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浙江椒江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职业技术学院和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主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社会培训工作,密切结合社会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实际需要,培养了大量的有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较好管理能力的现代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技能型人才,既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为当地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技能型人才,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社会培训的形式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每年涌现出许多失业人群,如:大中专毕业生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待岗;由于企业效益不佳很多人失业;有好多企业由于产业转型、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重新定岗;还有许多失地农民、劳动力富裕的农民也需要在社会上谋得一技之长,以便从事某一种岗位。在这种形式下,我国政府也越来越关注对社会失业待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特别是加大对失业人群中比重较大的农民工进行培训,除此以外,企业培训也日益得到重视。
三、社会培训的重要性
教育体制决定人才供应,教育与培训产业化程度决定了人才的供应质量以及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毕业后走上社会的人群来说,待岗、再岗的再学习机会主要取决于培训,所以再教育培训是决定这部分人群素质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再教育,在推动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椒江,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提升,已经形成了医药化工、缝纫设备、家用电器等三大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同时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为主打的新增长点蓬勃发展,产业进程的加快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培训必须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失业人群的再就业能力、提升企业员工的适应企业转型所需要的技能能力等。
四、社会培训的目的
社会培训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失业待岗、失地的农民、大中专毕业未就业的人群提供继续再教育、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以利于再就业;同时也为企业用工单位提供员工继续再教育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
所有培训的人群中,比较集中的是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并让他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党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与补助农村劳动力培训。
五、社会培训的主要内容
根据社会培训主要对象的三大类,培训主体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就业技能培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企业定向培训和创业培训(包括SYB创业培训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培训)。培训的具体项目有船员、服装、模具、数控、缝纫机装配、电焊、摄影、电工、化工、物流、药品购销等共115项。
六、培训队伍建设
为保证教学质量,扩大和满足椒江区内各个区域有培训意向学员的需求,相关部门做了培训主体的相关统筹。椒江区就业劳动力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下岗失业职工的培训,农村社会劳动力培训则由政府牵头,充分借助科研教育机构的力量,对现有社会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了整合,组建了椒江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学校,作为全区开展包括失业失土农民在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的主要基地,并设立了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名厨厨师学校、南方美容美发学校、区农函大和海门、白云、葭芷、洪家等16个培训教学点。
在培训队伍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打造了六大特色培训基地:以区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的电脑、会计等综合技能培训基地;以区职业中专为主体的车工、模具、数控等机械类培训基地;以名厨厨师学校为主体的烹饪、面点等餐饮专业培训基地;以南方美容美发学校为主体的美容美发专业培训基地;以区农函大为主体的现代实用农技培训基地。
培训的师资主要由大中专院校的专业技能老师和各行各业中高级技工和师傅、专家等组成,队伍阵容强大,专业性强,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
培训学员可根据项目选择参加培训。培训机构主要以理论授课和操作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操作课的形式有模拟实习环境操作和到用工单位实习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技能,使得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能顶岗操作,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七、培训的成效
据区政府相关数据,椒江区2004年人口总数47.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目前土地被征用的村有120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43.6%。按照2003年椒江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的结果,16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为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占总劳动力比重的76%,没有技术特长的占81%,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82%。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包括失土农民在内的椒江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偏低,难以满足企业单位的用工需求,难以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因此,大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积极寻求促进培训加快转移的发展对策,确保失土农民培训有份、就业有岗、致富有路,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艰巨任务。
自2004年以来,椒江区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果是:累计投入培训经费2531.2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8.03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49万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0.73万人,培训后转移农民就业2.09万人。并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受到省市级主管部门的表彰,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其中椒江职业中专根据椒江区各街道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区域特色,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特点、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农民培训需要,大力开展特色培训、订单式培训、菜单式培训。如:到三甲开展电脑培训、财务会计培训等;组织学员开展电子电工、数控维修操作、计算机操作、餐厅服务等;企业员工到学校参加企业文化和专业培训等。如一个街道结合辖区内眼镜制造业发达的特点,举办两期眼镜定配工培训班,90%以上的参训学员实现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另一街道主动上门联系用工短缺企业,开办了两期布绒玩具定向培训班,学员培训后就业率高达95%。
八、总结与建议
建议扩大培训机构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和挖掘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潜力,将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建成兼有职业需求调查、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并与职业介绍紧密联系的多功能综合基地—-培训集团,充分体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功能,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这样职业培训集团就可以依托于社区,依托培训、就业、鉴定等职能机构的紧密协作,发挥整体优势,既为劳动者培训、鉴定与就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又成为区域性职业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更在当地为促进就业、稳定社会和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椒江职业中专)
