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主题情境活动的开展打破了目前依然存在的过分关注书本的状况,强调语文生活化,重视儿童的综合性学习和实践,对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儿童全面、充分的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情境活动呢?下面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多方结合,确定主题
主题是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内容也会零散。 因此,一个好的主题是活动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活动主题:
1.结合语文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我们可以從教材中引申出值得深入开展的主题。如教材中有一组关于树的文章:《走,我们去植树》《云雀的心愿》《沙漠中的绿洲》《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于是我将目光聚焦于树,设计了“与树谈心”的主题情境活动。
2.结合生活实际
叶圣陶先生说过:“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可见,“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活动主题。如当春天来到时,我们可以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我和春天交朋友”的主题情境活动。
3.结合重要节日
每年的各大节日是开展主题活动的良好时机,可以让学生感受丰厚博大的节日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如元宵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组织中年级学生开展“娃娃闹元宵”主题情境活动。
4.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是个大舞台,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如结合雾霾严重这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开展“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主题情境活动。
5.结合地方自然文化资源
我们可以挖掘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贵特产等宝贵的地方资源, 从中生发出活动的主题。 如我们的家乡南通濒临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了家乡儿女,孕育了华夏文明,我们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开展“我家住在长江边”主题情境活动。
只要教师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 做生活的有心人, 就一定能发掘出更多更好的活动主题,把主题情境活动这个乐园装点得更为美丽。
二、学科融通,统整资源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题情境活动围绕主题提取各学科中的相关资源,重新统整,以新的架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教育教学活动在深度、密度上得以拓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调整、插入、补充围绕主题更适合儿童参与的内容,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其中得到融会贯通,体现学科综合融通的优越性。
在稻谷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四年级开展了“稻香节里飞出金色的歌”的主题情境活动。语文学科方面:编写稻香节主题读本,包含了水稻的历史、品种、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科技种植、童话故事、诗歌美文等等,带领学生阅读、品味,并开展观察稻田的活动,指导撰写《我是一粒水稻宝宝》《走进金色的稻田》等习作。数学学科方面:带领学生丈量稻田的长和宽,计算稻田的面积,推算水稻的产量。科学学科方面: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探究现代水稻栽培技术。音乐学科方面:带领学生欣赏庆祝丰收的歌舞节目,教唱《丰收之歌》。美术学科方面:指导学生设计稻香节吉祥物,创作稻谷贴画和稻草工艺品。体育学科方面:利用稻谷、稻草等材料制作成沙包、草绳、草球等玩具,开展稻香节运动会。劳动技术学科方面:指导学生制作稻香美食,开展“稻谷飘香美食街”活动。品德学科方面:指导学生撰写“爱粮节粮”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电脑学科方面:组织学生将活动成果、活动照片、活动感悟制作成幻灯片,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交流展示。
学科间的统整,消除了不同学科之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隔阂,完善了知识的架构,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在各学科融通的主题情境活动中,儿童迸发出了强烈的情感驱动力,积极主动投入其中,收到了持久而稳定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探究,关注过程
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主题情境活动强调的是过程,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它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儿童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我校三年级教师结合《海底世界》的教学,组织了“海洋之旅”的主题情境活动。在主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们积极阅读有关海洋的书籍,了解海洋的动物、植物、潮汐、矿产资源等知识,布置“海洋真奇妙”图片展,制作“海洋探秘”研究小报,开展“海洋知识知多少”趣味竞赛,举行“我心中的大海”诗文朗诵会,用笔描绘“未来的海洋世界”,组成“保护海洋宣讲团”在年级内巡回演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立了一个个活动小组,制订出一份份行动计划,虽然幼稚、粗糙,却能让人感受到鲜活的智慧。图书馆、电脑房、博物馆留下了他们探究的身影;课堂上,他们把搜集的信息和研究的作业与大家分享;活动中,他们自信大方地介绍、展示。这一主题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兴奋,他们兴致盎然地在了解中发问,在发问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享受着学习、实践、探究的快乐和成就感。
