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
技术蓝领逆风飞扬
今年的人才市场两极分化,一头凉,一头热。
凉的是今年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003年,是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共有212万毕业生,比2002年的145万增长了67万。数量的增加无疑会增加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但突如其来的SARS更让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学生们走马灯似地奔走于各招聘会之间,虽然是炎炎烈日,他们却分明感受到了就业寒冬的凛冽。
另一边,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却显得热浪逼人,在广东南方人才市场,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高高地占据了榜首。由于高级技术人才紧缺,高级技师的工资也是竹子开花节节高,深圳去年第三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硕士研究生月薪高中低分别是5900元、3500元和2400元,而一名高级钳工月薪分别是6600元、4300元和3200元。
一位电子科技大学软硬件开发与程序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怀揣着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到昆明、贵阳等地应聘时发现,自己在大学学到的能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东西远远不够。在征得父母的充分理解后,他下决心“开倒车”,报考了高级技工学校并被录取。
事实上,这位毕业生的做法并非独出心裁,去年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附属高级技工学校、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等5所高级技工学校,面向社会招收了388名学生。这些学生中20%的人具有专科或本科学历,多来自工业制造、工程等理工类专业,也有司法、管理、文秘等文科类专业。
其实追溯到2000年,贵州省的贵航技校就招收了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身份的新生,拉开了大学生“回炉”技校的序幕。
当大学生到技校接受培训,大学生毕业后回技校学习由个例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一种热潮时,有人不解:技校怎么一下子就热起来了呢?
观察
大学生为啥要“回炉”
2002年,在沈阳市技工学校的考生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一部分已拿到大专毕业证书的学生也来报技校。同年,40余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跨进新疆昌吉州高级技工学校的大门。
2003年,50多名大专生在新疆保安技校重读。同年,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进入苏州市高级技术学校继续“深造”,其中不乏本科生。与此同时,苏州市技术培训中心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学本科生到该中心参加技能培训。
然而,很多人对大学生转投技校表示不解,一位家长直言不讳:“上了大学再来念技校,那么大学不是白念了吗?”但是,在这些大学生眼里,从头再来,绝不会空手而归。
市场需要决定一切
有一组被很多媒体引用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在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比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只有100多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才交流中心对乌鲁木齐市的各大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去年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用工量占到了总用工量的75%,今年比去年又上升了5%。
广州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所作的《广州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九五”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年增长速度为5%,若保持这个增长速度,预计2005年广州市技能人才数约为120.8万人,这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开发“十五规划”》所要求的2005年末达到全市拥有技能人才153.48万人相差32.68万人,即相差20%。按2002年广州市177所职业技校应届毕业生45368人计算,2005年才能培养输送18.15万人,缺口为14.53万人。同时,《广州市人力资源开发“十五规划”》还要求,“十五”时期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技能人才的目标结构比例要达到7:40:53,因此广州市在“十五”期间每年缺口1.49万高级技师、技师和9.42万高级技工。
两会期间,有代表发出如此感慨并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我们可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就是无法引进数以千万计的技术工人。”
技校生利好消息此起彼伏
近几年来,天津市10多家高职院校及100多家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成了三资企业抢夺的热点,尤其是那些品牌过硬、具有良好办学声誉的院校,更是成为厂家抢夺人才的重点。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2002年初接待了10余家三资企业,短短4个多月里,28家企业瓜分了学院的888名学生,应届毕业生被一抢而空,就连2003年的毕业生也被“预订”出500人。
2002年,山东技校生就业率高达93%,技术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从2003年一季度情况看,已有70%的技校生被企业“订购”,一些名气较大的学校,手里攥着三四个岗位待价而沽的学生不在少数。
再看苏州,近年来苏州的技工需求量大增,今年仅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就需要一线技工2.4万人,而技校、职校毕业的学生只有5000人,这些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抢手货”。如此好的就业形势自然让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羡慕不已。
观念市场化
