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16年临沂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临沂市降水变化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临沂市未来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最低值为529.5 mm,最高值为1 415.6 mm,平均值为864.3 mm,中位数为846.5 mm,符合正态分布;临沂市年均降水量在15年、28年、40年左右周期震荡剧烈,有明显的规律;降水偏少的趋势将结束,未来几年降水量将逐渐偏多;40年时间尺度的小波系数的模方值和方差系数最大,能量最强、周期最显著,为降水量变化的第1主周期。
  关键词 降水量;数理统计;小波分析;变化特征;山东临沂;1951—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1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205-02
  Analysis on Precipitati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Linyi City from 1951 to 2016
  DING Wen-chao 1 ZHAO Xin 1 WANG Kai 2 XU Zhi-hui 1 ZHANG Ying 1 WU Di 1 WANG Chang-wen 1 *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0; 2 Linyi Meteorological Bureau)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data in Linyi City from 1951 to 2016,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eriodic change pattern of precipitation with multiple time scales,and forecast the precipitation trend in the future of Linyi City.The results of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1951 to 2016 in Linyi City was as follows:the lowest value was 529.5 mm,the maximum value was 1 415.6 mm,the average value was 864.3 mm,the median value was 846.5 mm,which conformed to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Linyi City vibrated in the period of 15 years,28 years,40 years,having obvious regularity. The trend of less precipitation will be end and there will be more precipitation in the next few years. Modulus of wavelet coefficient and variance coefficient of 40 years scale were maximum,which had strongest energy and the most obvious cycle,and became the first main precipitation period.
  Key words precipit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wavelet analysis;change characteristic;Linyi Shandong;1951- 2016
  Morlet提出的小波分析具有良好的時域、频域多分辨分析能力,逐渐地被应用于各领域,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在降水量的时间序列中引入小波分析,在对研究降水量的规律性变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1-2]。刘忠阳等[3]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郑州市近54年降水的小波变化特征进了分析;邱海军等[4]利用小波分析对近60年来中国洪涝灾情变化趋势持续性和周期性进行了研究;杨 义等[5]以甘肃省白银市近50年气候变化为例,采用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研究了中小尺度多年气候变化特征。
  临沂市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农业生产仍以大气降水为主,尤其北部沂蒙山区,对降水的蓄积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对临沂区域气象条件、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掌握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对合理支配临沂市自然降水资源十分必要。本文对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进行统计学研究,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分析年均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揭示不同层次上的降水结构、异常变化规律及突变特征,并预测未来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服务农业生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选取1951—2016年临沂市年平均降水量资料,数据资料由临沂市气象局提供。
  1.2 分析方法
  对近65年临沂市年平均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算数平均值、中位数等统计特征值;对降水量以100 mm为档统计次数,研究分布规律。
  采用Matlab对近65年临沂市年平均降水量进行小波分析,具体程序参考《Matlab小波分析工具箱原理与应用》[6]。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图反映降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震荡,信号的强弱通过小波系数的大小来表示。小波光谱图用颜色的深度代表偏离平均值的程度,红色代表降水偏少,蓝色代表降水偏多,小波系数为零则对应着突变点。小波方差图反映了能量随时间的分布,可以确定1个时间序列中各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对应峰值处的尺度称为该序列的主要时间尺度,用以反映时间序列的主要周期[7-8]。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理统计分析
  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近65年,临沂市年际变化较大,年均降水量最低值为529.5 mm(1988年),最高值为1 415.6 mm(1960年),平均值为864.3 mm,中位数为846.5 mm。
  对1951—2016年临沂市降水量进行分组,分析其分布规律。从图2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相关系数R2=0.902 0,拟合结果如下:
  y=y0 Ae■(1)
  式中,y0=0.722 5,A=14.779 8,μ=3.854 3,σ=1.614 5。当x=3.854 3(对应降水量为835.4 mm)时,y值最大,为15.502 3(即降雨次数最多,概率为23.49%)。95%置信区间为0.436 9~7.271 2,对应降水量为493.7~1 177.1 mm。
  2.2 Morlet连续小波分析
  利用Matlab对1951—2016年临沂市年平均降水量进行Morlet连续小波分析。不同周期上年均降水量的小波系数分布如图3所示。临沂市年平均降水量在7年、15年、28年、40年左右周期振荡,有明显的规律。在7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小周期振荡规律;在15年尺度上,存在“少—多”交替的8个阶段,2016年降水偏少的等值线中心已经闭合,但多值区域尚未结束;在28年尺度上,存在“少—多”交替的3个阶段,2016年少值区域已经出现,但中心尚未闭合;在40年尺度上,存在“少—多”交替的2个阶段,规律更加清晰,2016年降水少区等值线中心已经闭合,但多值区域尚未结束;从15年、28年、40年3个尺度来看,临沂市年均降水偏少的趋势将结束,未来几年降水量将增加。
  2.3 小波方差
  从图4可以看出,1951—2016年临沂地区降水量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依次对应着15年、28年、40年。其中,最大的峰值对应着40年左右的时间尺度,说明在该尺度附近的周期振荡最强,为降水量变化的第1主周期;28年时间尺度对应着第2峰值,为降水量变化的第2主周期,第3峰值对应着15年时间尺度。上述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整个时间域内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根据小波方差检验的结果,绘制出15年、28年、40年尺度的小波实部过程线。由图5可以看出,在15年特征的时间尺度上,降水量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10年,大约经历了6个“少—多”转换期;在28年特征尺度上,降水量的平均变化周期为20年左右,大约经历了3个“少—多”转换期;而在40年特征尺度上,降水量的平均变化周期为27年左右,大约经历了2个“少—多”转换期。
  3 结论
  1951—2016年临沂市年均降水量最低值出现在1988年,为529.5 mm;最高值出现在1960年,为1 415.6 mm;平均值为864.3 mm,中位数为846.5 mm,降水频率符合正态分布。临沂市年均降水量在15年、28年和40年左右周期震荡剧烈,有明显的规律;降水偏少的趋势将结束,未来几年降水量将逐渐偏多。40年时间尺度的小波系数的模方值和方差系数最大,能量最强、周期最显著,为降水量变化的第1主周期。
  4 参考文献
  [1] 王文圣,丁晶,向红莲.小波分析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13(4):515-520.
