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zhong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给学生营造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数学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趣味故事、生活实际、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强化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背景和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能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学习,这无疑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现拙述于下,旨在与同仁探讨。
  一、结合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由于年纪小,因此对有趣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为了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
  例如,我在执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为了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原始森林里,有两只小松鼠在玩耍,玩着玩着它们发现了一棵结了很多松子的大松树,看到此种情况,两只松鼠快速地爬上了大松树。其中的一只松鼠先爬了4米,然后爬了3米终于摘到了很多松子;而另外一只松鼠先爬了5米,但是不小心又失足滑下了1.6米,结果晚了一步。”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陷入了沉思。看到这种情形,我适时地抛出问题:“请大家算下这两只松鼠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松鼠还要爬多高才能够到松子?”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得出了正确答案。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逐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之一,只要运用得合理就可以创设出高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例如,我在执教“轴对称图形”这个数学概念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一数学概念,我创设了下面的情境:“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请问同学们都会剪纸吗?”同学们有的表示会,有的表示不会。然后我出示了一段民间艺人剪纸的视频,学生看得非常入神,纷纷对这些民间艺人的剪纸手艺表示惊叹。精美的蝴蝶、红双喜在艺人的手底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得不让人佩服。看到学生如此的羡慕,我提出了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艺人所剪出的图片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听到这个问题,立即就有学生回答道:“这些剪纸都是对称的!”大家纷纷表示确实是这样的。于是我顺势说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确实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结合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把握住重点,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创设问题情境,即必须在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上创设情境。这样可以避免创设问题情境的盲目性。重点问题事实上就是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那么,究竟如何在重点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呢?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问题,我创设了下面这个问题情境:假如一元二次方程(k-1)x 2x 1=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呢?李丽同学回答:“由于已知方程(k-1)x 2x 1=0有实数解,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0,于是可以得出=4-4(k-1)≥0,由此解得k≤2。”李丽同学回答完之后,王刚同学补充道:“此时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k≠1,要不然这个过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正确答案应该是k≤2且k≠1。”接下来,我将原题目改成:假如方程(k-1)x 2x 1=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朱颜同学回答:“一样!”沙娟同学则回答:“k=1时,方程有解,解是x=-,所以k≤2。”
  在质疑和讨论中,同学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不仅完善了本题的解法,而且形成了合作交流意识。完成了本题的解法之后,学生加深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和理解。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为途径,进行有效学习,这是数学教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学生发展上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双基、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者形成一个整体,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希望本文能引发同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的探讨,引起更多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中,不断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再现真实场景,转化思维模式,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 探究能力培养  古代的勾股定理、圆周率的计算、物体面积体积的
药剂科是保证医院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关键,所以应当提升对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大型的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相对完善,但是基层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工作还不是特别理
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职高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的现象,提出了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情和教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是小蘗科(Berberidaceae)八角莲属(Dysosma)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喜潮湿温暖气候,长生与山坡山谷、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下阴湿处、山沟石缝等土壤中。八角莲属植物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八角莲属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
摘 要: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已经被广大数学教师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强化了教学效果。目前新课程理念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合作氛围,培养具有团队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课堂,树立新的课堂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摘 要: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它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从图形的直观特征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使问题简捷地得以解决.本文从培养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几个具体实例,从借助数轴、借助图像、借助单位圆、借助复平面和借助几何构建这五个方面谈谈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 数形
摘 要: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教”“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不断汲取营养和探索研究,做到师生共勉,共获成长。  关键词: 职高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传统
问题情境就是指在一定的情景或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产生学习动力,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素质教育铺路搭桥。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因此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设置好课堂教学情境
摘 要: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了减负提质,必须优化总复习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 章节复习 例题讲解 解题思路 习题归类  初中数学总复习切
目的: 观察γ-羟基丁酸受体(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receptor,GHBR)-抑制性G蛋白(inhibiting protein,Gi)信号通路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