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铭文相关论文
<正>清华简第八辑整理报告有《摄命》一篇,凡32简,简长约45、宽0.6厘米。简3、25、29略有残缺,其他基本完整,简背有序号,为编联提......
<正>《殷周金文集成》(10.5417)载小子■卣现藏日本神户白鹤美术馆,它是我国殷商时期最重要的青铜器之一。上刻殷商时期最长的铜器......
何谓金文?答:殷、周青铜器铭文统称金文。青铜器起源于商代早期,盛行于西周。当时以青铜铸造的炊具为鼎、鬲、甗;食器如簋、盨、簠......
河北元氏县出土西周贝币高英民西张村北距元氏县城5公里,东临槐水河。1984年秋,在该村东一处土岗上发现一座小型土坑墓。墓葬出土的青铜器......
春秋金文是历史上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及卿大夫铸造于青铜礼器、乐器及兵器上的文字,①其使用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将近三......
一铜器铭文作为礼仪信息及其作为史料的意义西周铜器铭文虽然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材料,却是那个时代的直接证言。尽管铭文中的古文......
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本书是国家“九五”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课题的专项研究成果。作者选取比......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继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活动中入选之后,......
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必须通过断代的汉字测查,获得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历时比较,确立历代汉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地位,从而逐步了解汉字发......
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制造更是蔚为大观,制作精美。我国古代对镌刻在青铜器上铭文的研究萌芽......
齐系文字是战国文字中重要的一系,其形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齐系文字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齐系文字对......
本论文是对商代金文的整理与研究。
通过对商代金文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详尽的梳理,在对商代有铭铜器全面搜集、整理及对商代金......
淮河上游由三条支流组成:汝水、颍水、淮水。春秋时期,该区域有金文出土或传世的国家约有十四个,分别是:敖国、郑国、应国、蔡国、许......
本论文研究课题为汉代铜器铭文构形系统,全文以王宁的汉字构形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汉字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
河南洛阳北窑的一处西周贵族墓地,出土了7件写有墨书文字的铜簋、铜戈以及铅戈.特别是一件西周康王时期的铜簋,在内底一侧存留"白(......
书法家林时九 林时九,别署洞庭西人,1934年生,湖南宁乡人。曾任湘西自治州博物馆馆长、文物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湘西州书法家协会主......
书法之美,呈现出线质之千姿百态、笔墨生发之玄妙,是方块汉字独有的艺术天地.在艺术的范畴中,古人作书,最讲究“势”的表现,作书得......
拓片是指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后的成品,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除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葬群和灵寿故城遗址被次第发掘,其出土器物繁多、华美,让史学界震惊不已.特别是闻名于世的......
周人由氏族发展成为周邦,历经近千年的拓展,于公元前11世纪初由偏居西方一隅的小邦一跃成为统治东方广大区域的周王国,进而形成以礼乐......
80年来的殷墟考古,发掘出35000多片刻辞甲骨和有铭青铜器600多件,为商代甲骨和金文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研究者将甲骨文晚商金文......
【正】 近读郭沫若、陈梦家两先生考释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的三件铜器铭文,引起我对铭文研究的兴趣,在籀读过程中也试考释如下:一、......
西周铜器铭文能否作为研究西周音系的材料?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这一时期铭文的构字(主要是形声字)、用字(主要是假借字)......
研究认为,倗叔壶铭文符合穆王二十八年(公元前976年)十月的历朔,作册吴盉铭文符合穆王三十年(公元前974年)四月的历朔,畯簋铭文符......
1973年,在山东兖州西李宫村发现一批铜器,见有铜卣、铜爵、铜觚和铜刀各一件,其中铜卣盖内与腹底铸有铭文“蜀册父癸”,铜爵腹内铸有铭......
一、珍秦斋藏秦子戈澳门萧春源珍秦斋新近收藏一件秦子戈.戈中胡三穿,通长20.7、胡高9.6厘米.援锋作三角形,长13.3厘米.有栏,栏上侧铸......
汉代铜器铭文的著录与研究开始于宋代,但一直到清代,学者们的努力还主要集中在铭文的著录上,研究的成分很少。民国时期容庚《汉金文录......
《西周纪年研究》是张闻玉、饶尚宽、王辉先生合著的一部学术著作,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全书由六部分构成,其中的《西周历......
【正】 一、春秋巳有中山国存在《左传》定四年晋荀寅富于范献子有中山不服及而失中山之语。哀元年传称齐卫伐戚,求救于中山,杜注......
<正> 有苏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著名国族。但是,关于它的历史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传世和新出土的苏国铜器,为研究有苏国的历史提供了......
见于西周中晚期铜器铭文中的族徽符号“ (周)”,根据周人不用族徽的通例,可知铸器者必不为姬姓周族人。铭文末尾署'' (周)“的铜铭,根......
【正】 据报道,经考古调查,在湖北黄陂滠水左岸的鲁台山范围内,分布着许多古文化遗迹。其范围,南北长约1,625米,东西宽约775米,面......
<正> 一九七三年三月六日,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平房子公社北洞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在村南山坡挖土取石,掘开表土不到半米......
北京大学考古系高明教授,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学者,1926年生,祖籍天津。1956年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国考古学、古......
<正>容庚《汉金文录》卷一著录有两件汉代"杜鼎",两鼎器盖各有两组刻铭,现将两鼎器盖铭文转录如下:杜共。第九十八鼎盖,重一斤八两......
内容摘要:1982年7月,武威校尉乡祁连山北麓山顶珍珠台出土了铜、铁、瓷、建筑构件等一批文物,其中部分铜器上铸有铭文。《武威金石录......
摘 要: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葬群和灵寿故城遗址被次第发掘,其出土器物繁多、华美,让史学界震惊不已。特别是闻名于......
【正】 十余年来,徐正考教授致力于汉代铜器铭文的研究工作,出版过《汉代铜器铭文研究》与《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两部著作,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