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学相关论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品研究》,是曹旭继《诗品集注》之后推出的又一部《诗品》研究专著,它是曹旭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加工修改的成......
古诗词教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对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和传承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使命。审视当前中学古诗词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业界......
花卉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之一,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本论文试以花卉文学为研究对象,意在将花卉文学放在整个花卉文化的视......
借用唯识学概念“现量”论诗,是被后人称为“船山先生”的王夫之在诗学领域的重要创见。本文试图以船山天人思想体系为背景探讨“现......
'灵感'最早是西方宗教中的概念,本意是'神的昭示'和'灵气'.在中国古代诗学论著和作品中没有出现过现代意......
"反常合道"是我国古代诗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指诗人把一组组情景相反的画面或互不相干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强烈鲜明......
《易经古歌考释》序《周易》古经的卦爻辞,文句简奥,含义幽晦,自汉魏以来,经学家各有不同的理解。汉儒偏重象数,宋学偏重义理;或引......
"诗言志"是古典诗学的奠基之石,影响着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话语传统,使得话语构成中的言与意、比与兴、文与质发生某些嬗变,从而形......
在我国古代诗学中。“灵感”范畴有一个嬗变过程。我国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中蕴含着“灵感”的旨趣;道学思想......
本文主要从我们提出的审美双重主体,即以情感为特质的表现主体和以理性为特质的内观主体互动共生的理论视角,论述了我国古代以“吟咏......
从孔子复周礼,墨子用夏政,直至康有为维新变法,声言继承孔子的事业,托古改制,都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它早已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民......
作为晚清文坛的重要人物,李慈铭在文学、经学、史学上均有重要实绩。具体到诗歌批评方面,他不为门户家数所拘,对历代诗学遗产取"以......
朝鲜古代诗学在高丽和李朝前期由于接受宋代诗学及江西诗派的诗学理念,用事范围成为当时诗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朝鲜诗话集中的核心......
中国一向享有“诗的国度”的美誉,诗学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有关中国诗学的几套丛书相继问世,可以视为学界与......
在中国诗学体系中,“神”作为一个包容性和沟通性都很强的范畴,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创作思维、审美取向、价值追求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
古代诗学有其内在的动力体系。结合古代诗歌创作摅写活动的具体进程,从古代诗学的授受指导性特征入手,充分认识其理论的制约性与实......
本文在把诗的表现以及创造性归结为诗的奇美之后,进而对中西诗学两种不同的奇美观,从奇美的来源和形态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
<正>形灭而灵魂不灭是彝族原生宗教体系的基石,是彝民族原始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彝人中心崇拜形式——祖灵信仰从严......
<正>时值岁暮,马上就要进入2015年了。岁月匆匆,不想自己已经满一个甲子了。回首自己走上学术道路30余年,七七八八写了不少文字,现......
中国传统文化重诗,在人的生存境遇层面上发现了诗既是人之镜,又是人之灯.中国古代诗学关注的焦点不是形而下诗艺、诗法,而是形而上......
“教化”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文以明道”是其关于文艺本质的认识;“有裨风教”和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是其社会功能;“潜移......
重情、追求"情真",是明代格调派诗学的重要特征。但辨析相关观点所处原始语境后可以发现,该派很多重情言论,以不同方式呈示出对传......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人文观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
<正>近百年来,探讨王国维"境界"说与传统诗学的关系上存在两种基本路径:缪钺、叶嘉莹、徐复观、叶朗等学者,均将其纳入到传统诗学......
近些年有学者将“意象”说成是美的本体范畴,提出“美在意象”或“美是意象”,这可能是对“意象”美学地位的过度抬高。在中国古代......
自曹丕提出了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气”说之后,经过了多代文艺批评家和作家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气”已经成为了评价作家作品的重要......
因为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中国古代诗学很早就出现在越南。古代时期,中国古代诗学深入越南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给越南古代文学创作和......
<正>"情景交融"说足中国诗学中具有鲜明民族传统的一种理论。如果从美学意义上溯源,可以追寻到《诗经》的创作实践中,以及随后的"......
<正>2013年10月24日至27日,东方诗话学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南充万泰大酒店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东方诗......
在当代艺术理论语境下,挖掘整理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实意义可谓重大。其突出点就在于,通过挖掘整理中国数千年来蕴藏在独特艺术活......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建于1973年,是湖北师范大学前身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最早建立的两个学科之一。得益于华中师院的深厚学......
清代词家论词特别注重比兴手法,他们以比兴为关捩,作出词与诗通、词体自高的结论。周济等人更是进一步发挥改造,力倡“比兴寄托”说,突......
“兴象”和“兴趣”是中国古代诗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诗学内涵,并认真清理认定了从“兴象”到“兴趣”的......
在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中,“神思”继“虚静”命题而展开,它的实质是“游心”,是情与象交融的推移与升腾。从“游心内运”到“神游......
<正> 彝族是一个诗歌极为丰富的民族。无论是在群众口头上,还是在毕摩写本里,都有着数不胜数的色彩缤纷的优秀之作。诗歌创作的繁......
百年中国新诗致力于形式革新与思想革命,在精神层面追求自由精神,在艺术层面追求现代品质,在古代诗学传统和西方诗学文化的冲撞与......
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硕果累累,蔚为大观。其宏观研究,涉及诗学体系建构、诗学模式与研究范式探讨、诗学思维与文化......
<正>古代诗词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以凝练晓畅的语言勾画出清晰生动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诗人的心声.这一特点使古代是独具魅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