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字母相关论文
一百五十二音是韵图《起数诀》的声母标目,与传统韵图的声母标目截然不同,其概念可追溯到邵雍的《声音唱和图》中。经过对比,祝泌一百......
笔者于199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兼论现存的等韵学古籍》,发表在《汉字文化》(1996年4期,49......
一、语音史料总汇 二、《水经注》语音特点略释 (一)古音问题 1.古无轻唇音 如樊桐作板桐;玄......
《切韵指南》的研究以近代为界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近代之前的音韵文献关注较多的是它的门法,但无论记载还是阐释都是零散的;近......
研究声母系统的发展,须从中古时代而非上古,因为上古时候的韵书主要是用来分析韵部,因此,只能以从中古到近代再到现代的路径来研究......
今音是由古音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文章从声母、韵母以及声调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今语音的......
<正> 我国在魏晋时代就已有韵书出现。韵书是把同调、同韵、同声的字按部编排在一起,用反切注明读音、用简短的文字解释意义的一种......
一、什么是拼音化? 用字母拼写语言叫做“拼音化”。“拼音化”,从文字的法定性来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字母作为国家的法......
<正> 《中原音韵》是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历史源头(下)《中原音韵》的声母,书中没有明确标出,但它的韵谱是按“每空定一音”编排的,即......
<正> 书写汉语,原来用10,000个汉字。有了《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只用26个字母。从10,000到26,多么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得来不易......
<正> 黄公绍是宋元之际的音韵训话学家,力作为《古今韵会》。刘辰翁的序,写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可证《古今韵会》成于1292年以......
音韵学研究是着眼于声韵调三个系统进行的,对历代声母系统的研究属于音韵学研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主要考查从先秦到清代,......
【正】 最近,有幸读到汤可敬先生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古代汉语》(以下简称《新编》),获益匪浅。目前,《古代汉语》教材多......
《音韵日月灯》"今韵"的声母系统表面上沿袭了传统的三十六母,但考察该书,我们发现其实际声母系统在三十六母的框架内包含了诸多明末......
<正> 《广韵》末附《辩字五音法》云:“凡呼吸文字即有五音.唇声、舌声、牙声、喉声、齿声等:一唇声并饼(唇声清也)二舌声灵历(舌......
<正> 等韵学是我们祖先研究汉语音韵高度智慧的结晶,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高的艺术性,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韵镜》一书,不仅......
本文以《广韵》、三十六字母、《韵镜》等有代表性的记录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文献为参照,考察现代日语汉字的读音,归纳整理汉语中古......
<正>一叙理"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是汉语音韵学、方言学中常用的术语。在绝大多数通论书、教科书、专门......
【正】 我说:对。等韵图还分广韵音系的,这也是宋元等韵图,较难懂;和北方口语音系的,又叫明清等韵图。因为根据北方口语音系加以分......
<正> 从上面表(一)来看可以知道,有些音古今是相同的。例如“帮”,都读b[p]。有些音古今语音有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例如“溪”......
宋本《切韵指掌图》列有三十六母字图,严氏本、墨海金壶本中均未见。在三十六字母图标题下有“引类清浊”四字,告诉读者在这个图表......
兰茂《韵略易通》一书中所反映的云南汉语方音情况,只代表明·洪武到正统(公元1368~1442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当时声母zh、ch、s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