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闻周报》相关论文
王郅隆时期的《大公报》曾被认为是亲日的报纸,总编辑兼总经理胡政之自己也曾表示“赞成中日亲善”,“九·一八”事变后他还被日本人......
胡政之是近代著名的报人,是新闻界的多面手,他把毕生精力都放在报社的经营管理之中,他的新闻写作以“报业祭酒,论坛权威”而著称,......
1924年8月3日《国闻周报》创刊,在其《发刊辞》中提出了“禀独立之观察,发自由之意见”的言论方针,表明了其客观、独立的办刊态度......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如何应对日本侵略成为国人关注的中心议题。在关于"国难"问题的讨论中,《东方杂志》《国闻周......
《国闻周报》是民国时期著名新闻周刊。总编辑胡政之的编辑思想体现为:重视新闻报道,供史料之保存;保存中国民意,作迷途之指南;注重学术......
新记公司《大公报》是民国时期执舆论界之牛耳的著名大报,作为总经理兼副总编辑的胡政之也曾创办《新社会报》《国闻周报》等,影响较......
1924年8月3日,国闻通讯社在上海创办了《国闻周报》。这是一份时事性、政论性、综合性的新闻周刊,其栏目包括新闻、时评、译作、......
《国闻周报》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流行的重要的综合性刊物之一,作为《大公报》“姊妹事业”的《国闻周报》平时的销量在一万五千份到......
<正>读胡适日记,觉得其中有些材料颇有一点意思。下边随手摘录一些,也许会有读者感兴趣。自述作文经验1934年3月1日:想为《大公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中国出版文献中,何时最早传递了有关奥运会的信息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中国关于古代奥运会的记述,很可能见于1886年编译的《......
郭沫若同志逝世后,许多有关他和党的关系的记述不甚明确,弄得读者不免对郭老的党龄发生了错误的看法,有人以为郭老真的长期是党外......
<正>1932年 1月12日,云南《民国日报》刊《“大观”的说明》,说把“副刊”改名为“大观”,是“表示内容扩大,包罗万有”;“或者说,......
<正>尹珍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尹珍(79-162),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正安县)人。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
<正>近些年来,东南亚有些国家不顾历史事实,不断宣称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主权"。早在1988年5月12日,中国外交部针对越南当局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