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流传下来的古籍浩如烟海,在人类文化史上灿若星辰,熠熠生辉,是中华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值得中华儿女世代传承的瑰宝。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已经有了显著的区别,古汉语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下显得佶屈聱牙,难以读懂。所以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以《山市》为例,介绍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文言文教学探索——文言文教学中的字形分析。
关键词:文言文;字形分析;形训;山市
中华古代文明的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发掘中华文化的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文言文教学,也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共识。通过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比重在不断地加大。现行初中语文的试用修订本,古代诗文的比例已占30%。教师在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种教学模式纷呈。但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这样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分重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写法特点的教学,忽视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二是在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又注重语法的教学,词汇教学则一笔带过;三是即使是词汇教学,教师也是较关注词汇的单义教学,而忽视词语意义的系统的教学。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要明确的,即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教学是有差别的,通过大量的现代文的阅读,学生在对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理解上并不难,难就难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难在文化常识上。要想理解文章,就得先扫除语言障碍。王力先生说:“……如果说,寻找一种系统性学习方法,使古书的阅读水平很快提高,这种钥匙是有的,那就是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字词教学,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科学的古文阅读习惯,解除古文阅读障碍,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经典是大有裨益的。
一、 总述文字分析这种教学方法
南宋学者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一》中说:“故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义理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文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而唐代孔颖达说:“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意尽归于此。”可以说“训诂”是学习解读理解古文的利器,这一点之于中学教师应该是意义非凡的。我们都知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我们最关键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了解、掌握一点训诂学的知识,可以让教师教得“准”,学生学得“有味”,真是善莫大焉。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本文主要从文字学角度探讨文言文的学习方略。汉字是一个音义结合体,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它具有表义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造型来解释词义。这种“据形索义”的方法也叫做“形训”。
形训的关键是六书,六书是关于汉字构造的最早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道:“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这六书,除转注和假借目前存有争议外,其他都是造字之法,了解了造字之法,也就更加便利我们推断出字的本义。比如,“象”的小篆为,整个字像大象的侧视图,主要突出象的长鼻子和庞大的身躯;“月”的小篆为,字像月亮的形状,因为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故以月牙之形描摹月亮。
二、 字形分析在《山市》中的运用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和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强等弊端。所以,我们强烈要求变革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反转”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改变那种纯知识、纯技巧的灌输和考题的反复演练上,不要把文言文教学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句翻譯上,而是要深深地扎进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地汲取营养。让学生真正地懂过去、知现在、有未来。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山市》为例,谈谈字形分析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文章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至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课文首先交代了山市是“邑八景之一也”。然后用记叙的方式描绘了山市的初生:从孤塔高耸到宫殿的出现;山市的发展;城郭的出现;山市的高潮;危楼的出现。最后补叙,山市又名“鬼市”。要求学生能从理解山市之变,想到山市的奇和美,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首先要抓住山市的一个“变”字,只要抓好了这个关键,接下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围绕这个“变”字,利用训诂学知识,我们就可以深深地扎进这篇文章,教与学不至于浮在表面。
首先我们要揭破题目。学生对“海市蜃楼”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山市”看起来就超乎生活经验的范畴了。要了解“山市”,我们要先知道“市”的本义。“市”的小篆为,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上方是“之”()部件,表示前往的意思,下方是“兮”()部件,表示人声嘈杂。本义指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山市”也就是山上的集市的意思。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集市一般是出现在比较平坦,有河流经过的地方。而这个集市居然出现在山上,那么,为什么山上会出现集市?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激发了进一步探求的渴望。 山上出现集市是“怪”,而山上的集市还会不断地变化是“奇”。让我们通过分析山市的不同形状来品味山市的奇美。
