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不育基因相关论文
@@运用SSR技术比较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扩增图谱,以期获得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特异的分子标记。......
Temperature-sensitive splicing is an important molecular resulation mechanism of thermosensitive gen
...
以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 10 5”为研究试材 ,用 9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与之杂交 ,并对其杂种后代F1、F2 及BC1的育性分离比例......
丹 132 4是以NN14BHt2 为母本 ,Mo17为父本于 1986年组配 ,经与Mo17及其变异株回交、自交选育而成 ,后又转入“C”型胞质雄性不育......
本文报道了用于获得人工雄性不育系的质粒pTABNBAR55和用于获得人工恢复系的质粒pTABSBAR23的构建。用PCR的方法从烟草(Nicotiana ......
自30年代起,在黄瓜中已鉴定了大量的基因。1978年CGC(瓜类遗传合作组织)的成立促进了瓜类遗传研究资料的交流和汇集。本文采用CGC(......
从甘蓝原始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株79-399-3。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雄性不育受一显性不育基因CDMs399-3控制。该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
利用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当地主栽晚熟品种单株选择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中早熟菜心杂种一代秦苔一号,丰产性、品质、耐热性、抗......
获得了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延长随机引物扩增DNA(ExtendedRandomPrimerAmplifiedDNA,ERPAD)标记EPT11900。EPT11900是在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T11900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筛选3’端......
报道了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T119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8.0cM。
A RAPD marker OT11900 linked to the do......
完成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杨丽梅、王晓武、庄木、侯安福、卞春松专利情况:2001年10月......
引言改变植物基因的表达能诱导新型蛋白的形成,或者至少使某些正常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一般都被认为这是植物对各种非生物的、或生......
本文简述了前人关于细胞遗传学方法实现作物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设计方案及其实例,重点介绍了笔者近年来关于4E-ms杂......
利用AFLP标记技术,结合BSA法,用256个EcoRⅠ/MseⅠ(3+3)引物组合对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17AB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条特异的扩增条......
近20年来,国内外先后发现和培育了一批棉花雄性不育系和材料,除国外已培育出二、三种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外,大多为核基因雄性不......
最近,Regine Mathias在波兰冬性油菜(Biassicas napus L.)品种“Janpol”中发现了13个雄性不育株。通过用可育的姊妹株杂交、选择......
在我国,高粱是大面积应用雄性不育系最早的一个作物。因此,研究高粱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并指导育种实践,不仅对进一步提高高粱育......
应用基因型选育的方法,获得核型显性不育基因的纯合基因型,创建了雄性不育的核显性不育系,经测试相应建立了核显性不育恢复系和保......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核不育亚麻不育株和可育株分别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找到了过氧化物酶......
我国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材料,它的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原基因符号为Ta1)位于4D染色体短臂上.太......
矮败小麦的赤霉酸反应杨丽,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含有太谷核不......
利用太谷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1(Ms2)经多亲本杂交、互交、再杂交,建成遗传基础宽阔的原始基础群体,进而开展小麦抗赤霉病性表型轮回......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创造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等制种技术,解决了杂交制种的难题,使杂交种得以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1972年,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高忠丽同志在大田发现一株不育小麦。几年来该大队与一些研究单位协作搞三系配套,主攻保持......
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山西太谷县郭家堡大队高忠丽同志,在普通小麦中首先发现的.经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邓景阳先生鉴定,确认为太谷......
太谷核不育小麦确定为受单个(Ta_1)显性雄性不育基因控制以来,全国太谷核不育小麦协作组对 Ta_1基因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
我国发现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之后,又在水稻、谷子、亚麻上发现了显性雄性不育基因,并且还发现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光敏感核不育......
本文报导了包含美国Pina棉(Gossrpium barbadense L.)的六个突变体和十五个G.hirsutum L.突变体在内的42个连锁测验的结果。有40个......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理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希尔斯提出来的。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发展这一理论。近些......
棉属野生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报导的共31个,其中有的抗病虫,有的抗旱、抗寒,有的无蜜腺,有的无棉毒素,有的具有高品质的潜力,......
本文仅就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的选择与交配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众所周知,不育株只能由不育株经过异交而产生......
一、意义不同高粱类型之间的育性表现有很大差别。西非、北非、中非、印度的高粱多属恢复或大半恢复类型;亨加利高粱全部为恢复类......
用大麦7条染色体标记性状的材料作父本,与自然突变雄性不育株90-0713和90-0732配置14个杂交组合。通过F_1和F_2代的性状表现研究雄......
1978年我们在“澳大利亚谷×吐鲁番谷”的杂交后代中,得到1份雄性不育材料,经7个遗传世代的研究发现,其不育株测交和回交,后代育性......
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是我国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之一,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但苎麻的基因工程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本研究......
1973年在湖北发现了一株不育水稻,它在长日照条件下不育,在短日照下则可育。经鉴定,它的不育性是受一对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
该研究以大白菜、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ogura萝卜胞质不育系、改良型萝卜胞质不育系为不育源,向白菜亚种作物中转育.对核雄性......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谷子雄性不育基因M_s~(ch)的遗传机制,从而进一步在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确认谷子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存在。
Thi......
绘制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连锁遗传图是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研究在利用测交和端体分析确定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着丝......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陈深广,闵绍楷,熊振民,吴建利,朱旭东(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杭州310006)关键词:胞质雄性不育;广亲和性;等位性......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在控制光长和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说明它对光周期反应强,光周期反应日数为107天;在长光照(14.5小时)雄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