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相关论文
《武当》杂志2002年11期刊载署名“寻真”先生的《真的是超出了吗?——与胡孚琛先生商榷》一文。内云:“不明白丹道的原理,对来源......
<正> 《武魂》2003年4期披露了题名陈撄宁的《最上乘天仙修炼法》,其中说,“此篇不过五百四十字,包括全部丹法在内。无论南派、北......
期刊
<正> 黄元吉先生所传丹法,非南非北,世称中派,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道德经注释》三书留传于世,陈撄宁先生对之极为......
一字颂 “一”字天下独为大,至小无内大无涯;有人悟懂“一”字经,兜率宫中请喝茶。 “一”字至小亦至大,四方六合装不下。老子传......
看过《西游记》的人对天庭里面的四大天师可能都有点印象。其中的葛天师原型就是西晋时期的葛洪。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
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打太极拳的情景大家可能依然记忆犹新。太极讲究身、形、意,强调阴阳平衡,刘洋柔和自然的动作,在太空失重......
一代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于2013年9月27日以百岁高龄蘧然仙逝。 胡海牙先生,初名维新,后改名师尚,号海牙,道号函中子。生于1914年2月......
曹仙姑,北宋著名女冠.初名希蕴,后宋徽宗赐名道冲,诏加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自从陈撄宁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作《〈灵源大......
清代著名道士,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一代弟子闵苕旉,派名闵一得,字补之,亦字小艮,号懒云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卒年无差,而其之生年却大有......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柢,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盖以天无道则不运,国无道则不治,人无道则不立,万物无道则不生,道......
20世纪以来,科学主义思潮兴起,道教日渐式微。为了争取道教的存在空间,陈撄宁以其慧眼卓识,高瞻远瞩地为道教的前途另辟一条径路——提......
陈撄宁是近现代中国道教转型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其生平尚有许多异说。据其自传及其他材料,大致可推定陈撄宁的诞辰在公历1880......
现代以来,传统中国的道家文化可能最为没落,跟儒家、佛家等文化的社会影响和思潮不能相比,其实道家文化仍有其足以骄傲足为世范的传人......
民国时期"仙学"代表人物陈撄宁曾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早年曾遍览佛藏,主张"三教一贯",后则倡导"仙学独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在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中,有一项硬功专练人的外壮阳刚之劲,名曰卧虎功,又名睡功,复名猫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该功夫法简效宏,武林......
中国道教的养生文化,用现代的眼光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东方的生命学.虽然在细节和技术上道教生命学不如西方生命科学,但它对生命的整......
二十世纪初,一位俄国的生物学研究者麦奇尼可夫曾在其著作《长生论》的结尾这样写到:“我不能深信,依任何现有性质自然的倾向,能变恶为......
<正>陈撄宁毕生从事道教学术研究,发展道教事业,为我国传统道教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的遗产。深入研究陈撄宁道教文化思想,有益......
当代新道家应该是站在时代前列,回应现代新儒家、新佛家和现代西方文明,以图复兴道家文化的一代大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陈撄宁才是......
陈撄宁先生是当代道学界公认的道家、道教研究权威、“仙学巨子”,其有人赞誉为“当代的太上老君”。这样一位学术权威在学术上是......
<正>2013年9月28日子夜,在北欧冰岛旅行的我,竟做了个奇怪的梦。我梦到近代三大高僧之一的虚云大和尚突然活了,从躺着的状态站了起......
<正>己丑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驱车京城北郊去探望胡海牙先生。一路心情如春。胡老生于1914年,绍兴人,现年已实足95周岁,是中国道教......
陈撄宁是近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对老庄道家之学有精深研究。其《〈南华内外篇〉分章标旨》,“以《庄》解《庄》”,“以现代科学解《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陈撄宁(1880-1969),安徽怀宁人,是近代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学者。他独辟蹊径所创立的仙学,为道教的复兴作出了特有的贡献。本文以陈......
<正>一道教是现今五大宗教中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最久最深的宗教,虽然正式教徒不多,但道教文化上承老庄道家智慧,下通民间信仰习俗,其......
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释、道二家是学术关注较少的领域 ,该文通过对太虚人间佛教思想和陈撄宁仙学思想的现代性问......
<正>《道协会刊》系《中国道教》杂志前身,创办于1962年,迄今已有50余年历史。本期刊登的两幅照片为1962年《道协会刊》第一期清样......
<正>农历二月十五为道祖老子降诞之日,作为一名道教徒,笔者有缘参加了2013年道教节世界庆典闭幕式,十分激动,且感慨万端,特别是对......
在研究《太平经》的过程中,陈撄宁一方面证实了陈寅恪、汤用彤关于《太平经》的一些观点,另一方面也以新视角对陈寅恪、汤用彤之说......
本文以陈撄宁仙学思想为中心,通过考察其科学实证论,讨论近代宗教在科学主义冲击下的调适与因应。二十世纪初年以来,西方的科学主......
从明清之际逐渐走向衰微的道教,在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受到了西方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在多重因素的综合......
<正>自从陈撄宁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作《〈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以来,该《歌》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众多内丹修炼者和气功爱好者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