课文一开始所描述的山市是“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塔”字。塔,小篆为,“土”()部件是形符,“荅”()部件是声符,意思为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所以我们要抓住塔“高耸”的特点来解读这个时候的山市:这时山市刚刚形成,不可能有连绵的城郭,而且一座高高耸立的孤塔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山间古刹,并不少见,虽然“念近中无此禅院”人们也只是“相顾惊疑”,并没有想到这边是山市。
接下来,作者用了一个时间词“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这就是山市。这是非常符合事理逻辑的。我们单拿“宫殿”来做分析。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宫(),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殿(,殳是形符),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这个时候就可以调动学生最简单的思维,宫殿可能出现在山上吗?这显然有一些突兀。所以这个时候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这个时候,出现了“城郭”,可以说山市是山市的发展时期。城郭,泛指城市,如: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城(),从土(),表示用土来筑成的城邑;声符从成()。郭(),从邑(),亨()声,城外围着城的墙,例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可以看得出来城郭的出现表明山市是继续发展的。
接着,作者用了时间词“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这个时候,山市发展的高潮到来,不再是孤塔了,而是“危楼”。我们再从字形分析来解读“危楼”。危(),危字的上部表示“人”,中间是“山崖”,字的下部表示“跪着的人”,表示人在高处的意思。故而这个危断然不是现在的危险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要考虑到古今词义的演变。
我们再来看山市是如何消失的。“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危楼已经渐渐低下去了。接着“又渐如常楼”,也就是像平常的那种两三层的房子。特别要指出“楼”(),从木娄声,指两层及以上的房屋。“又渐如高舍”,也就是渐渐地变成了高高的平房。“舍”(),《说文解字》中说:“市居曰舍”。简单点说就是古时候的客馆,是用来交易的房间。这是一种简易的屋子,所以字面上只用屋顶、大柱、横梁和基石来表示。我们现在也还保留着这种用法,比如说“寒舍”“鸡舍”。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山市最终消失。
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山市这篇文章会比教师直接串讲翻译要有效果得多。把山市的变化分成了“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常楼——高舍——拳、豆”,这些都是一个个具象的事物,可观可想的。再加上利用字形分析解决了古今词义演变的障碍,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再加上学习过程是具体可观的,学生掌握起来轻松,教师讲起来也更加准确。
三、 需要注意的问题
黄灵庚教授提出“形训在训诂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其最大忌讳是‘望文生义’”。
诚然,形训在文言文教学中也不是万能的,造字与用字之间的不一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在使用字形分析这种方法的时候要高度注意,不要“望文生义”闹笑话。值得一提的是黄灵庚教授在《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出的几个注意事项确实帮助我们更加正确地对待“形训”:
第一,注意字形的变化。有些古义比较生僻,或者早已消失,就不能想当然地用常用义或今义来强解。
第二,假借字不能形训。
第三,《说文》用“六书”条理进行字形分析的对象是小篆,小篆是秦统一以后的规范化的文字,与先秦古文字比较,在形体结构上已经有明显的变化,一笔一画的象征性意义与字义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最终由“笔意”演变成“笔势”。
第四,只有表意文字才适合用形训的方法,表意文字包括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几类。因形声字的形旁常常是由表意文字来充当的,也往往能以此求义。如借助部首也可以帮助掌握词义。例如,部首“阝”(在左)是由“阜”变形而来,指地势较高的地方,“阝”(在右)则由“邑”变形而来,指众人聚居的地方。讲清楚这一点,学生对于一些字为何以它们为部首、偏旁,就感到好理解了。
以形求义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的是,由于字的形体经过金、篆、隶、楷等几次大变化,字形已由笔意改为笔势再变为单纯的线条符号,图像感已微乎其微,一些表意文字已丧失了表意功能。因此要以时代较早的没有讹变的字形作为释义的根据,并且借助古文字資料和研究成果。
以形求义要注意的另一方面即要注意不要把借字的字形来附会解释字义。因假借的字基本上跟字形没有关系,而音近的占多数。所以我们应当沿着声音的线索,有根据地找到本字。
教师在落实文言文字词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不分难易、不分主次,见一个分析、推敲一个,这样必然琐碎零乱,肢解文章。要重点解析,即注重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等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科学的、有依有据的解词释疑的方法示例,当然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该词该句,而是让他们学习这种方法,让他们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避免不求甚解。为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在作过示范后,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工具书,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为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教师应规定学生在每篇文章或每一单元学过之后,对常用字词进行整理。但同时又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结合。
面对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充满个性的学生,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应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结合成语教学,对字词进行聚合分散地教学等等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当然我们文言文字词教学不能喧宾夺主,这一切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欣赏古诗文的思想精华和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吴泽顺.古代汉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关键词:文言文;字形分析;形训;山市