贵航技校校长李治茂说:“大学生重新读技校,说到底,是就业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正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孙钰华则认为,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到技校“回炉”说明社会更注重人的实际工作技能,说明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实际,这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增加竞争力的动力,是一种社会充电,应该大力提倡。
观念市场化的另一个佐证,是有识之士对“惟学历论”的激烈抨击,并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共鸣,形成一种舆论强势。
当年日本的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有一个用人标准,即不惟学历,因为学历愈高,自尊心就愈强,就愈无法从基层做起。盛田昭夫甚至写了《学历无用能力至上》一书,讲的就是学历高低与能力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2002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说:“当前很多企业招聘、用人通常要求高学历的做法,看似人才浪费,实际上是管理者无知的表现。”他在研究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部分广告后发现,只有2%要求硕士,4%要求学士,其余竟没有学历要求。这与国内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动辄提出“硕士、博士”的要求,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根本问题出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前没有研究“人与工作的关系”。
他说:“目前雇用一个不恰当的人从事工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往前追溯,传统的干部身份管理没有向现代人事管理转型,更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去甚远,常常造成人和事不相匹配。”他认为,启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必须从“工作分析”开始。作为一种受教育程度的认知,学历并不是不重要,但问题的关键是,招聘活动中提出学历要求,究竟与这些工作有什么关系。曾湘泉的这番议论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个月来,全国多家媒体转载。笔者在与一家用人单位的主管交流时,他对曾教授的这番高论也极力推崇,笔者以为,这样的用人单位领导会日渐增多。
从实践的层面看,人们也从越来越多的个案中发现不少创业者都未受过高等教育,充其量就是一个技校生。这些技校生之所以掘到“第一桶金”,缘于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充满危机感,具有较强的创业动力和潜在的创业意向。另外,创业之初,创业者一般要通过一技之长起步,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技校教育更重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一到工作岗位就能上手,更重要的,他们比一般人吃苦、好学、肯干。这些条件都促成了他们比别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大学生“回炉”有优势
据了解,大批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技工和高级工程师,同时还需要大量介于两者之间的技师。但是,从一个普通技工成为一名技师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现在技校的考评条件非常多,不但包括高超的技术,还有学历、外语等等,从而限制了很多技工向技师的发展,而大学生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实,大学生“回炉”绝非中国人首创,人家发达国家早已见怪不怪了。据了解,美国有一所技术学院非常特别,那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要比其他大学高3岁左右,因为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当高,冲着这一点,很多学生在拿到学士学位之后再来此读3年大专。看来,何时国人不再把“回炉”当成一件新鲜玩意儿,让人忧虑的“高级蓝领”短缺现象才能得以缓解。
链接
如何给人才一个准确有定义?
传统的定义
“你是个人才吗?”
我们从目前各地的统计中能够找到“标准答案”:凡具有“中专和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都被“理所当然”地纳入了统计范围。在此,“人才”是与学历和职称划等号的。
有人将这一基于“统计口径”的人才定义称为传统的“计划经济型”人才定义。在计划经济时代,只要是中专以上(不包括高中)毕业生,便具有“天然”的干部身份;而只要有技术员以上职称,无论你在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统称为“干部”。这一“人才”定义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干部统计概念的“翻版”。
现实的尴尬
尽管多年来我们给予“人才”一个“守恒”的定义,但实际上,随着人才热的升温,“人才”的内涵、“人才”的标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便是不少地方在引进人才时,把“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作为“准入”的最低条件。这可算“门槛”抬高的一个证明。
当然,也有把“门槛”降低的。比如,在广州等城市,公开允诺,欢迎工人技师乃至职高、高职毕业生到他们那里落户、工作,以解技工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而这些人以他们的学历,是无论如何不能划入“人才”范围的。但这依然阻挡不了这些城市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冲破现行“人才”定义的束缚,制定更为实用的标准,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引进人才。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人才”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某种不一致,它既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也不是一个“统计口径”问题,它已成为我们在日益高涨的人才开发工作中必须正视、必须解答的一个问题。“人才”的概念理当重新定义。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人才”难道真的是用“学历”和“职称”来划分?“人才”内涵是否应该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赋予它新的含义?“人才”的定义究竟怎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时代要求?
