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化相关论文
《盛明雜劇》是明代沈泰編訂的一部明代雜劇重要總集,包括60篇雜劇劇作,全書共三十八萬余字。其中賓白語言口語性強,反映出整個明......
客家話是漢語方言的一支,不同於印歐語系的語言,没有明顯的動詞屈折形式以表示不同的時態和人稱等變化,但卻可以發現多樣的動詞詞尾、......
本文對比了“時”在中古時期中土文獻和漢譯佛經中的用法,發現漢譯佛經中“VP時”指示未然事件和表條件的用例較中土文獻多,并且出......
“取”在中古譯經中可用作詞綴,也可用作處置介詞.本文討論詞綴“取”的來源問題,認爲“取V之”舆狹義處置式“取OV”來源不同,不......
近年來,歷史語法研究與語言類型學研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很多學者引入類型學的參項或方法來進行歷史語法研究。關係從句是類型學的......
本文著重探討了句末情態成分“才好”的歷史來源、發展過程和形成機制,指出其前身爲唐五代時期產生的句末情態助詞“好”,由性質形......
本文從類型學和語法化的角度研究動詞重疊形式所表示的時體用法之間可能的語法化路徑.針對以往研究中很少提及的動詞重疊所表達的......
本文從功能語法的角度,分析漢語連動式(serial-verb construction,包括傳統的兼語句和連謂句)的句子融合現象.功能主義認爲,語法規......
副詞“盡行”萌芽於魏晉唐代,盛行於宋元明清,現代漢語趨於消失.“盡行”的語法化歴程明顯受句法因素的制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
本文通過分析漢語各種語法化的實例,論證、説明語義重新分析在語法化中的性質、特點和作用。跟文獻中常提到的另外兩種語義演變機......
本文對《訓世評話》中“是”的兩種特殊用法的使用及其來源做了分析和探討,並結合元明清時期其他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以及現代西北......
交際雙方啟動的語義演變,是一種基於語言使用的觀點,包括“言者啟動的語義演變”和“聽者啟動的語義演變”.兩種語義演變都始於語......
漢語史上讓步關聯詞並不多見,“盡”與“盡管”是近代漢語才出現的讓步關聯詞,其形成過程自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據本文觀察,這兩個詞......
本文對“鑒於”虚詞用法(介詞和連詞)的確立年代和形成過程作出進一步調查.調查發現:(i)“鑒於”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仍然具有動詞......
以往對“比”字差比句式的研究主要關注“X比YA”這一種形式.學界一般認爲此句式的形成時代不會早於唐代,其中的比較結果A受副詞修......
本文是在认知语言学背景下对古汉语介词“往”做的个案研究。介词“往”形成的介实结构既可以放在动词前作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後作......
先秦漢語空間區域是一個概念範疇,而現代漢語空間範疇則是一個語法範疇.本文從處所名詞的次範疇化、方位成分的分化、空間區域維度......
“已”從“停止”義勤詞虚化爲“算了、罷了、可以了”,而後演變爲表限制的語氣詞.在這一過程中,“已”的主顴性逐漸增强.因爲言語......
本文在詳盡描述中古近代漢語中反義語素合成疑問代詞用法的基礎上,考察其語法化途徑;並考察反義語素合成疑問代詞的歷時發展以及“......
期刊
“着”字存在句的産生有賴於持續體標記“着”的産生。表示狀態持續的“着”産生於唐代,來源於“動+着+處所詞”結構。静態“着”......
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主要有三個來源:詞彙的語法化、短語和跨層結構的詞彙化、音變衍生,以前兩種爲主。基本特徵:從語義、句法功能......
本文利用文獻、方言兩方面的資料,嘗試説明:(1)晚明以來“能”字在吴語中呈現出語法功能的變化:程度指示詞→框式結構後置詞→指示......
"其"是古汉語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虚詞,其語氣副詞、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用法等在古汉語中豐富而複雜,"其"的人稱代詞用法在现代汉語书......
本文属於汉捂史専害研究,以《春秋公羊傅》的词汇、语法现象作为研究封象。《公羊傅》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研究上古汉语和汉语......
“把”字句是漢語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句式現象,活躍在書面表達和口語交際中。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把”字句一直是漢語語法研究的熱點......
東漢支婁迦讖譯的《道行般若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也是漢譯佛經語言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文以其中的副詞作爲考察研究......
量詞是漢語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現象,在諸多量詞中,"個"是適用範圍最廣,使用頻率最高的泛化量詞之一。並且,"個"在演變的過程當中句法......
複音連詞是連詞中的一類,與單音連詞相比,具有自身獨特的語法特點和形成規律。《朱子語類》在漢語語法史的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