认真读书,所读的都是国内外古典名著之类的课外书。我们本着开卷有益的宗旨,从不过多干涉,只要她的成绩能保持中上游水平就行了。  
·最坏的爱情是一个人的坚守·  看過电影《无问西东》的人,大概都知道里面有一段最坏的爱情。剧中王敏佳的老师许伯常和他的妻子刘淑芬结婚多年,却貌合神离。  因许伯常经常被妻子当众追着打骂,大家都觉得他很不幸。王敏佳和同事李想甚至为他抱不平,觉得他应该离开这个悍妇。  可是,他们夫妻之间没有过爱吗?非也。刘淑芬在临死前含泪回忆两人年轻时在门口拉手风琴的场景:一个拉风箱,一个弹键盘,眼里是和煦的春风、荡
吃啥补啥,流传甚广的说法  在“吃啥补啥”的理论中,更加广为流传的是“以形补形”,因为它更加直观,容易记得。“10大形似人体器官的果蔬吃啥补啥”就属于这类。  “以形补形”,即食用外观上与人体某器官相似的食物,对人体的该部位有利。这种思维并不是中国独有,其他国家也有流行,如松茸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称,日本人认为食之可以使男士强精补肾;在南美洲和印度,很多人因为辣椒的形状和颜色,而认为它具有壮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