专家的说法
如何给“人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一般来说,“才能杰出者”即为人才。
而人才学研究者则认为,“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就是人才。”在这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德才兼备”是我们多年来一贯坚持的人才标准。
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说,人才具有类别性、层次性、相对性和模糊性。前“三性”,比较好理解,关于人才的模糊性,王通讯是这样解释的:世界上的事物,有时必须清楚,有时反而模糊点好,这要看做什么。在人才研究中,人才这种客体的模糊性,反而可以增加工作的乐趣和意义,激励我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按照人才学的观点,人才是不能以学历和职称作为界定条件的。国家计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博士就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人才”是人力资源市场最活跃的部分。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按照现行的规定及统计方法,列入人才名册的不一定算得上人才,没有列入人才名册的,不一定不是人才。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谁能说他不是人才?“白领是人才”,谁又能说“蓝领”里边就没有人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增长。而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培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最近向新闻界说的这番话,就包含了这样的观点。
讨论
据某人力资源网站的数据,每个月属于技术蓝领范畴的职业需求始终保持在75000个左右。而在那份统计中,IT、销售、市场、金融/财务、人事/行政和工程技术一起被列入了技术蓝领的范畴。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一些疑惑,我们的讨论也就由此展开——
谁在代表技术蓝领?
胡尧君 人力资源顾问:不仅仅是体力活的领域
技术蓝领这个区分标准目前还是比较模糊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指电工、钳工、模具工等等和生产领域有关的高级职业,是那些本身具有相当水平的技术,能够完成较高质量和要求的技术工作职位。从去年开始,这个领域开始被扩大化——技术蓝领,不仅仅指以体力工作为主的技术职位,而是涵盖了基本上所有不是以创造性工作为主,不具备管理职能的工作。我们通常所指的IT蓝领,程序蓝领,其实也只是这个领域的一部分。就以IT方面的工作为例,现在的程序编制,由一些系统分析方面的专家进行管理,将整个大型程序拆分成各种模块,由许多程序员共同开发。这些程序员的工作仅仅是把这些程序要求用代码形式实现出来而已,很多时候都是重复性的、机械性的程序编制,其实和生产领域的流水线操作员的工作非常类似,只不过他们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再比如一些公司里的文员,每天做的都是处理文档、核实数据、打电话联系客户之类的机械性工作,没有自主权,其实也就是公司里的一个基础环节。
我觉得,把技术蓝领的领域扩大,把一些低层的职位从白领领域里划分出来还是很有道理的。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市场都能起到一些作用。对于求职者来说,至少能让自己的心态比较平和。以前有不少人宁可做低层的“白领”,也不要去做“蓝领”,这种情况以后不能说没有,至少会有一点改善。
张 洪 某保险公司理财顾问:和体力活没有区别
在保险公司工作,名片上印的是理财顾问,但是基本上我一直有这样的自觉,这个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体力劳动。在我平时的工作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赶来赶去,然后和各种客户介绍我们这里的各种产品,帮助客户选择适合他们的险种,然后还要帮助他们下决心买这个产品。这种类型的工作介于金融和销售之间。虽然,从事这种工作也是西装领带,看起来是挺体面的,其实还是以体力为主的工作。我觉得,把这种职业划分到蓝领的范畴里去,很正常。一份职业是否是白领,不能看在什么领域,而要看工作的实质。
唐 路 程序开发主管:程序生产并不高深
现在的程序开发工作,对很多客户来说,或许是很艰难的事情,而对于技术领域的人来说,程序开发是一件非常基本的工作。
在我们公司,程序开发的流程是:接到订单,通常就找几个系统分析师来,把需求处理一下,把整个程序分解成一系列的流程。根据这种流程,我们就能够进行开发工作了,至于具体的程序编制,都是依靠很多程序员共同完成的。开发程序不可能依靠这些系统分析师,他们的代价极其昂贵,工作都是按照天来算的,每天要好几千乃至上万。而普通程序员,大概每个月收入最多也就是这些系统分析师一天的收入。现在,在一个程序开发的工程中,普通的程序员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要工作一个月甚至更多。他们的工作没有什么创造性,要求也不高,基本上经过程序学习,一些基本的东西学会了以后就可以上手了。
江长荣 高级电工,现场施工监理:技术工人更被人尊重
我现在负责的是施工监理,主要是一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在电气安装方面,与工程师和建筑师沟通后,接下来和一起工作的电工沟通。如果说,我们这种技术蓝领和上面的工程师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就是在安装的时候工程师动口不动手,而我还是很乐于动手做的。在身份上,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电工,能和兄弟们一起做事情是比较开心的。
在大部分人眼里,蓝领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其实,在体力劳动方面,对技术的需要和对技术的尊重要比一些白领的工作更强。而且,只要待人比较和善,别人会非常尊重技术比较强的人,整天以“师傅”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