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有笔如刀,他有情似痴。他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与诗词。
他的人生经历,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人生无悔,老而弥坚,他的晚年,硕果累累。
读了艾治平同志的散文体自传文学《人生自是有情痴》,确实觉得感情汹涌,心潮难平。这是一部以血泪写成的充溢真情的作品,不仅仅是写出作者自己坎坷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代人多舛命运的真实写照。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在某些方面与我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就更加激发了我心灵的共鸣。
由于作者多年来从事新闻和文学研究工作,文笔流畅优美,也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峥嵘青春
艾治平于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与已故优秀的共产党员李大钊同乡,他对李大钊充满了崇敬之情。他于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就在古典诗词方面显露出扎实的功底。当时中华大地正处于大动荡大变化的时代,这年八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接着在中国展开了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艾治平和当时许多热血青年一样,积极参加了进步学生的“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斗争,秘密加入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传递和学习党的文件,并用笔反映当时进步学生的斗争。由于家庭贫寒,为了筹集上学的费用,他担任了两三家报纸的特约记者,撰写了一大批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学生运动的文章。其中为介绍北京大学而写的《今日的北大》和反映1945年7月5日北平反动当局屠杀东北学生的《七五前后》,成为反映历史事件的珍贵资料。其中《七五前后》在解放后,更被列入《国家图书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简目》。
艾治平和许多同学一道感受了北平解放的喜悦和新中国成立的狂欢。作者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不顾还有几个月就可以拿到北大毕业文凭的机会,毅然离开学校报名参加了第四野战军,并很幸运地接受了自己所喜爱的军事记者的工作。他随部队挺进粤桂边界白崇禧余部,经受了严酷的战斗考验,一天24小时急行军240里,双脚打满了血泡,又参加了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他为此写了大量通讯报道,出版《初访五指山》、《血的友谊》等作品。其中反映战争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被收入四野宣传部主编的“部队文学丛书”和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从东北到海南岛——解放战争中的四十三军》一书中。后来在1999年为纪念广西解放五十周年而拍摄的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广西》中,又大量采用了这篇文章所提供的材料。可以说,艾治平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是颇有成绩的。
艰难岁月
当时的知识青年大都是天真质朴的,只知道怀抱着一个理想,拼命地工作、工作。完全料不到人生旅途上还会有波谲云诡。1953年艾治平转业到《南方日报》工作,他仍然热情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记者工作,并出版了《再访五指山》、《谈通讯写作》等书。不久,批判《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发表了,批判的正是他所尊敬的老师俞平伯。接着又展开了对胡适、胡风的批判,而且从学术问题转为政治运动。在艾治平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领导突然派人对他的宿舍进行搜查,接着就是在看管人员监视下的反复交代问题和接受批判,又宣布对他实行逮捕,他这时才明白自己被“专政”了。其实,缘起很简单,为他的《今日北大》一书题写序言的是国民党的一名官员,这个官员的亲戚刚好是他的同学。少不更事的他托同学帮忙,找个有名望的人写序,同学爽快答应了。而他跟这个国民党的官员没有任何瓜葛。但是,现在组织却反复要他交待与这位官员的历史问题,交待他的“罪行”,他百口莫辩。
后来他又从监狱转到劳改农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最后又突然将他释放了,有关人士只是宣布:你的问题已作结论,仍然原职原薪回原单位工作,实际上你没受任何处分。这种脱胎换骨,在当时的“肃反”中是常见的,既不作任何解释,更不用说是道歉了。现在看来,这是多么荒唐无稽而不可思议的事呵!
其实,这一次“挨整”,还只是他噩运的开始,以后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他似乎成为报社的一个靶子,有的人随意找点小事就给他贴大学报,任意上纲上线,然后就是被下放劳动。
1960年,他结束十年的记者生涯,从报社调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几年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艾治平自然在劫难逃,被打成“黑帮分子”,曾被五花大绑,挂黑牌,戴高帽游街,被人拳打脚踢,罚跪在瓦片上,关进牛棚,罚做苦役,打扫厕所等,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后来,艾治平又被送去干校劳动。由于共同命运而结识并相依为命的妻子林蘅,则被弄到另一个干校劳动,两人互相不通音信。1970年4月的一天傍晚,有三个人来到三水县南边干校找到艾治平,宣布他的妻子林蘅在花坪干校“上吊自杀”,要他“站稳立场,正确对待”。艾治平好似挨了当头一棒,他怎么也弄不明白,生性善良、温柔、乐观的妻子,怎么会走上这条道路呢?当他头脑昏昏沉沉地赶到花坪干校,只见妻子躺在铺着白布单的小床上,他用手抚了一下妻子苍白失血的面孔,直觉得冰凉冰凉的。还不容他多看几眼,便被催着离去。他强忍着盈眶的眼泪,耳边还响着押送人员的粗声训诫“划清界限……”这些人就是如此善于折磨一个身受苦难似乎一下也变成“反革命”的人的感情呵!