中华古代文明的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发掘中华文化的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培养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文言文教学,也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共识。通过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比重在不断地加大。现行初中语文的试用修订本,古代诗文的比例已占30%。教师在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种教学模式纷呈。但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这样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分重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写法特点的教学,忽视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学;二是在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又注重语法的教学,词汇教学则一笔带过;三是即使是词汇教学,教师也是较关注词汇的单义教学,而忽视词语意义的系统的教学。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要明确的,即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教学是有差别的,通过大量的现代文的阅读,学生在对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理解上并不难,难就难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难在文化常识上。要想理解文章,就得先扫除语言障碍。王力先生说:“……如果说,寻找一种系统性学习方法,使古书的阅读水平很快提高,这种钥匙是有的,那就是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文言文字词教学,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科学的古文阅读习惯,解除古文阅读障碍,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经典是大有裨益的。
一、 总述文字分析这种教学方法
南宋学者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一》中说:“故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义理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文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而唐代孔颖达说:“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意尽归于此。”可以说“训诂”是学习解读理解古文的利器,这一点之于中学教师应该是意义非凡的。我们都知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我们最关键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了解、掌握一点训诂学的知识,可以让教师教得“准”,学生学得“有味”,真是善莫大焉。
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本文主要从文字学角度探讨文言文的学习方略。汉字是一个音义结合体,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它具有表义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造型来解释词义。这种“据形索义”的方法也叫做“形训”。
形训的关键是六书,六书是关于汉字构造的最早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道:“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这六书,除转注和假借目前存有争议外,其他都是造字之法,了解了造字之法,也就更加便利我们推断出字的本义。比如,“象”的小篆为,整个字像大象的侧视图,主要突出象的长鼻子和庞大的身躯;“月”的小篆为,字像月亮的形状,因为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故以月牙之形描摹月亮。
二、 字形分析在《山市》中的运用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感悟和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强等弊端。所以,我们强烈要求变革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反转”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改变那种纯知识、纯技巧的灌输和考题的反复演练上,不要把文言文教学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句翻譯上,而是要深深地扎进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地汲取营养。让学生真正地懂过去、知现在、有未来。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山市》为例,谈谈字形分析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文章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至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课文首先交代了山市是“邑八景之一也”。然后用记叙的方式描绘了山市的初生:从孤塔高耸到宫殿的出现;山市的发展;城郭的出现;山市的高潮;危楼的出现。最后补叙,山市又名“鬼市”。要求学生能从理解山市之变,想到山市的奇和美,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首先要抓住山市的一个“变”字,只要抓好了这个关键,接下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围绕这个“变”字,利用训诂学知识,我们就可以深深地扎进这篇文章,教与学不至于浮在表面。
首先我们要揭破题目。学生对“海市蜃楼”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山市”看起来就超乎生活经验的范畴了。要了解“山市”,我们要先知道“市”的本义。“市”的小篆为,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上方是“之”()部件,表示前往的意思,下方是“兮”()部件,表示人声嘈杂。本义指做买卖的地方。所以“山市”也就是山上的集市的意思。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集市一般是出现在比较平坦,有河流经过的地方。而这个集市居然出现在山上,那么,为什么山上会出现集市?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激发了进一步探求的渴望。 山上出现集市是“怪”,而山上的集市还会不断地变化是“奇”。让我们通过分析山市的不同形状来品味山市的奇美。
