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上字相关论文
國圖藏平水刻本《尚書注疏》二十卷《新雕尚書纂圖》一卷,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題金刻本,《中國版刻圖録》定爲蒙古刻本,云:“序后......
《博雅音》是一部反映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南方书音系统的重要文献。它的唇音是否有轻重的区别对研究汉语唇音及轻唇化年代问题有......
梵汉对音研究已成为汉语音韵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值管相关回顾和成果层出不穷,但其研究定位与实际对汉语音韵史的具体贡献,却依旧度......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一般认为是根据反切上字归纳而成的。但三十六字母依据何书的反切上字归纳而成、产生于什么年代,目前在学术界并......
《玉篇》知识库是一个面向文本的信息处理软件,它使用Office2000XP中的Access数据库作为内容的存储介质,程序开发使用当前流行的视......
一再版说明拙著《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近一年以来,其中所收的《1900—2006年上半年国内中古汉语语音论著目录》......
《集韵》改动《广韵》反切上字的反切有2287个,透视和分析这些改动反切上字的语音信息,讨论六个问题:1.《集韵》改良反切的类型及其特......
目前各家所制的《广韵反切上字表》几乎都以泽存堂本为底本,然所得结果仍有些微差别,难以尽善尽美。有些基本问题,如小韵总数、切......
正阳关反切语一种重要的社会方言,是中国民间反切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从这种切语的名称来源、反切上字与反切下字的不同特......
【正】 《切韵》音系中最繁复的部分是三等韵,而三等韵中最扑朔迷离的则要算重纽问题了。在音韵学界已经对《切韵》音系进行了详尽......
【正】 床纽和禅纽在《切韵》一系韵书中是分立的,其反切上字是不相羼杂的,床纽在反切中还有床二(崇)、床三(船)之分,合禅纽则成鼎......
汉语音韵的研究有悠久的传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到本世纪初,运用传统方法研究音韵已经到了尽头,一时不知如何继续前进。高本......
<正> 我国在魏晋时代就已有韵书出现。韵书是把同调、同韵、同声的字按部编排在一起,用反切注明读音、用简短的文字解释意义的一种......
本文是对《文选》李善注的音切所作的声类考订。由于李善注《文选》的年代距《切韵》刊行之时不过七十年,因而是研究《切韵》和初......
【正】 一、什么是反切反切是我国传统使用的一种注音方法。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用汉字来注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
<正> 三语音的演变,声、韵、调三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从今音看《广韵》的反切,有的从反切上下字不能得出被反切字的读音,......
<正>一、现象、问题和难点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是音韵学教学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审音和词典编纂工作的一项重要的......
《广韵》中有一些反切上字出现的频率很低,这首先是因为《广韵》反切来源的复杂,而整理者对全书反切并没有作完全的整理。其次,也......
【正】 反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建的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它的出现,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反切注......
《反切考》一文曾作为主旨发言宣读于国际译学书学会第八次国际学术大会(2016年7月30—31日,日本横滨鹤见大学)。作者郑光(Chung K......
古本纽和古本韵是黄侃古音学的基石.本文正面阐述黄侃以代表字的切上字推求古本纽,从黄侃所举本声本韵、本声变韵、变声变韵三类代......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高僧空海据顾野王《玉篇》编纂的一部汉字字书,较好地保存了《玉篇》的语音原貌,是研究魏晋南北朝语音的珍......
文献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会出现不少的错误,包括了写错字、漏掉文字、文字颠倒、次序混乱等多种类型,这些错误的存在往往容易......
<正> 借用人类学的术语,绝大多数动物过的是所谓"群婚制"的生活,不是随一而终。但是人类的一夫一妻制确立以后,在汉语中为什么仍使......
反切是东汉末年产生的一种汉字注音法."反"和"切"都是拼合注音的意思.反切注音的基本原理为:反切上字代表被切字声母,反切下字代表......
【正】 这个题目,就发音部位分作“混合舌叶音”和“舌尖后音”两个部分来谈.壹,混合舌叶音罗常培先生在他的《汉语音韵学导论》中......
【正】 敦煌石窟发现了几种《毛诗音》残卷,都不能知道正式的书名,因其内容是对《毛诗诂训传》注音的,所以通常叫作《毛诗音》。注......
论中古船禅二母的分合演变寻仲臣对中古船掸二母的关系及其分合演变,看法历来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中古船禅分立。一......
慧琳《一切經音義》(以下簡稱《慧琳音義》)是一部成書于中唐晚期的解釋佛經音義的著作,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但在學術界中,真正......
<正> 陈澧《切韵考》原稿残卷一册,我前数年得于广州。里面都是用窄纸条抄录《广韵》反切校语,分条编号,粘装成册。抄是别人替他抄......
《经典释文》(下简称释文)唐陆德明撰,作于陈后主至德元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比陆法言《切韵》成书的公元601年还早十八年。王......
【正】《广韵》的韵类,如果按等韵学上的划分,可以分为“一、二、三、四”四等。这四类韵之中,以三等韵的韵数为最多。其与声母结......
【正】 在汉语史中,音韵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它是研究汉语在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前人研究它的目的,无非是......
<正> 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字来给一个字注音。反切是怎样产生的呢?西汉以前还没有反切。当时的人遇到古书中难认......
《广韵》与《集韵》是北宋初年相继颁行的两种大型官修韵书,其成书年代相距仅31年,但两书所透露的语音信息却有所不同。《集韵》作......
【正】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古代汉浯这门课程,在高等学校又重新开课了。现在我来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的问题。我国......
<正>《五十音图》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颇受重视.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致力于讲授,其重点主要放在传授假名文字的体系上,有时也与日语......
<正> 《广韵》末附《辩字五音法》云:“凡呼吸文字即有五音.唇声、舌声、牙声、喉声、齿声等:一唇声并饼(唇声清也)二舌声灵历(舌......
<正> 等韵学是我们祖先研究汉语音韵高度智慧的结晶,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高的艺术性,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韵镜》一书,不仅......
<正>一、引言:《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总表及其重要意义汉语音韵学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这......
<正> 反切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如:冬,都宗切,即用“都宗”二字给“冬”字注音,按北京话语音系统说,取反切上字“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