  [2] 马柱国,华丽娟,任小波.中国近代北方极端干湿事件的演变规律[J].地理学报,2003,58(增刊1):69-74.
  [3] 刘忠阳,王勇,丁园圆,等.郑州近54年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J].气象科技,2005(增刊1):125-128.
  [4] 邱海军,曹明明,胡胜,等.近60a来中国洪涝灾情变化趋势持续性和周期性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4,42(1):17-24.
  [5] 杨义,舒和平,马金珠,等.基于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中小尺度多年气候变化特征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近50年气候变化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5):126-131.
  [6] 董长虹.Matlab小波分析工具箱原理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7] 李远平,杨太保.柴达木盆地近50年来年气温、降水的小波分析[J].干旱区地理(汉文版),2007,30(5):708-713.
  [8] 王涛,霍彦峰,罗艳.近300a来天山中西部降水与太阳活动的小波分析[J].干旱區研究,2016,33(4):708-717.
其他文献
中考指挥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依然陷在一个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误区.以牺牲学生体验和经历学习的过程为代价,换取高升学率和平均分等短期效益,导致初中毕业生“高分低能”.对此本文提出“初中物理该怎样教,教什么”的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70%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后理科成绩都在下降,主要是物理学科成绩下降.同时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认为,初中毕业生素质低、不会学习是其成绩
高考数学复习是对高中阶段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系统的回顾、总结和提升,也是一次知识和技能的演练.高考数学在第一轮的严格复习和强化训练后,考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各类题型、解题方法、解题技巧都有了基本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从高中数学复习备考的整体要求来看,考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还缺少系统性、条理性和完整性,对于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还未达到善变通、巧灵活的程度.因此,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引导考生对在一轮复习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已经逐渐从传统教学体系中的主导者演变为引导者,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及主动性,因此“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被推崇.然而如何较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仍然需要数学教师深入探讨.  本文就讨论内容的选择、适当的讨论时机、讨论方法的探究这三点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将讨论这种方式得以更好地应用.  一、讨论内容的选择  1.讨论应针对知识的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难点往往
--!> 在涉及求向量模的最小值时,一般习惯于用代数方法,先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然后求最值,若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向量的几何意义来考虑求向量模的最小值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说明.    图1例1 已知| →a |=2,| →b |=6, →a ?( →b - →a )=2,求| →a -λ →b |的最小值.  解:∵ →a ?( →b - →a )=2,| →a |=2,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竞争的核心.物理学具有完美的数理结合的理论体系及科学完备的实验方法,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中学阶段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我们把创新能力分成两个层次,一类
2014年高考虽已落下帷幕,留给教师的反思却远未结束,笔者细做2014 年高考福建卷文科数学试题,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福建省2014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说明》之后,发现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对知识体系网络化的掌握,体现出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评价功能,而且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都比较好,既符合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又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是一套较好的高考文科数学试题.  一、立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引入的话题,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看来创设具体而又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引入有趣的数学课堂的一门教学艺术.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导言,而且是开端,是前奏,为师生心灵沟通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好的课堂情境教学艺术的引入,如同桥梁建造一样,如果我们把数学情境的合理性视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
高一新生刚接触高中物理时,通常会感觉物理难学,这一现象在一部分女同学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教学实践表明,高中新生不能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初高中的过渡上出现了“台阶”因此,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使学生尽快克服学习难关,以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校对高一新生进行了初高中衔接教学实践.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初、高中物理思维方式的变化,为学好高中物理奠定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学习声学、光学等内容,既好学,又新奇,所以兴趣十分高涨,积极性也很强,学习起来劲头十足,成绩也都比较理想.然而学习电学时,知识越来越难了,那种兴奋也逐渐消磨殆尽,所以学生在电学的学习上感觉到了吃力,成绩也渐渐开始下滑.  不管是出于外因,还是内因,初中生都觉得电学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本文针对初中物理中的电学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实践两个方面,其核心是要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组织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数学教师都在探寻数学教育的本来面目,课堂是实践的主阵地,应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正如透过显微镜镜头放大看透事物的本质,数学课堂也应显微知识的生成过程.笔者近期聆听了一堂课“三角形的中位线”.现结合其课堂教学片断进行分析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