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中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和特征的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zde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的增长,我国教育正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教育现代化是科学的、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主体成分之一。如何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互动、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内容。本文以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为依托,结合对教学实例的反思,对现代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以及特征进行研究,以此协助体育教学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
  一、“切入点”概念的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切入点”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从某个地方)深入进去。也有一些通俗的讲法:切入点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切入点,亦称“突破口”,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入手处。总之,切入点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关键点,也是渗透和传递某种观点、思想以及认知内容的入口和关键点。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切入点的分析
  1、在体育教学目标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达成起着统领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中,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等。情感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的必要目标之一,是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倾向性,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
  2、在课堂常规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课堂常规是维持课堂有序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行为规范,好的课堂常规才有可能成就好的课堂。体育课堂常规通常有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以及队列队形练习等内容。集合整队要快、静、齐以及队列队形的有序性等都是培养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和纪律性的体现;师生问好,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现的文明礼仪,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的体现。这些课堂常规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文明礼仪,使其成为一种习惯。
  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内容的融入可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学习法不但是促进学生技术学习的有效方法,而且能够带来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从实践中意识到“团结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是教师渗透德育思想的有效形式之一。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偶然性的关键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德育内容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
  4、在体育游戏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小学阶段,游戏部分较多的是分组参与的集体性游戏,是靠各组成员的积极努力、相互合作和帮助来实现胜利。在游戏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就要预设有德育的思想内容。在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积极进取和勇于克服困难等德育品质。
  5、在课堂总结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在课堂的总结评价中,教师可以针对练习过程中,某些学生认真练习、积极思考,主动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学生等具体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的思想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以及在游戏中,指出小组能够获得优异成绩的具体德育内容等。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特点分析
  1、教育性。教育性是德育教育的根本和首要特点。学生这一社会群体有其独特的角色特征,学习是其主要任务。
  2、目的性和具体性。目的性是指在内容设计中,教师有意识的涉及相关的德育内容。只有在思想上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手忙脚乱。在明确的目的性之后,教师需要依据设计的内容创设相应的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真实感受德育内容展现的魅力。
  具体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的设计、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德育教育实施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方面。
  3、及时性和简洁性。及时性是针对体育教学动态过程中随机出现的不在预期设计中的良好德育内容。此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应该及时的对该类德育内容进行具体、简洁讲述和表扬,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要灵活有效的进行具体内容的简洁讲述:简洁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德育内容的介绍和评价方面。传授体育技术和知识、增强学生体质依然是体育课的主要方面;德育教育只能作为体育课程必不可少的辅助内容,是次要方面。因此,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不能给予过多的讲解和阐述,做到具体、简洁和清晰即可。
  4、统一性和长期性。统一性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相统一。只有所教育的内容能被学生所感知,那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思考和实践的部分:长期性是指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贯拥有的内容之一,不能缺少。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和宣传,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一个习惯化了的学习部分,那么就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不同学段只有长期坚持德育教育,才能够从思想上和实践上来铸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把握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协调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的科学、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逐步陷入误区,不当的课堂评价俯拾皆是,这不仅不能起到相应的激励和指引作用,也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一、评价语言过于夸大其实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害怕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评
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重要阶段,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用心去钻研和实施的,这对学生小学初中有效接轨及长期发展均有益处。  我除了在课堂上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感悟交流的能力外,还将语文学习的内涵拓展延伸,有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使他们成为创新的主体。人有自我实现和创新的潜能和需要,创新性学习是一种适应人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性学习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其创新态度、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的过程。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我在教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才能做到有效。在这里,我想根据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具体谈谈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在提高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体会。  一、开篇导入——引趣  上课开始,以趣引入,会
一、直观导入,引出新知,寻找对比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开始我便以动画《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画由黑白变为一片红花绿地,学生顿感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大脑中已经留下对比色的初步印象,为后面介绍对比色铺垫。然后我问:“红花绿草为何看起来这么鲜艳?”引出“对比色”概念。小学生生活经历少,接触事物不全面,因而脑海中储存的信息素材相对贫乏。为了让学生了解色对比色,我利用电子白板出示色环,让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十分重要的活动环节,也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在区角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去自由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这个小集体进入到了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之中,环境的改变,让孩子们感到特别的不适应。而区角活动却以它独有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成为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如何让区角活动更好的促进小班孩子的发展?结合小
写人记事类文在小学阶段占有较大比重,尤其在小学3——6年级居多。学习此类文章的重点就是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虽然每篇文章的内容不一样,但写法基本相同,都是通过典型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品质。教学这类课文时,如果能教会学生运用学习此类文的方法结构去自主学习,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一课中部分内容的教学来说明这一方法在课堂中的有
《掌声》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鼓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作者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来十分感人。同时本课还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紧扣课题,理解“掌声”的含义  师: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掌声?大家为什么鼓掌?  生:一共写了两次掌声。生:第一次是同学们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数学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解题能力,或者将实际情境转化为数学模型来处理的能力,还应包括善于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正是给学生在枯燥的计算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计算课堂“活”起来。  一、以“用”引“算”,生活情境唤起计算经验  课堂上有问题,才有探知,才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计算情境创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搭建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生命自由生长,让学生自由学习,“走进生命教育新时代”;真正关注学生学习主体的发展,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