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学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有效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需要利用生物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中理解和体验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新知,增强生物学习的探究性意识和学习能力,获得学科学习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研究
在初中生物这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学中,我们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特点的,体现和落实着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需要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能让学生从工具理性学习阴影中走出来,使学习更有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一、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含义与运行价值
教育的深远意义应是对人的思想品质、人格健全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任何一门学科学习如果离开生活,就缺少学习实效性。这样的学习是空洞的,学生学习失去价值和意义。就初中生物学科而言,生物科学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及个人决策中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初中生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初中生物学习应该源自学生的生活,生物教学活动需要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科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的现实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关注生活的教学,也就是学科教学中将学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勾连,通过具体典型的情境创设,使所学内容以生命状态呈现,师生之间以教材为中介,用强烈的生活意识、生活态度进行课堂互动,谋求科学与人文世界的整合,获得知识构建与发展。因此,我们抓住生物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生活情况;具体教学中以生物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学习为对象,以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背景与基础,挖掘生活,采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理解、把握学习内容,获得知识与能力。
生活化教学体现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能够激起学生课堂参与和主体意识,形成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情感,提高活学活用能力。
二、重视预设与生成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度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究的热情。我们在生活化教学中要注意精心备课,做好课前预设,思考联系生活的教学效果生成。
1.生活化课堂导入激发主动求知欲望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认知能力,而生物学科是一门“新鲜”而有趣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之初会有想学的冲动和学好的渴望。也就是说,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期待,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先要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和对身边生物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联系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如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生存状态,想想自己小时候种过的植物,养过的动物,谈谈这些动植物生长、生活的状态。这样,学生通过美好的回忆对生物生存的环境有所认识,初步具备生物生存需要特定环境的意识。这样的生活化导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生出自学想法,自主阅读中掌握这一节教学内容,养成关注生物、爱护生物和保护身边生活生存环境的意识。
当然,新课导入方式多样,如搜集一些与新课有关的图片、诗文和音乐,引导学生对鲜活图片展开想象与思考,让学生朗诵一些诗文,并播放应时的音乐,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入兴趣和良好学习心理进入学习状态。
2.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设计生活化情境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生物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情景,点燃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如在《观察池塘生态系统》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跟学生谈钓鱼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看到别人钓鱼的情形。这样,学生在这一生活情境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对这一生态有所认识。继而,提问有的时候我们能够钓到不少鱼,有的时候很难钓到鱼,为什么呢?如此,池塘的生态系统在学生思考和自主阅读中就能得出来。然后提出另一个生活情境:我们将鱼、田螺与一些水生植物放到盛有水的密封的透明容器中,放一盏台灯,结果会怎么样?如此,学生在探究中对生态系统有深入认识和理解,提高生物知识的分析与运用能力。
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老师精心设计,以直观、形象、直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让教学思路更接近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主动认知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3.给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提升空间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多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必要时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以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找适合自己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的学习资源。如《生态系统》的学习,比较抽象的生态系统概念、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难理解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联系生活交流对周围生活的感受,说说现在生活与童年生活情况的差异,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如此,直接让学生从生态系统问题入手,能对所学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等容易理解和把握。另外,可以课前让学生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调查、对校园里动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在课堂上探讨,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
给学生自我提高的空间,需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寻生物学习资源,主动思考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在众多生物现象中发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更多地从个体现象中总结出共性的生物学知识和理论,得到更高层次的能力提升和生活体验。
总之,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以典型的、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生物现象导入新课,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围绕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搜集生物教学素材并组织教学,给学生营造生活化学习空间。如此让学生关注与体会生活,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与价值,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明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8).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研究
在初中生物这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学中,我们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特点的,体现和落实着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需要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能让学生从工具理性学习阴影中走出来,使学习更有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一、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含义与运行价值
教育的深远意义应是对人的思想品质、人格健全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任何一门学科学习如果离开生活,就缺少学习实效性。这样的学习是空洞的,学生学习失去价值和意义。就初中生物学科而言,生物科学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及个人决策中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初中生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初中生物学习应该源自学生的生活,生物教学活动需要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生物学科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的现实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关注生活的教学,也就是学科教学中将学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勾连,通过具体典型的情境创设,使所学内容以生命状态呈现,师生之间以教材为中介,用强烈的生活意识、生活态度进行课堂互动,谋求科学与人文世界的整合,获得知识构建与发展。因此,我们抓住生物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生活情况;具体教学中以生物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学习为对象,以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为背景与基础,挖掘生活,采取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理解、把握学习内容,获得知识与能力。
生活化教学体现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能够激起学生课堂参与和主体意识,形成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情感,提高活学活用能力。
二、重视预设与生成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度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究的热情。我们在生活化教学中要注意精心备课,做好课前预设,思考联系生活的教学效果生成。
1.生活化课堂导入激发主动求知欲望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认知能力,而生物学科是一门“新鲜”而有趣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之初会有想学的冲动和学好的渴望。也就是说,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期待,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先要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和对身边生物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联系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如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生存状态,想想自己小时候种过的植物,养过的动物,谈谈这些动植物生长、生活的状态。这样,学生通过美好的回忆对生物生存的环境有所认识,初步具备生物生存需要特定环境的意识。这样的生活化导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生出自学想法,自主阅读中掌握这一节教学内容,养成关注生物、爱护生物和保护身边生活生存环境的意识。
当然,新课导入方式多样,如搜集一些与新课有关的图片、诗文和音乐,引导学生对鲜活图片展开想象与思考,让学生朗诵一些诗文,并播放应时的音乐,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入兴趣和良好学习心理进入学习状态。
2.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在于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设计生活化情境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生物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情景,点燃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如在《观察池塘生态系统》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跟学生谈钓鱼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看到别人钓鱼的情形。这样,学生在这一生活情境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对这一生态有所认识。继而,提问有的时候我们能够钓到不少鱼,有的时候很难钓到鱼,为什么呢?如此,池塘的生态系统在学生思考和自主阅读中就能得出来。然后提出另一个生活情境:我们将鱼、田螺与一些水生植物放到盛有水的密封的透明容器中,放一盏台灯,结果会怎么样?如此,学生在探究中对生态系统有深入认识和理解,提高生物知识的分析与运用能力。
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老师精心设计,以直观、形象、直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让教学思路更接近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主动认知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3.给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提升空间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多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必要时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以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找适合自己知识增长和能力提升的学习资源。如《生态系统》的学习,比较抽象的生态系统概念、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难理解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联系生活交流对周围生活的感受,说说现在生活与童年生活情况的差异,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如此,直接让学生从生态系统问题入手,能对所学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等容易理解和把握。另外,可以课前让学生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调查、对校园里动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在课堂上探讨,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
给学生自我提高的空间,需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寻生物学习资源,主动思考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在众多生物现象中发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更多地从个体现象中总结出共性的生物学知识和理论,得到更高层次的能力提升和生活体验。
总之,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以典型的、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生物现象导入新课,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围绕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搜集生物教学素材并组织教学,给学生营造生活化学习空间。如此让学生关注与体会生活,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与价值,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明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