以浙江椒江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职业技术学院和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主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社会培训工作,密切结合社会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实际需要,培养了大量的有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较好管理能力的现代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技能型人才,既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为当地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技能型人才,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社会培训的形式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每年涌现出许多失业人群,如:大中专毕业生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待岗;由于企业效益不佳很多人失业;有好多企业由于产业转型、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重新定岗;还有许多失地农民、劳动力富裕的农民也需要在社会上谋得一技之长,以便从事某一种岗位。在这种形式下,我国政府也越来越关注对社会失业待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特别是加大对失业人群中比重较大的农民工进行培训,除此以外,企业培训也日益得到重视。
三、社会培训的重要性
教育体制决定人才供应,教育与培训产业化程度决定了人才的供应质量以及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毕业后走上社会的人群来说,待岗、再岗的再学习机会主要取决于培训,所以再教育培训是决定这部分人群素质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再教育,在推动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椒江,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提升,已经形成了医药化工、缝纫设备、家用电器等三大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同时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为主打的新增长点蓬勃发展,产业进程的加快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培训必须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失业人群的再就业能力、提升企业员工的适应企业转型所需要的技能能力等。
四、社会培训的目的
社会培训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失业待岗、失地的农民、大中专毕业未就业的人群提供继续再教育、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以利于再就业;同时也为企业用工单位提供员工继续再教育的机会,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
所有培训的人群中,比较集中的是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并让他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党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与补助农村劳动力培训。
五、社会培训的主要内容
根据社会培训主要对象的三大类,培训主体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就业技能培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企业定向培训和创业培训(包括SYB创业培训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培训)。培训的具体项目有船员、服装、模具、数控、缝纫机装配、电焊、摄影、电工、化工、物流、药品购销等共115项。
六、培训队伍建设
为保证教学质量,扩大和满足椒江区内各个区域有培训意向学员的需求,相关部门做了培训主体的相关统筹。椒江区就业劳动力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下岗失业职工的培训,农村社会劳动力培训则由政府牵头,充分借助科研教育机构的力量,对现有社会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了整合,组建了椒江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学校,作为全区开展包括失业失土农民在内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的主要基地,并设立了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名厨厨师学校、南方美容美发学校、区农函大和海门、白云、葭芷、洪家等16个培训教学点。
在培训队伍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打造了六大特色培训基地:以区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的电脑、会计等综合技能培训基地;以区职业中专为主体的车工、模具、数控等机械类培训基地;以名厨厨师学校为主体的烹饪、面点等餐饮专业培训基地;以南方美容美发学校为主体的美容美发专业培训基地;以区农函大为主体的现代实用农技培训基地。
培训的师资主要由大中专院校的专业技能老师和各行各业中高级技工和师傅、专家等组成,队伍阵容强大,专业性强,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
培训学员可根据项目选择参加培训。培训机构主要以理论授课和操作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操作课的形式有模拟实习环境操作和到用工单位实习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技能,使得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能顶岗操作,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七、培训的成效
据区政府相关数据,椒江区2004年人口总数47.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4%。目前土地被征用的村有120个,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43.6%。按照2003年椒江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的结果,16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为初中以及初中以下的占总劳动力比重的76%,没有技术特长的占81%,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82%。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包括失土农民在内的椒江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偏低,难以满足企业单位的用工需求,难以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因此,大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积极寻求促进培训加快转移的发展对策,确保失土农民培训有份、就业有岗、致富有路,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艰巨任务。
自2004年以来,椒江区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果是:累计投入培训经费2531.2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8.03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49万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0.73万人,培训后转移农民就业2.09万人。并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受到省市级主管部门的表彰,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其中椒江职业中专根据椒江区各街道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区域特色,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特点、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农民培训需要,大力开展特色培训、订单式培训、菜单式培训。如:到三甲开展电脑培训、财务会计培训等;组织学员开展电子电工、数控维修操作、计算机操作、餐厅服务等;企业员工到学校参加企业文化和专业培训等。如一个街道结合辖区内眼镜制造业发达的特点,举办两期眼镜定配工培训班,90%以上的参训学员实现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另一街道主动上门联系用工短缺企业,开办了两期布绒玩具定向培训班,学员培训后就业率高达95%。
八、总结与建议
建议扩大培训机构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和挖掘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潜力,将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建成兼有职业需求调查、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并与职业介绍紧密联系的多功能综合基地—-培训集团,充分体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功能,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这样职业培训集团就可以依托于社区,依托培训、就业、鉴定等职能机构的紧密协作,发挥整体优势,既为劳动者培训、鉴定与就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又成为区域性职业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更在当地为促进就业、稳定社会和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椒江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