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我”字了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高三学子“问题作文”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作文“无我”的现象严重突出。笔者从长期的高三语文教学中梳理出学生“问题作文”种种“无我”现象,以飨读者。
  一、少“真实的自我”表达
  学生作文是对学生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真实的自我”来源于生活的“真”。作文应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心发现、真情体悟之后,以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凝聚结晶而成的。推求这一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写作的两个因素:生活(源泉)和学生(主体)。前者是客观存在,后者主观能动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学生作文首先需要一个会发现生活、体悟生活进而能够对生活进行艺术再现的人。我们应当从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得到是这个活生生的人在思考、在发现、在创作,作文中要有“他”的影子,从“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中,让我们能读到一种“生命活力的张扬”。因而所谓的“言为心声”就应该是作文是学生“真实的自我”流露的心声。然而,在大多数高三作文中,由于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或者疏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甚至不惜去捏造。
  比如学生在写命题作文《真诚的故事》时,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就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抓捕生活中发生的真诚的故事,而是宁愿选择去叙述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某古代文人身上的故事,或者直接取材于看过的小说杂志中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事,甚至倾尽“想象”凭空编造出一个故事以期打动读者。下面是两名高三学子撰写的《真诚的故事》选段:
  (一)“竹内中空,因爱而实。”这是竹内实先生对自己名字所做的最美丽的诠释,喜欢竹内实先生,源于他的真诚。
  他是一个日本人,却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作为一个日本人,他让我所看到的却是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真诚与炽热。他真诚而无畏,当中日友好邦交之时,他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友好一词不能滥用”。
  竹内实先生的确是一个真诚的人,就如他的人生故事般,真诚而又令人的心也为之折服。
  (二)对于被关押多年的囚犯来说,自由是他们最向往的,甚至有个别的囚犯为了获得自由而冒险越狱。与这种不安分的囚犯比起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囚犯路易斯·洛佩斯目前的行为显得有些“犯傻”。
  现年37岁的洛佩斯早年因驾照被吊销无证驾驶、醉酒驾驶、撞车、肇事逃逸等多种违法行为被判入狱一年。但是由于监狱的电脑系统出现错误,他在服刑3个月后就被告知可以出狱,剩下的是一年缓刑期。
  洛佩斯坦然说:“这件事本就不该发生,现在我只想做我该做的事,接受我应得的惩罚,这样我才能安心过我的新生活,仅此而已。”
  洛佩斯被误放,却能主动回监狱领刑,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诚信传奇,这个过程中囚犯洛佩斯已经迷途知返,走向了新生。就像高尔基说的,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这样的“问题作文”在高三学生中比比皆是,说是撰写其实是杜撰,若不是瞎编乱造,便是在网上复制粘贴,抑或是在《高考满分作文》中剪辑拼凑的。读这样的文字,你的感觉是什么?除了学生机械背诵材料、生搬硬套故事外,我找不到其他词语来形容。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不能把自己写进作文中去,他们无法讲述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忽略自己自我个体生命的存在,这种忘了“我是谁”的作文不只让我们忧虑,更让我们害怕。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自我”,也是我们对有真性情、有独立思想的健康人的呼唤,这样的人他应该知道写作是“发现”生活而不是“拷贝”材料。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在这里想说:我写,故我在。学生写作,那么他们的作文中就应该有“真实的自我”在思想。
  二、缺“理想的自我”构想
  要书写“真实的自我”,还应当弄明白“真实”它不只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也包括创造理想的“真实”。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它们同样展示艺术的“真实”。读杜甫的诗,我们可以读到“乾坤一腐儒”的“诗圣”形象,读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赤诚的爱国思想;读李白的诗,我们同样可以读到“我本楚狂人”的“诗仙”形象,也可以读到他傲岸不屈的个性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杜诗再现“真实的自我”,有沉郁顿挫之美;李诗书写“理想的自我”,有清新俊逸之美。
  高三学生“问题作文”普遍存在想象力贫乏、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缺席的问题。写作究其本质来说是心智场上思维运行的轨迹,高三学子局促一室、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整天被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填鸭,各学科题海战术的轮番轰炸,他们思维的触角习惯停泊在生活的表象,他们没有深入生活内层的思考,没有触及生命内核的叩问,没有呼唤人性本真的探求,作文之中自然缺乏对“理想的自我”构想,没有想象,何来创造?没有想象,何来生气与灵动?诚然,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理想的自我”,是希望学生在作文中抒写自己积极、进步、健康、深刻的思想,抒写他们关注民族、国家以及世界未来的情怀,而不是要求学生用“政治化”的口号来写出他们的“崇高理想”,构想一个脱离生活的虚无缥缈的“高大全”的自我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常常要求“立意要高”,“立意”的确是衡量作文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将理想庸俗化、功利化。在作文中对“理想的自我”的构想应是一个高三学子对高三生活的真体验、真情怀、真思想的再现,“理想的自我”是一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自我,也是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自我,而习惯在作文中说套话、说大话的学生没了真情怀自然无法再现“理想的自我”。
  三、非“理性的自我”思辨
  高中生作文缺乏思辨性,这是他们作文的通病,“问题作文”非“理性的自我”思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审读作文材料时缺乏思辨能力。如下面一则材料: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了一个孩子掉入水中。就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的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了。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去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奖他品德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赞扬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人们假如垫钱续回了奴隶而又不报账,自己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账又表明自己的人格不如这个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要阅读上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大多数学生解读材料时只顾及一点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写作中他们有的批评孔子重利轻义,有的指责第一个学生的贪心,有的赞誉第二个学生的不图名利的美德,很少有学生从孔子、家长、学生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全面评价孔子“以人为本”的观点。