当妻子的遗体被火化后,他捧着骨灰盒回来,只能取出盒中小小的骨片,轻轻地抚摸着,回忆与妻相濡以沫的温馨往事,寄托自己的思念,真是欲哭无泪,这是多么令人悲痛欲绝的时刻呵!
老有所为
一声霹雳,粉碎了“四人帮”,又批倒了“两个凡是”的谬论,中国的天空终于云散雾开,迎来了春风化雨的新时代。艾治平也终于终束了23年“倒霉”的日子。虽然从30岁到52岁的青春年华已经流逝了,他依然用如火的热情和执着精神投入繁重的工作。这时,他也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岗位,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他争分夺秒地工作着,努力挽回流逝岁月的损失。他在暨南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白天授课,夜晚进行古典文学的探幽访微,孜孜以求地工作着,甚至为了排除干扰,连装电话的事也谢绝了,连续出版了《古典诗词艺术探幽》《唐诗选析》《宋词的花朵》等著作,深受读者的欢迎和学术界的好评。
1990年艾治平离职休养,这又是他的新生活的开始。他仍孜孜不倦地投入讲学及研究工作中。尽管已64岁高龄,还坚持在校内和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讲课,五天上八节课,比离休前的讲课更多了。去老年大学讲课是十分辛苦的,他并没有专车,有时只好走路或挤公共汽车去上课。但是,他在教学中结识了很多老中青年朋友,建立了纯正的友谊,过年过节时常收到许多来信、贺年片,还有的写诗向他祝贺,这就足以慰藉他的辛劳与寂寞了。
平时,艾治平总是足不出户,闭门潜心修学,有时忽有所得,就一边啃着馒头,喝着矿泉水,一边执笔进行写作,过着极为简朴清苦的生活并自得其乐。艰苦的劳作换来了丰盈的收获,离休以后,他又出版了六本大部头著作,加上其它的文章,共计有345万多字。这对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体现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拳拳报国之心。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沉入学海时,全然忘却了老之将至。他说:“如果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是站在课堂上,或坐在写作的书桌旁,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艾治平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除写下一批深入浅出地介绍古代优秀作品,使这些中国文学的精华得以普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研究中往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敢于突破前人的窠臼。如他对花间词的重新肯定,认为花间词开辟了一代词的词风;对清代词作出的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评价,认为清词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内容和极目世界的辽阔境界等,这些都对古代诗词的评价提出了新的标准,是对古典文学研究具有学术价值的新的贡献。而他对胡适、俞平伯、沈从文等文化教育名人的看法,也都突破了过去一些僵化的见解,而给予了历史性的公正评价,这也充分说明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具的胆识。
作者晚年出版的散文集《人生自是有情痴》确实是一部浸透了人生之情、时代之情的好作品,对于老一代知识分子,像我这样与治平有相似经历的人,可以唤醒心灵深处的回忆,共享他的痛苦与欢乐、坎坷与成功,在人生途中相勉相砺。而对于未曾经历过从“反右”到“文革”的年轻一代人来说,则可以借此了解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是曾在多么曲折坎坷的道路上艰难行进的,可以懂得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老一代人的身上汲取力量,更加懂得开放改革新时期的来之不易,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热爱。
在高龄之际,这位饱受磨难爱国依旧的老知识分子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人间真情,是不能忘记的。
在艾治平先生八十高寿的时候,朋友为他作了两首词,深为他所喜爱。
一首是邓乔彬教授所作《瑞鹤仙·贺艾治平先生八十华诞》:
正炎暑渐近,荷欲老、菡萏芬芳不减。花光映人面,庆八旬初度,先生华诞。滋兰九畹,最喜今、桃李作伴。有文章道德,山永水恒,足令人羡。
忆昔峥嵘岁月,告别红楼,抉雷追电。沧桑世变,多亲历,笔长健。纵身经炼狱,十年秦火,深情依旧缱绻。愿韶光永驻,高峤夕阳满眼。
一首是邯郸赵维江教授所作《瑞鹤仙·贺艾老治平教授八十华诞》:
幽燕多儒秀。博雅塔,曾闻豪言如酒。慨然披甲胄。忆大军南下,凯歌云岫。羊城鼓手。怪黄钟、顿变瓦缶。待风和日丽,元龙未老,再呼鲸吼。
昂首,诗坛词苑,宋韵唐音,龙蛇笔走。天酬勤厚。童颜童趣兼有。乐芸窗明月,胜磻溪叟。情挚人生,永久。借扬州仙鹤瑞鸣,为君贺寿。
责任编辑萧田
他的人生经历,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人生无悔,老而弥坚,他的晚年,硕果累累。
读了艾治平同志的散文体自传文学《人生自是有情痴》,确实觉得感情汹涌,心潮难平。这是一部以血泪写成的充溢真情的作品,不仅仅是写出作者自己坎坷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代人多舛命运的真实写照。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在某些方面与我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就更加激发了我心灵的共鸣。