主题情境活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满怀着兴趣,全身心投入,自主地学习探究,发挥聪明才智,学会与同伴合作,碰撞创造的火花。整个活动过程,教师担当引导者角色,将活动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站在活动的最中央。但是,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多肯定,多表扬,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学生出色的表现定会令人称赞。
四、立足发展,提升素养
教学除了需要达到知识教学目标,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此,开展主题情境活动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加强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生在自由广阔的领域里,在融合听说读写、有思维容量与思维深度、实践与探索的活动中,达成多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
我校五年级师生以南通寺街为课程资源,开展了“守护通城的‘根’——‘走进寺街’主题情境活动”。学生阅读专题文化读本《话说寺街》,感知寺街的博大精深;观看寺街专题片,了解一条老街的昨天与今天;参观城市记忆——南通老城摄影展,与历史碎片中的生命凝望;探访寺街老住户、研究者,寻找寺街的文化符号;寻访寺街里的名人故居,铭记那些永远闪亮的名字;对话寺街的守望者,倾听最美的故事;领略秀塔凌霄、千年古寺,品味袅袅梵音、悠悠钟声……学生在活动中呈现出跃跃欲试、胸有成竹、意犹未尽的状态,在阅读了解、参观访问、交流讨论中,大大提高了搜集资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活、获取灵感,激发了习作的欲望和思维的灵性,创作出一篇篇语言鲜活、思想灵动的佳作。“走进寺街”主题情境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时空,学生在探寻、访谈、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生命的成长,实现了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培育情感的和谐发展。
主题情境活动,使教育情境既具有生动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它把学生认知、情感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区,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地体验、探索、发现与收获。他们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心灵得到滋润,品格得到培养,能力得到锻炼,素养得到提升。其实,作为情境活动课程开发者和组织者的教师而言,也和学生一起在快乐的活动情境中得到熏陶和成长。
主题情境活动正是通过构筑融入师生情感的“境”,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它是活动,但又是多角度多层次地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它是学习,但又是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活动。它贴近儿童的生活,顺应儿童的天性,为儿童的综合性学习奠定了生命的力量,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着上了鲜亮的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多方结合,确定主题
主题是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内容也会零散。 因此,一个好的主题是活动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活动主题:
1.结合语文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我们可以從教材中引申出值得深入开展的主题。如教材中有一组关于树的文章:《走,我们去植树》《云雀的心愿》《沙漠中的绿洲》《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于是我将目光聚焦于树,设计了“与树谈心”的主题情境活动。
2.结合生活实际
叶圣陶先生说过:“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可见,“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活动主题。如当春天来到时,我们可以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我和春天交朋友”的主题情境活动。
3.结合重要节日
每年的各大节日是开展主题活动的良好时机,可以让学生感受丰厚博大的节日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如元宵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组织中年级学生开展“娃娃闹元宵”主题情境活动。
4.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是个大舞台,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如结合雾霾严重这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开展“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主题情境活动。
5.结合地方自然文化资源
我们可以挖掘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贵特产等宝贵的地方资源, 从中生发出活动的主题。 如我们的家乡南通濒临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了家乡儿女,孕育了华夏文明,我们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开展“我家住在长江边”主题情境活动。
只要教师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 做生活的有心人, 就一定能发掘出更多更好的活动主题,把主题情境活动这个乐园装点得更为美丽。
二、学科融通,统整资源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题情境活动围绕主题提取各学科中的相关资源,重新统整,以新的架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教育教学活动在深度、密度上得以拓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调整、插入、补充围绕主题更适合儿童参与的内容,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其中得到融会贯通,体现学科综合融通的优越性。
