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白情相关论文
康白情是中国新诗草创期的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新诗理论家。他不仅发表政论,还发表新诗,尤其是以其自由放纵、独具特色的新诗而名声大噪......
康白情(1895—1959),现代诗人,字鸿章,四川安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傅斯年、罗家伦、毛子水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曾参......
《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本“年选”,编排严谨,选评结合,是一本质量较高的新诗选本。署名“北社同人”的编者......
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是一篇综合性研究的诗论,它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新诗底我见>是中国现代诗学综......
康白情是早期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在新诗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着眼于现实,主张"(新)诗是贵族的";提倡"主情主义",......
五四文学革命新诗运动中的蜀籍作家团队,是一支敢为天下先、冲锋陷阵的文化生力军。康白情是蜀籍作家中最早投入五四新诗运动、并进......
对康白情的新诗创作,80年代以来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对他的旧体诗却少人论及。其实,他的旧体诗也有专集,并有鲜明的特色,不忽略他的旧体......
五四诗人郭沫若、康白情受到古典传统文化和外国文艺营养两个诗艺源流的影响,其诗学观既有相似处更有独异性:都追崇自然诗学,但郭......
康白情1919年提出的诗艺命题“新诗是贵族的”(“诗是贵族的”),80年来,在诗界乃至学术界少见对它的肯定。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当年学......
康白情是早期白话诗人,执着于挖掘母语的文学表现力.其新诗理论有着内在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是晚清'诗界革命'真正过渡到&......
一场偶遇,一次谈话,也许对两个朋友来说很正常。但对于中国新诗来说,1920年宗白华与康白情的相遇及谈话,却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在他们......
<正>新诗已经走过了百年。我习惯于将这百年看作三个段落。从发轫之初到1949年,是前三十年,创作与理论成就斐然。1949年到1979年的......
自从近九十年前自由体白话诗开始尝试,“问题”也就出现了。相对于以“自由”为标识的“新”,新诗把既往所有的汉语诗体形式都推......
现代汉语诗歌只有80多年的历史.时日在绵长的延续中既挥断了自身,又指向无尽的未来,所以"栖身于金枝上"的叶慈总凝眸"关于过去、目......
【正】 康白情在“五四”运动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人物。1916年,他由家乡四川安岳到北京读书,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李大钊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有关新诗的"发生"历史,从新诗的发明人胡适开始,就有不厌其详的讲述,在这个"故事"中,有主角(胡适自己),有配角(美国的梅光迪、任叔......
<正> 中国诗歌终于能向现代转型,与旧诗针锋相对的新诗终于能破土而出,胡适是个关键性人物。早在1915年秋天,胡适给梅光迪等写的七......
<正> 在新文学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位诗人象康自情那样,具有那样复杂的经历,那样矛盾的心情。这位矛盾而复杂的五四诗人康自情,是很......
论现代巴蜀文学的生态背景李怡四川地区作为一个“巨大的盆地”具有种种的“生态效应”,地大物博让它成了闻名中华的“天府之国”,盆......
<正>人们往往会走着两条绝对背驰的道路的,一方面正努力从旧的圈套里脱逃出来,而一方面又拼命把自己挤进新的圈套,原因是没有发现......
新诗集序在中国新诗发生期的传播实践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着重对这一时期的新诗集序文加以考证,试图阐明新诗的成立除了自身观......
<正>1.《1896-1923: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理论研究》,作者:尹海燕,导师:曹万生,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现代新诗在五四文学革命和探索的基础上,经过诸多早期白话诗人艰辛的尝试才得以成形,其中诗人康白情的大胆创造精神广受赞赏,......
历史教學不仅要求啓发学生的理智,也还要求培养學生的想像和感情,為此,适当引用有关的文艺创作,將使課堂教学更生動有力,这是蘇聯......
<正> 我国的新诗和新诗理论都是从胡适开始的。他的新诗理论集中体现在1919年写的《谈新诗》一文中,也散见在评论、序言、通信中。......
<正>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语言不仅最为凝炼,而且也最富音乐性。我国自古就有"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说法。纵观早期的古诗,......
现代性存在于历史的时空里并且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演进着。文学的现代性研究差不多已成为时髦而老调的话题,其缺失之一在于研究的......
五四时期涌现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青年团体。筹备于1918年,成立于1919年7月1日的少年中国学会是其中人数最多、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
作为新诗草创时期“弄潮诗人”中的一员,康白情在新诗创作和新诗理论两个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实绩。本文通过对康白情的个案研究,尽......
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通过对康白情新诗作品的审美和新诗理论的分析,探讨康白情和新诗发生意义的可能联系......
康白情是中国新诗草创期的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新诗理论家。他不仅发表政论,还发表新诗,尤其是以其自由放纵、独具特色的新诗而名声大......
<正>民国时期的不少师者,不党不官、特立独行,具有传统名士的真性情、真风流。而他们的弟子也多放浪形骸、个性卓异者,与师辈相比,......
康白情是"五四"时期勇于探索、勤于创造,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著名诗人。学界对他的生平、作品的介绍,多语焉不详,甚至还有不少错误。本......
《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载文详细介绍了五四诗人康白情矛盾而复杂的一生,唤起人们重新记起这位曾经名噪一时的“五四”人物。......
“五四”运动的次年,汪静之以一个十八岁的中学生从安徽负笈东游,进了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两年后,他出版了诗集《蕙的风》。这本......
受巴蜀文化影响的郭沫若、康白情出身于封建家庭,接受私塾启蒙教育和新式教育,其创作不仅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更深刻地受到了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