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话语相关论文
“民间”在20世纪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但“民间”并非自在自呈的对象,而是多种话语力量博弈和争夺的场域。现代话语在自......
“主文谲谏”不仅是经家解释“说了什么”,更是文论阐释“怎么说的”.从历时性角度而言,先秦儒道文论表达内蕴主文谲谏之思,是诗学......
“第三代人”是朦胧诗之后新一代诗人的统称,是被称为“语言自觉”的一代,然其诗学话语多来自现代语言哲学,言说逻辑也是语言哲学......
“诗经汉学”通过附会史实和阴阳的方式为《诗经》的教戒意义提供了依据,从总体上落实了孔子“思无邪”的诗旨,进而将先秦儒家“修......
在对启蒙理性的抗逆中,德国浪漫派是较为全面和彻底的,在欧洲文学、思想等领域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面对国外对包括诺......
“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存方式。”作为孤立语的汉语明显地异质于作为屈折语的西语 ,中西传统诗学话语也明显地异质于西方诗......
以<乐记>、<毛诗大序>为代表的汉代诗学,其本体论与价值论之间既有着尖锐的矛盾,又有着内在统一性.这种话语建构方式,是由士人的现......
李之仪是北宋一位曾与张耒、晁补之辈声名相颉颃的苏门文人。其《姑溪居士全集》中有一些颇有价值的论诗文字,一直没有引起论者的重......
宋代诗论颇多新辟创获,其中“以书喻诗”的诗歌批评方式很值得关注,其论涵盖诗变、诗风、诗法等多方面内容,典型体现着宋代诗论的......
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它的基本指向,就是借用西方话语改建中国诗学话语,实现中国诗学的现代化。在这种谋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话语不仅......
"窗"在方位上不仅具有东西南北的朝向,而且在形态上具有敞开与闭合之分。唐诗中的窗多以开敞的形态存在,"开窗"成为一个固定的诗学话语......
近日,浙江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向荣教授的《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出版。该书从现代性的视野出发......
该文坚持中西文化互阐的立场,揭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建构的真相:其“无目的”论诗学话语的建构就奠基在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中。郭......
本文在谈论郭沫若早期诗学时,坚持文化互释的立场,乃基于"五四"时期中西两种文化在郭沫若那里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事实.文章认为......
儒家诗学话语是中国古代三种主要的话语形态,也是主流话语,它对中国古代诗学的意义生成、言说方式、诗学文本形态具有重大的影响,......
<正> 在古文论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二难选择——欲保留古文论所特有的概念、范畴和其深刻性、独到性,就很难使其进入现代学术话......
陈三立在清末民国诗坛享有崇高的地位,其诗学理念中有两个重要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话语:“诗者,写忧之具”与“绵邈”,前者强调诗的内......
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态。如何认识这种话语的生成?本文主要从诗话的个体“闲谈”方式入手,揭示其内在所包含的多种......
“思想形象”是巴赫金复调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话语,也是构建他整个对话理论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源自于巴赫金对陀恩妥耶夫斯基......
20世纪80年代后,在西方“语言论转向”的启示下,中国当代诗学以“怎么写”的形式本体论视阂,将语言的生成与转换推向了诗学研究的核心......
当代诗学话语中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诗学是一种印象—点评式批评,缺乏理论性与体系性。实际上,中国诗学是一种具有理论话语、辩证......
根据时代语境的变化,卞之琳诗歌阅读接受史分为3个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卞之琳诗歌引起朱自清、李健吾等人的解读讨论,诗名初显,......
东汉末年,国运衰微,儒道浇漓,士人们见世不可救,遂转而互相题拂,高自标持;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那种具有群体理性特点的儒......
朱熹《楚辞集注》诗学话语的言说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以序代论、以注代评、以篇目取舍和编排彰显诗学之价值取向及以考辩立说等;其......
中国和印度的诗歌艺术理论最早都是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上.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婆摩柯的<诗庄严论>、檀丁的<诗镜>等......
先秦两汉时期是诗学思想高度繁荣的时代,先秦两汉诗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起源.诗学在表达不同话语的价值倾向中隶属于不同的......
儒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对中国传统诗学具有强大的制约和影响。儒家元典不仅是传统诗学生成的主要精神资源,而且中国传统诗学主要范......
汪曾祺的《受戒》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文本。它用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话语言,描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风俗画,表达了一个具有理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