在稻谷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四年级开展了“稻香节里飞出金色的歌”的主题情境活动。语文学科方面:编写稻香节主题读本,包含了水稻的历史、品种、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科技种植、童话故事、诗歌美文等等,带领学生阅读、品味,并开展观察稻田的活动,指导撰写《我是一粒水稻宝宝》《走进金色的稻田》等习作。数学学科方面:带领学生丈量稻田的长和宽,计算稻田的面积,推算水稻的产量。科学学科方面:让学生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探究现代水稻栽培技术。音乐学科方面:带领学生欣赏庆祝丰收的歌舞节目,教唱《丰收之歌》。美术学科方面:指导学生设计稻香节吉祥物,创作稻谷贴画和稻草工艺品。体育学科方面:利用稻谷、稻草等材料制作成沙包、草绳、草球等玩具,开展稻香节运动会。劳动技术学科方面:指导学生制作稻香美食,开展“稻谷飘香美食街”活动。品德学科方面:指导学生撰写“爱粮节粮”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电脑学科方面:组织学生将活动成果、活动照片、活动感悟制作成幻灯片,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交流展示。
学科间的统整,消除了不同学科之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的隔阂,完善了知识的架构,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在各学科融通的主题情境活动中,儿童迸发出了强烈的情感驱动力,积极主动投入其中,收到了持久而稳定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探究,关注过程
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主题情境活动强调的是过程,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它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儿童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我校三年级教师结合《海底世界》的教学,组织了“海洋之旅”的主题情境活动。在主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们积极阅读有关海洋的书籍,了解海洋的动物、植物、潮汐、矿产资源等知识,布置“海洋真奇妙”图片展,制作“海洋探秘”研究小报,开展“海洋知识知多少”趣味竞赛,举行“我心中的大海”诗文朗诵会,用笔描绘“未来的海洋世界”,组成“保护海洋宣讲团”在年级内巡回演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立了一个个活动小组,制订出一份份行动计划,虽然幼稚、粗糙,却能让人感受到鲜活的智慧。图书馆、电脑房、博物馆留下了他们探究的身影;课堂上,他们把搜集的信息和研究的作业与大家分享;活动中,他们自信大方地介绍、展示。这一主题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兴奋,他们兴致盎然地在了解中发问,在发问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生成,享受着学习、实践、探究的快乐和成就感。
主题情境活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满怀着兴趣,全身心投入,自主地学习探究,发挥聪明才智,学会与同伴合作,碰撞创造的火花。整个活动过程,教师担当引导者角色,将活动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站在活动的最中央。但是,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多肯定,多表扬,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学生出色的表现定会令人称赞。
四、立足发展,提升素养
教学除了需要达到知识教学目标,还需要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此,开展主题情境活动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加强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学生在自由广阔的领域里,在融合听说读写、有思维容量与思维深度、实践与探索的活动中,达成多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
我校五年级师生以南通寺街为课程资源,开展了“守护通城的‘根’——‘走进寺街’主题情境活动”。学生阅读专题文化读本《话说寺街》,感知寺街的博大精深;观看寺街专题片,了解一条老街的昨天与今天;参观城市记忆——南通老城摄影展,与历史碎片中的生命凝望;探访寺街老住户、研究者,寻找寺街的文化符号;寻访寺街里的名人故居,铭记那些永远闪亮的名字;对话寺街的守望者,倾听最美的故事;领略秀塔凌霄、千年古寺,品味袅袅梵音、悠悠钟声……学生在活动中呈现出跃跃欲试、胸有成竹、意犹未尽的状态,在阅读了解、参观访问、交流讨论中,大大提高了搜集资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活、获取灵感,激发了习作的欲望和思维的灵性,创作出一篇篇语言鲜活、思想灵动的佳作。“走进寺街”主题情境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时空,学生在探寻、访谈、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生命的成长,实现了启迪智慧、提升能力、培育情感的和谐发展。
主题情境活动,使教育情境既具有生动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它把学生认知、情感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区,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地体验、探索、发现与收获。他们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心灵得到滋润,品格得到培养,能力得到锻炼,素养得到提升。其实,作为情境活动课程开发者和组织者的教师而言,也和学生一起在快乐的活动情境中得到熏陶和成长。
主题情境活动正是通过构筑融入师生情感的“境”,达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它是活动,但又是多角度多层次地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它是学习,但又是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活动。它贴近儿童的生活,顺应儿童的天性,为儿童的综合性学习奠定了生命的力量,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着上了鲜亮的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