  二是批判负面现象时缺乏人文情怀。不少学生热衷于写反面教材,但常常片面化、绝对化看待问题,故意夸大阴暗面,扭曲事实真相。如他们揭露“小月月事件”时,对那些冷漠的袖手旁观者一棍子打死,忽略道德本身引人向善的人文关怀,对旁观者的行为不作设身处地的思辨分析,文章自然少了真情实意。
  三是照搬哲学概念时缺乏创造精神。“问题作文”中有不少学生喜欢用哲学观点来分析材料,论述问题,这样做表面看似乎增强了文章的思辨色彩,但他们往往只是照搬那些哲学概念(如“一分为二”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却不懂得把这些哲学观点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种非“理性的自我”思辨,让我们感觉他们只是“知识的容器”而非“思想的智者”。
  四、无“文化的自我”书写
  学生个性的丢失必然导致作文中人文的流失,从内容来看高三学子“问题作文”无“文化的自我”书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作文中对个人观点的阐述少,行文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说话“假大空”,胡编乱造;二是有一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能说真话,抒发真实情感,但往往抒发的是对社会的不满、愤恨、抨击,对人生的苦闷、孤寂、失落,表现出在这个年龄阶段极不相符的消极情感;三是学生普遍缺少阅读积累,表现出语词匮乏、叙述单调、内容干瘪、情趣乏味。他们不能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作文无文气,无才气,无思想的厚度,无情感丰富的蕴藉。
  针对高三学生作文中无“文化的自我”书写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学生在作文中完全可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反省,写出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只要是用心写,用激情写,用欢笑和泪水写,说真话,抒真情,崇尚真善美,关怀人的生命和终极发展,那么表现出来的人性就是美好的、善良的,写出来的文章都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作文就是做人,高三学生“问题作文”对“自我”的迷失,使得其作文成了不能承载他们个性、思想、情怀、理想、人格的一纸空文。作文无“我”,作文无“魂”,则人无“魂”,殆矣!
  [作者通联:重庆巫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上善若水,随物赋形, 或方或圆,尽得其妙。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延续了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但又将过去的材料加命题形式变成了材料加话题的形式。“牛奶”“矿泉水”“酒”,皆为水性物质。“方盒子”“圆瓶子”,因物而变。作文材料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人生的“方圆”做铺垫,立足于考生生活经历,却又超尘脱俗,将立意定位至奇奥精深的处事之道——方圆哲学。此命题既“贴着地面飞行”,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又“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其文本短短四千余字,没有繁杂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人物内心刻画,却感人至深。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已然十分详尽,但经典作品总是有着令人常读常新的神奇魔力。笔者试图从文本着手,对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再做梳理,以便探究文章主题。  一、母亲形象的特点  首先谈谈母亲形象的特点,马尔克斯的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母亲形象。母亲这一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言: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师之师。这句话用于烛之武身上最为妥帖。每次读《烛之武退秦师》,总会生出许多感慨,查阅相关资料,总感觉赏析过于寥寥。笔者不揣浅陋,对其说辞艺术作些赏析。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
在普通学校里,“作文”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写短文,只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考试中使用,所写的通常是文字比较简单,篇幅比较短小,意思比较单纯的文章。懂得这一点,如何要求学生作文,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样,可使我们排除“恨竹不能高千尺”的急躁情绪,有益于脚踏实地,因材施教。  我指导七年级新生作文的四个步骤是:  一、摸清底子,就材取法  新生入学后,我不急于布置作文,而是用二至三周时间,指导学生读范文。  我挑
千古霸王,至今依然昂首屹立于乌江之畔;千秋霸业,早已几度江山。但霸王在“鸿门宴”上的“沉默”却依然让人费解,难道真是范增“项王为人不忍”的谶语道破了天机?  在节选《鸿门宴》中,司马迁浓墨重彩凸显的人物有两位——刘邦和樊哙。刘邦谋、言、屈、逃,全身而退,委实令人叹服;那樊哙呢?面对霸王,却敢瞋目而视、发尽上指,确实让项王心生一丝敬意——英雄相惜呀!可这就足以让项王将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江山拱手让人吗
根据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更是文化悲剧。  “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这种观点,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从情节上看,是曹操杀掉了杨修,实际上是中华文化中最阴暗的一面——权谋文化杀死了杨修。三国时代,无论杨修的主公是谁,恃才放旷的他都难免悲剧。在中华文化圈里,只要权谋文化不死,杨修之死就不止。  
一、作文命题解读  江苏省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在作文命题方面一直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稳中求胜、守正出新。从2002年到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开始,进入命题作文时代,自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过去的命题方式,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者所提供的文字或图画材料的含义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材料作文
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角度是多元的,解读的主旨是多义的。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从老王的角度解读老王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等,从作者的角度解读对弱者的关爱以及关爱不够的愧疚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人教版教参认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当我们沉潜文本,细读文本,总有一种解读贴近作者的创作的最初动机。下面我们从老王的三送和“我
一、古汉字导入,增强趣味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文言文新课的教学,学生极易在一开始就形成畏惧心理,要怎样导入才能既减少学生的恐惧,又吸引学生目光,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投入课堂学习,而且还紧密结合文本呢?教师可以以趣味古汉字字形解析作为导入,调动课堂氛围,赶走学生的恐惧心理。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里边,有一些有趣的字,如“鸡豚狗彘”,其中“彘”也是比较难写的生僻字,教
白居易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的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自然的春天,以形表的花草为意象,展示着春的魅力。语文教改的春天,语文教学的春意,则不能以“乱花”“浅草”的萌生,来粉饰语文的虚假繁荣,而应在内涵的构建上,重视思维的培养。本文笔者欲从当前语文教学的虚假繁荣的一些表象入手,探究思维培养的缺失现象,呼吁语文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