课文一开始所描述的山市是“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塔”字。塔,小篆为,“土”()部件是形符,“荅”()部件是声符,意思为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所以我们要抓住塔“高耸”的特点来解读这个时候的山市:这时山市刚刚形成,不可能有连绵的城郭,而且一座高高耸立的孤塔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山间古刹,并不少见,虽然“念近中无此禅院”人们也只是“相顾惊疑”,并没有想到这边是山市。
接下来,作者用了一个时间词“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这就是山市。这是非常符合事理逻辑的。我们单拿“宫殿”来做分析。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宫(),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殿(,殳是形符),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这个时候就可以调动学生最简单的思维,宫殿可能出现在山上吗?这显然有一些突兀。所以这个时候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这个时候,出现了“城郭”,可以说山市是山市的发展时期。城郭,泛指城市,如: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城(),从土(),表示用土来筑成的城邑;声符从成()。郭(),从邑(),亨()声,城外围着城的墙,例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可以看得出来城郭的出现表明山市是继续发展的。
接着,作者用了时间词“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这个时候,山市发展的高潮到来,不再是孤塔了,而是“危楼”。我们再从字形分析来解读“危楼”。危(),危字的上部表示“人”,中间是“山崖”,字的下部表示“跪着的人”,表示人在高处的意思。故而这个危断然不是现在的危险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要考虑到古今词义的演变。
我们再来看山市是如何消失的。“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危楼已经渐渐低下去了。接着“又渐如常楼”,也就是像平常的那种两三层的房子。特别要指出“楼”(),从木娄声,指两层及以上的房屋。“又渐如高舍”,也就是渐渐地变成了高高的平房。“舍”(),《说文解字》中说:“市居曰舍”。简单点说就是古时候的客馆,是用来交易的房间。这是一种简易的屋子,所以字面上只用屋顶、大柱、横梁和基石来表示。我们现在也还保留着这种用法,比如说“寒舍”“鸡舍”。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山市最终消失。
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山市这篇文章会比教师直接串讲翻译要有效果得多。把山市的变化分成了“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常楼——高舍——拳、豆”,这些都是一个个具象的事物,可观可想的。再加上利用字形分析解决了古今词义演变的障碍,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再加上学习过程是具体可观的,学生掌握起来轻松,教师讲起来也更加准确。
三、 需要注意的问题
黄灵庚教授提出“形训在训诂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其最大忌讳是‘望文生义’”。
诚然,形训在文言文教学中也不是万能的,造字与用字之间的不一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在使用字形分析这种方法的时候要高度注意,不要“望文生义”闹笑话。值得一提的是黄灵庚教授在《训诂学与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出的几个注意事项确实帮助我们更加正确地对待“形训”:
第一,注意字形的变化。有些古义比较生僻,或者早已消失,就不能想当然地用常用义或今义来强解。
第二,假借字不能形训。
第三,《说文》用“六书”条理进行字形分析的对象是小篆,小篆是秦统一以后的规范化的文字,与先秦古文字比较,在形体结构上已经有明显的变化,一笔一画的象征性意义与字义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最终由“笔意”演变成“笔势”。
第四,只有表意文字才适合用形训的方法,表意文字包括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几类。因形声字的形旁常常是由表意文字来充当的,也往往能以此求义。如借助部首也可以帮助掌握词义。例如,部首“阝”(在左)是由“阜”变形而来,指地势较高的地方,“阝”(在右)则由“邑”变形而来,指众人聚居的地方。讲清楚这一点,学生对于一些字为何以它们为部首、偏旁,就感到好理解了。
以形求义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的是,由于字的形体经过金、篆、隶、楷等几次大变化,字形已由笔意改为笔势再变为单纯的线条符号,图像感已微乎其微,一些表意文字已丧失了表意功能。因此要以时代较早的没有讹变的字形作为释义的根据,并且借助古文字資料和研究成果。
以形求义要注意的另一方面即要注意不要把借字的字形来附会解释字义。因假借的字基本上跟字形没有关系,而音近的占多数。所以我们应当沿着声音的线索,有根据地找到本字。
教师在落实文言文字词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不分难易、不分主次,见一个分析、推敲一个,这样必然琐碎零乱,肢解文章。要重点解析,即注重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等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科学的、有依有据的解词释疑的方法示例,当然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该词该句,而是让他们学习这种方法,让他们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避免不求甚解。为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在作过示范后,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工具书,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为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教师应规定学生在每篇文章或每一单元学过之后,对常用字词进行整理。但同时又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结合。
面对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充满个性的学生,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应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结合成语教学,对字词进行聚合分散地教学等等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当然我们文言文字词教学不能喧宾夺主,这一切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欣赏古诗文的思想精华和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吴泽顺.古代汉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