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篇》相关论文
天津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堪称国宝的古代玉器。此古玉为十二面楞的柱状体,重118克;通高52毫米,柱径为34毫米,下部有直径24毫米的中空......
【正】 宋代名道、周天功主要奠基人张伯端的籍贯,所有史料,包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悟真篇》序等,均称浙江天台人。然而,笔者初步......
张伯端所撰《悟真篇》阐述了道教内丹修持的方法和理论;他提倡的“内丹”方式,是以“性命双修”为内炼宗旨,其以人体为丹炉,以“气......
从宋代至清末,已见的现存《悟真篇》清净丹法注本约有七种。"先天一炁"概念在道教内丹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见现存《悟真篇......
<正>近读《武当》杂志2005年第2期和第3期连载朱伯伦先生《评陈毓照<中国气功学四大经典讲解之误>》(以下简称《朱评》),历数陈毓......
<正>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大众所熟知。"麻姑献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更是民众在......
<正>近年来很少有人提及气功了,李瑾伯先生的遗著《呼吸之间》中有很多是气功的内容,却一版再版,卖得很火。李先生在增订版中提到......
<正>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一书中,认为"人元丹是根据《高上玉皇胎息经》来的"。其实更早,目前也只是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出土......
<正> 近年来的道教研究,在道教经典、道教思想史、道教方术、道教教派的历史沿革等的介绍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助于我们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多元,宗教也多元。这种多元,还在变化之中。可以说世界上每日都会冒出新的宗教,有些宗教也会如......
<正>(接上期)三、矫引丹经,难圆其说"龙虎三家"虽没有理论依据,但与其他旁门左道一样,也断章取义的引用丹经中的一些言说来诠释自......
(上接1999年第4期)通过前文,我们知道百回本《西游记》是古本《西游记》的再创作。那么百回本《西游记》创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很显然,是......
《悟真篇》是北宋以来道教内丹学集大成的作品 ,其作者张伯端因而也成为道教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 ,被尊为南宗丹法的始祖。张伯端的......
<正> 我在《谈谈〈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一文中曾经提到:“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确有少数作品是宗教小说”;并指出:“《罗汉传》是其......
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被历代仙学家尊为《万古丹经王》,但能读懂的人微乎其微,各种注本也歧论百出,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千......
<正> 《悟真篇》作者及其时代《悟真篇》是道教内丹丹法主要经典,著录于《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及《四库全书》之中,著者为......
清康熙年间陈士斌的《西游真诠》是《西游记》传本中较具特色的一个,它尊崇金丹大道的内丹学修炼准则,主张道不外求、修心积德的修......
<正> 一、道家左旋《太极先天图》的产生左旋《太极图》是以“太极”命名的图象,而魏伯阳《参同契》的九种图式中,并没有以“太极......
道教内丹修炼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深受研究者的注意。北宋张伯端的《悟真篇》是汉代魏伯阳《参同契》以后的又一本重......
“玄牝、药物、火候”道家称之为“仙家三秘”(《张三丰全集》),可见三者在道家气功修炼中的重要地位。而历代文献中对此三者的论......
清儒毛奇龄提出,《太极图》的第三层图,窃自于《周易参同契》之"三五至精图"。这一说法目前无法从版本学的角度予以验证。对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