由于作者多年来从事新闻和文学研究工作,文笔流畅优美,也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峥嵘青春
艾治平于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与已故优秀的共产党员李大钊同乡,他对李大钊充满了崇敬之情。他于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就在古典诗词方面显露出扎实的功底。当时中华大地正处于大动荡大变化的时代,这年八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接着在中国展开了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艾治平和当时许多热血青年一样,积极参加了进步学生的“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斗争,秘密加入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传递和学习党的文件,并用笔反映当时进步学生的斗争。由于家庭贫寒,为了筹集上学的费用,他担任了两三家报纸的特约记者,撰写了一大批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学生运动的文章。其中为介绍北京大学而写的《今日的北大》和反映1945年7月5日北平反动当局屠杀东北学生的《七五前后》,成为反映历史事件的珍贵资料。其中《七五前后》在解放后,更被列入《国家图书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简目》。
艾治平和许多同学一道感受了北平解放的喜悦和新中国成立的狂欢。作者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不顾还有几个月就可以拿到北大毕业文凭的机会,毅然离开学校报名参加了第四野战军,并很幸运地接受了自己所喜爱的军事记者的工作。他随部队挺进粤桂边界白崇禧余部,经受了严酷的战斗考验,一天24小时急行军240里,双脚打满了血泡,又参加了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他为此写了大量通讯报道,出版《初访五指山》、《血的友谊》等作品。其中反映战争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被收入四野宣传部主编的“部队文学丛书”和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从东北到海南岛——解放战争中的四十三军》一书中。后来在1999年为纪念广西解放五十周年而拍摄的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广西》中,又大量采用了这篇文章所提供的材料。可以说,艾治平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是颇有成绩的。
艰难岁月
当时的知识青年大都是天真质朴的,只知道怀抱着一个理想,拼命地工作、工作。完全料不到人生旅途上还会有波谲云诡。1953年艾治平转业到《南方日报》工作,他仍然热情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记者工作,并出版了《再访五指山》、《谈通讯写作》等书。不久,批判《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发表了,批判的正是他所尊敬的老师俞平伯。接着又展开了对胡适、胡风的批判,而且从学术问题转为政治运动。在艾治平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领导突然派人对他的宿舍进行搜查,接着就是在看管人员监视下的反复交代问题和接受批判,又宣布对他实行逮捕,他这时才明白自己被“专政”了。其实,缘起很简单,为他的《今日北大》一书题写序言的是国民党的一名官员,这个官员的亲戚刚好是他的同学。少不更事的他托同学帮忙,找个有名望的人写序,同学爽快答应了。而他跟这个国民党的官员没有任何瓜葛。但是,现在组织却反复要他交待与这位官员的历史问题,交待他的“罪行”,他百口莫辩。
后来他又从监狱转到劳改农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最后又突然将他释放了,有关人士只是宣布:你的问题已作结论,仍然原职原薪回原单位工作,实际上你没受任何处分。这种脱胎换骨,在当时的“肃反”中是常见的,既不作任何解释,更不用说是道歉了。现在看来,这是多么荒唐无稽而不可思议的事呵!
其实,这一次“挨整”,还只是他噩运的开始,以后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他似乎成为报社的一个靶子,有的人随意找点小事就给他贴大学报,任意上纲上线,然后就是被下放劳动。
1960年,他结束十年的记者生涯,从报社调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几年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艾治平自然在劫难逃,被打成“黑帮分子”,曾被五花大绑,挂黑牌,戴高帽游街,被人拳打脚踢,罚跪在瓦片上,关进牛棚,罚做苦役,打扫厕所等,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后来,艾治平又被送去干校劳动。由于共同命运而结识并相依为命的妻子林蘅,则被弄到另一个干校劳动,两人互相不通音信。1970年4月的一天傍晚,有三个人来到三水县南边干校找到艾治平,宣布他的妻子林蘅在花坪干校“上吊自杀”,要他“站稳立场,正确对待”。艾治平好似挨了当头一棒,他怎么也弄不明白,生性善良、温柔、乐观的妻子,怎么会走上这条道路呢?当他头脑昏昏沉沉地赶到花坪干校,只见妻子躺在铺着白布单的小床上,他用手抚了一下妻子苍白失血的面孔,直觉得冰凉冰凉的。还不容他多看几眼,便被催着离去。他强忍着盈眶的眼泪,耳边还响着押送人员的粗声训诫“划清界限……”这些人就是如此善于折磨一个身受苦难似乎一下也变成“反革命”的人的感情呵!
