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偏至论》相关论文
留日期间,鲁迅思考最多的问题即“人”与“国民性”的问题。不同于以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为代表的从国家整体立场出发思考民族复......
青年时期的鲁迅曾于1902—1909年赴日留学,在日本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并最终确立了以文艺拯救国人灵魂的文学理念。这段经历是鲁迅......
本文主要对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作思潮史研究。 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是其早期“立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他于1908......
虽然本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文化逐渐趋向多元,全球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但我们仍需看到在上世纪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依然有许多值得......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于1907年写下一篇《文化偏至论》,讨论了新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从中可以一窥当时启蒙知识分子与传......
据考证,鲁迅《文化偏至论》对“新神思宗”施蒂纳的介绍,来源于明治35年(1902年)《日本人》杂志第154号、155号、157号、158号、159号......
《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和《科学史教篇》等文章是鲁迅1907年所作,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当时鲁迅以平和的态度......
1907年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谈到立人的话题,他明确提出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
个体启蒙和民族启蒙双重纠结,是中国现代性工程有别于西方现代性的一大特征。这两种现代性主题的交织及其在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对......
鲁迅在现代文坛久负盛名,但却很少会有人把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和一个河南女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她就是河南的豪门女杰马青霞。在某种意......
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伊藤虎丸先生今年九月应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邀请来讲学。这是他在北京大学的讲演稿。征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伊藤......
鲁迅1908年在《河南》月刊上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个人”、“个人主义”、“非物质”等一系列问题,他在其中提......
目前鲁迅研究的青年一代,通过个体研究、论文结集和小型会议,正在展露出一些新的面目,他们在各自摸索和多方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具体......
<正>笔者曾对《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源进行了考证,发现其材源是一篇发表于明治时期杂志《日本人》上的署名蚊学士的长文......
上海市鲁迅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引下,......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20世纪初,“别求新声于异邦”的鲁迅,在经过数年的上下求索后,于1907年接连写作、发表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
鲁迅在20世纪初写有《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等文,怀疑科学、物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
一研究框架问题迄今为止,在有关鲁迅哲学思想的论述中,使用的主要有两类三种哲学思想的框架。一类是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一类是中国古......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在清末,鲁迅获两江总督资助赴日留学。从1902年开始,他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后来(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正>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相信:由《呐喊》和《彷徨》的问世而一举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在鲁迅自己也是始所未料到的。原因不仅在于鲁......
绝对不能让步●钱理群编者按:90年前,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明确提出了“立人”思想,并且指出:中国在今,“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
【正】 鲁迅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真诚的爱国主义者的一生。 爱国,是他一切思想、感情、言论、行动的总出发点。因此,他忧国忧民;......
<正> 在鲁迅前期思想研究中,对鲁迅于一九○七年提出的“非物质,重个人”口号,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它旨在抗俗,并非反对唯物......
【正】 写于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是鲁迅早期的主要作品之一。在这篇论文中,鲁迅以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从西方政治、科学、......
<正>1906年,后世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1881-1936)从医学专门学校退学,回到东京,开始着手研究文学并撰写五篇较长的文言论......
...
<正>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也是鲁迅青年时代目睹和经历的错综复杂的人生之一幕。从革命的舆论准备......
<正>引言日本学者代田智明将鲁迅作为"治愈文学家"(1)来看待,他认为,在精神遭遇挫折的人那里,鲁迅的文学有着特别的疗伤作用。回顾......
<正>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按照胡适的观点,"民国六七年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无论形式上如......
<正> 今天我们讲一讲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与焦虑。我已经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现在炒一炒“冷饭”,是考虑到这个题目还是值得讨论,......
<正>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文章曾经大量使用"文明"一词,对于青年鲁迅来说"文明"是一个......
从《文化偏至论》到《热风·随感录三十八》,再到《阿Q正传》,从哲学理论到艺术形象,共同构成了鲁迅对20世纪初中国的精英式的"个......
从"天下体系"、"天下文明"到"新天下主义",各种新天下观念在中国学界被反复论述。实际上,当代学者对于天下观念已经相对陌生,但对......