当妻子的遗体被火化后,他捧着骨灰盒回来,只能取出盒中小小的骨片,轻轻地抚摸着,回忆与妻相濡以沫的温馨往事,寄托自己的思念,真是欲哭无泪,这是多么令人悲痛欲绝的时刻呵!
老有所为
一声霹雳,粉碎了“四人帮”,又批倒了“两个凡是”的谬论,中国的天空终于云散雾开,迎来了春风化雨的新时代。艾治平也终于终束了23年“倒霉”的日子。虽然从30岁到52岁的青春年华已经流逝了,他依然用如火的热情和执着精神投入繁重的工作。这时,他也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岗位,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他争分夺秒地工作着,努力挽回流逝岁月的损失。他在暨南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白天授课,夜晚进行古典文学的探幽访微,孜孜以求地工作着,甚至为了排除干扰,连装电话的事也谢绝了,连续出版了《古典诗词艺术探幽》《唐诗选析》《宋词的花朵》等著作,深受读者的欢迎和学术界的好评。
1990年艾治平离职休养,这又是他的新生活的开始。他仍孜孜不倦地投入讲学及研究工作中。尽管已64岁高龄,还坚持在校内和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讲课,五天上八节课,比离休前的讲课更多了。去老年大学讲课是十分辛苦的,他并没有专车,有时只好走路或挤公共汽车去上课。但是,他在教学中结识了很多老中青年朋友,建立了纯正的友谊,过年过节时常收到许多来信、贺年片,还有的写诗向他祝贺,这就足以慰藉他的辛劳与寂寞了。
平时,艾治平总是足不出户,闭门潜心修学,有时忽有所得,就一边啃着馒头,喝着矿泉水,一边执笔进行写作,过着极为简朴清苦的生活并自得其乐。艰苦的劳作换来了丰盈的收获,离休以后,他又出版了六本大部头著作,加上其它的文章,共计有345万多字。这对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体现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拳拳报国之心。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沉入学海时,全然忘却了老之将至。他说:“如果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是站在课堂上,或坐在写作的书桌旁,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艾治平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除写下一批深入浅出地介绍古代优秀作品,使这些中国文学的精华得以普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研究中往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敢于突破前人的窠臼。如他对花间词的重新肯定,认为花间词开辟了一代词的词风;对清代词作出的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评价,认为清词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内容和极目世界的辽阔境界等,这些都对古代诗词的评价提出了新的标准,是对古典文学研究具有学术价值的新的贡献。而他对胡适、俞平伯、沈从文等文化教育名人的看法,也都突破了过去一些僵化的见解,而给予了历史性的公正评价,这也充分说明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具的胆识。
作者晚年出版的散文集《人生自是有情痴》确实是一部浸透了人生之情、时代之情的好作品,对于老一代知识分子,像我这样与治平有相似经历的人,可以唤醒心灵深处的回忆,共享他的痛苦与欢乐、坎坷与成功,在人生途中相勉相砺。而对于未曾经历过从“反右”到“文革”的年轻一代人来说,则可以借此了解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是曾在多么曲折坎坷的道路上艰难行进的,可以懂得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老一代人的身上汲取力量,更加懂得开放改革新时期的来之不易,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热爱。
在高龄之际,这位饱受磨难爱国依旧的老知识分子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人间真情,是不能忘记的。
在艾治平先生八十高寿的时候,朋友为他作了两首词,深为他所喜爱。
一首是邓乔彬教授所作《瑞鹤仙·贺艾治平先生八十华诞》:
正炎暑渐近,荷欲老、菡萏芬芳不减。花光映人面,庆八旬初度,先生华诞。滋兰九畹,最喜今、桃李作伴。有文章道德,山永水恒,足令人羡。
忆昔峥嵘岁月,告别红楼,抉雷追电。沧桑世变,多亲历,笔长健。纵身经炼狱,十年秦火,深情依旧缱绻。愿韶光永驻,高峤夕阳满眼。
一首是邯郸赵维江教授所作《瑞鹤仙·贺艾老治平教授八十华诞》:
幽燕多儒秀。博雅塔,曾闻豪言如酒。慨然披甲胄。忆大军南下,凯歌云岫。羊城鼓手。怪黄钟、顿变瓦缶。待风和日丽,元龙未老,再呼鲸吼。
昂首,诗坛词苑,宋韵唐音,龙蛇笔走。天酬勤厚。童颜童趣兼有。乐芸窗明月,胜磻溪叟。情挚人生,永久。借扬州仙鹤瑞鸣,为君贺寿。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